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秀香专利>正文

僧鞋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3102 阅读:57 留言:1更新日期:2015-01-30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僧鞋组合结构,包括一鞋底于表面的周边结合一能包覆脚掌以构成鞋面的一片包覆固定片,该包覆固定片为依鞋底周边形状尺寸裁剪而成对应结合长度的单一片体,以其下侧边相对结合于鞋底周边,而包覆固定片的相对两端于鞋底后端位置相对接结合,组成能包覆脚掌的鞋面结构,并使包覆固定片上侧边围构形成提供脚掌进入的一鞋口;藉此组合结构,不需经过正确结合位置做记号与对位的繁琐麻烦操作,以缩短工序的制程而迅速地组成一僧鞋,有效降低制造工时成本,及避免结合操作上出错造成的不良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僧鞋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类的结合结构,尤指一种僧鞋组合结构,通过依鞋底周边形状尺寸以冲压裁剪而成对应结合长度的至少一包覆固定片,不需经过正确结合位置做记号与对位的繁琐麻烦操作,以缩短工序的制程,而于鞋底表面周边迅速地结合组成能包覆脚掌的僧鞋,有效降低制造工时成本,又能避免结合操作上出错所造成的不良品损失,且包覆固定片的镂空部以剪裁形成在两侧纵向边连接的一活动折片的结构,能进一步车缝加工成补强结构,具多重进步性达成的僧鞋组合结构创新改良。
技术介绍
如2009年2月I日公告第M349686号,而申请第97209772号的「僧鞋结构改良」新型专利,其结构如其摘要所述:「包含一僧鞋本体,在僧鞋本体20底部具有一鞋底22,并在该鞋底22上,连接设置有一包覆固定带24,并与一镂空部26交错分布连接于鞋底22上;在该包覆固定带24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一弹性伸缩带30,透过该弹性伸缩带30可以将该僧鞋本体20紧密的包覆固定于脚上,使僧鞋本体20不会因为穿戴者奔跑、或是进行行走时而脱落,并使穿戴者感到更舒适、合脚,............。」 然而,如图1所示为上述旧僧鞋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即在该鞋底22上连接设置的至少两个与镂空部交错分布的包覆固定带24,在该包覆固定带24的另一端(上端)与一弹性伸缩带30结合,而组成图2所示平面展开结构时;一共约有五、六片的包覆固定带24必须逐一的在弹性伸缩带30的外侧缝结结合组成放射状排列的结合,不但结合加工的操作上非常的麻烦,而使组装制造上的工时成本将会提高,为其缺点之一。 而且,每一片包覆固定带24在弹性伸缩带30上的正确结合位置都必须预先做记号,才能够逐一的在弹性伸缩带30上完成正确的结合,而造成操作上更加的繁琐,使其结合组装制造的操作上会很容易出错,而形成制造不良品损失,为其缺点之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僧鞋组合结构之改良,不需经过习式结构所进行的正确结合位置做记号与对位的繁琐麻烦操作,而以缩短工序的制程于鞋底表面周边迅速地结合组成能包覆脚掌的僧鞋,有效降低制造工时成本之进步性达成者。 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僧鞋组合结构,以缩短工序的制程有效避免结合操作上出错所造成的不良品损失。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僧鞋组合结构,也可将包覆固定片的镂空部以不完全裁断的方式剪裁形成在两侧纵向边连接有一活动折片的结构,以达到避免后续废料处理的困扰,并进一步提供后续车缝加工成补强结构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僧鞋组合结构,包括: 一鞋底,于表面的周边结合有相对包覆脚掌两侧以构成鞋面的两片包覆固定片。 该两片包覆固定片,各为挠性材质片体,依鞋底周边两侧的形状尺寸裁剪而成对应结合长度的两片体,而以其下侧边相对结合于鞋底周边的两侧,使两片包覆固定片的相对两端于鞋底的前、后两端位置相对接结合,组成能包覆脚掌的鞋面结构,并使包覆固定片上侧边围构形成提供脚掌进入的一鞋口者。 承上述,该包覆固定片以冲压剪裁方式一次成型,并能进一步冲压剪裁成型有至少两个镂空部。 承上述,该各镂空部以剪裁形成在两侧纵向边连接有一活动折片,并将活动折片内折且以车缝加工形成补强结构。 承上述,进一步设一鞋口加强片,以车缝结合于包覆固定片上侧边,据以组成鞋口的加强结构;而于该鞋底后端位置设一与包覆固定片的相对两端结合的一片鞋跟加强片。 承上述,于该鞋底前端位置设一与包覆固定片的相对两端结合的一片鞋头加强片。 一种僧鞋组合结构,包括: 一鞋底,于表面的周边结合一能包覆脚掌以构成鞋面的一片包覆固定片。 该包覆固定片,为挠性材质片体,而依鞋底周边形状尺寸裁剪而成对应结合长度的单一片体,以其下侧边相对结合于鞋底周边,而包覆固定片的相对两端于鞋底后端位置相对接结合,组成能包覆脚掌的鞋面结构,并使包覆固定片上侧边围构形成提供脚掌进入的一鞋口。 承上述,该包覆固定片以冲压剪裁方式一次成型,并能进一步冲压剪裁成型有至少两个镂空部。 承上述,该各镂空部以剪裁形成在两侧纵向边连接有一活动折片,并将活动折片内折且以车缝加工形成补强结构。 承上述,进一步设一鞋口加强片,以车缝结合于包覆固定片上侧边,据以组成鞋口的加强结构;而于该鞋底后端位置设一与包覆固定片的相对两端结合的一片鞋跟加强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旧僧鞋结构包覆固定带与弹性伸缩带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现有的旧僧鞋结构包覆固定带与弹性伸缩带的组合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技术的包覆固定片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僧鞋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技术延伸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技术包覆固定片的延伸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僧鞋延伸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9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的包覆固定片的平面示意图。 图11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延伸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包覆固定片的延伸结构平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22鞋底24包覆固定带30弹性伸缩带 10鞋底11鞋跟加强片12鞋头加强片 20包覆固定片21镂空部211活动折片 30鞋口加强片A鞋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本技术的包覆固定片的平面示意图;本技术包括一鞋底10、两片包覆固定片20,以及鞋口加强片30,其中; 该鞋底10,于表面的周边结合有包相对覆脚掌两侧以构成鞋面的两片包覆固定片20 ;而于鞋底10后端位置设一鞋跟加强片11,及于鞋底10前端位置设一鞋头加强片12。 该两片包覆固定片20,各为挠性材质片体,而以冲压剪裁方式依鞋底10周边两侧的形状尺寸裁剪而成对应结合长度的两片体,并进一步冲压剪裁成型有至少两个镂空部21。 该鞋口加强片30,为提供于包覆固定片20上侧边进一步结合的加强结构。 如图5为本技术僧鞋结构的立体组合图,上述各结构的组合,将两片包覆固定片20以下侧边相对结合于鞋底10周边的两侧,使两片包覆固定片20的相对两端于鞋底10的前、后两端位置相对接结合,而组成能包覆脚掌的鞋面结构,并使两包覆固定片20上侧边围构形成提供脚掌进入的一鞋口 A ;再将设于鞋底10后端、前端的鞋跟加强片11、鞋头加强片12结合于两包覆固定片20的如后两个相对端;最后将鞋口加强片30于两包覆固定片20的上侧边以车缝结合组成鞋口的加强结构,迅速即组合完成一僧鞋。 即本技术通过依鞋底10周边两侧的形状尺寸以冲压裁剪成对应结合长度的两片包覆固定片20,不需经过现有结构所进行的正确结合位置做记号与对位的繁琐麻烦操作,而以缩短工序的制程于鞋底表面周边迅速地结合组成能包覆脚掌的僧鞋,有效降低制造工时成本的进步性达成。 如图6、7所示,为本技术延伸结构的立体分解图、本技术包覆固定片的延伸结构平面示意图;其中,该两片包覆固定片20,于各镂空部21以剪裁形成在两侧纵向边连接有一活动折片211,并如图8所示,将活动折片211内折且以车缝加工形成补强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僧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鞋底,于表面的周边结合有相对包覆脚掌两侧以构成鞋面的两片包覆固定片;该两片包覆固定片,各为挠性材质片体,依鞋底周边两侧的形状尺寸裁剪而成对应结合长度的两片体,而以其下侧边相对结合于鞋底周边的两侧,使两片包覆固定片的相对两端于鞋底的前、后两端位置相对接结合,组成能包覆脚掌的鞋面结构,并使包覆固定片上侧边围构形成提供脚掌进入的一鞋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僧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鞋底,于表面的周边结合有相对包覆脚掌两侧以构成鞋面的两片包覆固定片; 该两片包覆固定片,各为挠性材质片体,依鞋底周边两侧的形状尺寸裁剪而成对应结合长度的两片体,而以其下侧边相对结合于鞋底周边的两侧,使两片包覆固定片的相对两端于鞋底的前、后两端位置相对接结合,组成能包覆脚掌的鞋面结构,并使包覆固定片上侧边围构形成提供脚掌进入的一鞋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僧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固定片以冲压剪裁方式一次成型,并能进一步冲压剪裁成型有至少两个镂空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僧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镂空部以剪裁形成在两侧纵向边连接有一活动折片,并将活动折片内折且以车缝加工形成补强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僧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一鞋口加强片,以车缝结合于包覆固定片上侧边,据以组成鞋口的加强结构;而于该鞋底后端位置设一与包覆固定片的相对两端结合的一片鞋跟加强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僧鞋组合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明志林秀香
申请(专利权)人:林秀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1月30日 04:38
    “罗汉鞋”和“僧鞋”,其实都是“僧鞋”。“僧鞋”的颜色,有黑色的、灰色的、黄色的、褐色的、其中的黄褐两色,在习惯上来说,似乎是被人们看得高贵了些。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