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7432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07:40
一种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丙烯酰胺6-10份、柠檬酸钠5-8份、碳酸钠6-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蓖麻油8-12份、乙二醇丁醚20-28份、正戊醇12-1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聚四氟乙烯粉末与其他各组分合理复配,制得一种降粘效果良好的降粘剂,其对稠油的降粘率可高达9.6%;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柠檬酸钠和蓖麻油的加入可有效提高降粘剂的降粘作用,尤其在低温下,对降粘剂的降粘效果的提升尤为显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稠油是指地层条件下稠油黏度大于50毫帕·秒,或在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黏度为1000~10000毫帕·秒的高黏度重质原油。稠油除黏度高外,密度也高。稠油含轻质馏分少,胶质与沥青含量高。稠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改变显著,如温度增加8~9℃,黏度可减少一半。一般国外将稠油成为重油。因此,对稠油的开采、输送,多用热力降低其黏度,如蒸气驱动、热油循环、火烧油层等。也可采用掺入稀油、乳化、加入活性剂降低其黏度。在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黏度大于10000毫帕·秒的原油称为特稠原油(veryheavyoil)。在石油开采中,由于稠油具有特殊的高粘度和高凝固点特性,其开发和应用均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可见,对稠油粘度的改善,在稠油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降低稠油的粘度对提高开采和应用中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现有的降粘剂虽具有一定的降粘效果,但是其效果仍不佳,此外,一般的稠油降粘剂在寒冷冬季,当气温过低时,其效果极差,甚至消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粘剂对稠油具有极佳的降粘效果,且在低温下仍可保持良好的降粘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丙烯酰胺6-10份、柠檬酸钠5-8份、碳酸钠6-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蓖麻油8-12份、乙二醇丁醚20-28份、正戊醇12-18份。进一步地,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5份、碳纤维1-2份、丙烯酰胺6-8份、柠檬酸钠5-7份、碳酸钠6-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0份、蓖麻油8-11份、乙二醇丁醚20-24份、正戊醇12-16份。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份、碳纤维2份、丙烯酰胺8份、柠檬酸钠7份、碳酸钠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蓖麻油11份、乙二醇丁醚24份、正戊醇16份。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末的粒径≤5μm。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0-28份和正戊醇12-18份混合,升温至85-90℃,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柠檬酸钠5-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和蓖麻油8-12份,于150-180r/min转速下,搅拌30-50min,后降温至60-65℃,加入丙烯酰胺6-10份,继续搅拌50-60min后,加入碳酸钠6-10份,降温至40-43℃,继续搅拌10-15min,冷却,即得成品。进一步,将乙二醇丁醚20-28份和正戊醇12-18份混合,升温至88℃。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将聚四氟乙烯粉末与其他各组分合理复配,制得一种降粘效果良好的降粘剂,其对稠油的降粘率可高达9.6%;第二,本专利技术中,柠檬酸钠和蓖麻油的加入可有效提高降粘剂的降粘作用,尤其在低温下,对降粘剂的降粘效果的提升尤为显著;第三,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大范围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的聚四氟乙烯粉末的粒径小于等于5μm,在实施例中用的的原料和试剂,若无特别说明,均可通过市购获得。实施例1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kg、碳纤维1kg、丙烯酰胺6kg、柠檬酸钠5kg、碳酸钠6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kg、蓖麻油8kg、乙二醇丁醚20kg、正戊醇12kg。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0kg和正戊醇12kg混合,升温至85℃,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0kg、碳纤维1kg、柠檬酸钠5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kg和蓖麻油8kg,于150r/min转速下,搅拌30min,后降温至60℃,加入丙烯酰胺6kg,继续搅拌50min后,加入碳酸钠6kg,降温至40℃,继续搅拌10min,冷却,即得成品。实施例2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7kg、碳纤维3kg、丙烯酰胺10kg、柠檬酸钠8kg、碳酸钠10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kg、蓖麻油12kg、乙二醇丁醚28kg、正戊醇18kg。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8kg和正戊醇18kg混合,升温至90℃,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7kg、碳纤维3kg、柠檬酸钠8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kg和蓖麻油12kg,于180r/min转速下,搅拌50min,后降温至65℃,加入丙烯酰胺10kg,继续搅拌60min后,加入碳酸钠10kg,降温至43℃,继续搅拌15min,冷却,即得成品。实施例3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kg、碳纤维2kg、丙烯酰胺8kg、柠檬酸钠7kg、碳酸钠9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蓖麻油11kg、乙二醇丁醚24kg、正戊醇16kg。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4kg和正戊醇16kg混合,升温至88℃,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5kg、碳纤维2kg、柠檬酸钠7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和蓖麻油11kg,于160r/min转速下,搅拌40min,后降温至60℃,加入丙烯酰胺8kg,继续搅拌60min后,加入碳酸钠9kg,降温至43℃,继续搅拌15min,冷却,即得成品。实施例4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2kg、碳纤维1kg、丙烯酰胺7kg、柠檬酸钠6kg、碳酸钠7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kg、蓖麻油9kg、乙二醇丁醚22kg、正戊醇13kg。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2kg和正戊醇13kg混合,升温至85℃,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2kg、碳纤维1kg、柠檬酸钠6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kg和蓖麻油9kg,于150r/min转速下,搅拌30min,后降温至60℃,加入丙烯酰胺7kg,继续搅拌60min后,加入碳酸钠7kg,降温至43℃,继续搅拌15min,冷却,即得成品。实施例5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4kg、碳纤维3kg、丙烯酰胺8kg、柠檬酸钠7kg、碳酸钠8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蓖麻油11kg、乙二醇丁醚24kg、正戊醇16kg。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4kg和正戊醇16kg混合,升温至85℃,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4kg、碳纤维3kg、柠檬酸钠7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和蓖麻油11kg,于160r/min转速下,搅拌40min,后降温至63℃,加入丙烯酰胺8kg,继续搅拌55min后,加入碳酸钠8kg,降温至42℃,继续搅拌13min,冷却,即得成品。对照例1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加入柠檬酸钠和蓖麻油。具体是指: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kg、碳纤维2kg、丙烯酰胺8kg、碳酸钠9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乙二醇丁醚24kg、正戊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丙烯酰胺6‑10份、柠檬酸钠5‑8份、碳酸钠6‑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蓖麻油8‑12份、乙二醇丁醚20‑28份、正戊醇12‑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丙烯酰胺6-10份、柠檬酸钠5-8份、碳酸钠6-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蓖麻油8-12份、乙二醇丁醚20-28份、正戊醇12-1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5份、碳纤维1-2份、丙烯酰胺6-8份、柠檬酸钠5-7份、碳酸钠6-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0份、蓖麻油8-11份、乙二醇丁醚20-24份、正戊醇12-1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份、碳纤维2份、丙烯酰胺8份、柠檬酸钠7份、碳酸钠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蓖麻油11份、乙二醇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李恒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