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绿水生鸢尾容器化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6676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18:56
一种常绿水生鸢尾容器化栽培方法,属于水生植物容器化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设施准备;2)基质配比及消毒:将体积比4-8:4-8:1-2:1-2的泥炭:干净园土:蛭石:水苔藓混合均匀作为栽培基质,用2-3%硫酸亚铁溶液或40%多菌灵800-1000倍喷洒床面;3)容器苗准备;4)上盆;5)田间管理。上述一种常绿水生鸢尾容器化栽培方法,便于管理、起苗、运输,且全年均可移栽,在不影响苗木的品质和生长保持原形的基础上,快速提高绿化景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绿水生鸢尾容器化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生植物容器化栽培
,具体为一种常绿水生鸢尾容器化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常绿水生鸢尾鸢尾科鸢尾属植物,喜光照充足的环境,能常年生长在20厘米水位以上的浅水中,可作水生植物、湿地植物或旱地花境材料。常绿水生鸢尾特别适应冷凉性气候,该品种在-9℃的低温条件下,能保持常绿且进行分蘖。5月份开花,花期为20天左右,夏季高温期间停止生长,略显黄绿色,在35℃以上进入半休眠状态,抗高温能力较弱。常绿水生鸢尾为杂交品种,很少结籽或不结籽,故生产上常用分株或组培的方法繁殖。常绿水生鸢尾可作为高档的水景材料应用于别墅、写字楼的水景,或在水景工程的节点处使用,也可植于池塘的浅水区域作不等边S形片植或点缀于石旁。常绿水生鸢尾为水陆两栖植物,在积水低洼地带时性状表现尤其出色。需要治理的水体污染物地区,可将其与其他水生植物混栽,由于常绿水生鸢尾新陈代谢旺盛,即使在隆冬季节,水生植物一年四季依然能在吸收水体污染物方面发挥出色功效。加上工程用苗的迅速增长,容器苗在应用是起苗快、运输方便,所以对水生植物进行容器化栽培是亟需的。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目前未见国内有对常绿水生鸢尾进行容器化栽培的相关学术论文和专利,此领域尚属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常绿水生鸢尾容器化栽培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法便于管理、起苗、运输,且全年均可移栽,在不影响苗木的品质和生长保持原形的基础上,快速提高绿化景观效果。所述的一种常绿水生鸢尾容器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施准备:圃地选择在地势高、靠近道路、排水良好、采光好和通风好的地方,设置自动喷灌、遮阴、排水沟,育苗架高度0.8-1.2米,容器选择无孔塑料盆;2)基质配比及消毒:将体积比4-8:4-8:1-2:1-2的泥炭:干净园土:蛭石:水苔藓混合均匀作为栽培基质,用2-3%硫酸亚铁溶液或40%多菌灵800-1000倍喷洒床面;3)容器苗准备:选择生长健康无病害的常绿水生鸢尾,起苗过程中注意保护根系,然后分株,每盆种植1-2个芽,起苗时间在早晨、傍晚或阴天,避免阳光直晒并且喷水保持湿润;4)上盆:将处理后的基质先填入无孔塑料盆容量的1/2-1/3,然后轻摇减少基质间的空隙;然后种苗,种好后再轻摇塑料盆,避免浇水出现基质塌陷状况;将种植好的容器苗放在育苗架上,排列整齐,盆与盆间植物叶片之间不挤压;上盆全部结束后保证在半天内浇定根水并喷雾叶片;5)田间管理:上盆后至整个生长期,保证盆土湿润,适当遮荫,每隔10-15天打一次杀菌剂和杀虫剂,上盆后一个星期后,每天多次巡查,出现干土、病虫害和长草时,安排浇水、打药、除草。所述的一种常绿水生鸢尾容器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泥炭:干净园土:蛭石:水苔藓的体积比为5-7:5-7:1.5:1.5。所述的一种常绿水生鸢尾容器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泥炭:干净园土:蛭石:水苔藓的体积比为6:6:1.5:1.5。所述的一种常绿水生鸢尾容器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泥炭:干净园土:蛭石:水苔藓的体积比为8:4:2:1。上述一种常绿水生鸢尾容器化栽培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便于管理:根据常绿水生鸢尾生长状况,可在育苗架上随时调节苗间的距离,加速植物生长,还可以根据其生长势进行造型等;2.便于起苗:容器苗起苗过程伤根少、起苗快,而地栽苗起苗时很多根系缠绕在一起容易导致根系的断裂;3.可培养大规格商品苗:采用容器育苗,可减少移栽密度,快速培养大规格商品苗;4.可增加出苗量:用容易育苗根系较发达,成活率高且健壮,增加出苗量;5.全年均可移栽:在不影响苗木的品质和生长保持原形的基础上,快速提高绿化景观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相应的试验数据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1)设施准备:圃地选择在地势高、靠近道路、排水良好、采光好和通风好的地方,设置自动喷灌、遮阴、排水沟,育苗架高度0.8-1.2米,根据常绿水生鸢尾生长习性本专利技术选择的栽培容器是无孔加仑盆;2)基质配比及消毒:将体积比4-8:4-8:1-2:1-2的泥炭:干净园土:蛭石:水苔藓混合均匀作为栽培基质,缓释肥2-3g/L,用2-3%硫酸亚铁溶液或40%多菌灵800-1000倍喷洒床面;所述的缓释肥为包膜缓释肥,肥效期3-4个月,这样可以避免植株出现养分不够而长势不好的状况;3)容器苗准备:选择生长健康无病害的常绿水生鸢尾,起苗过程中注意保护根系,然后分株,每盆种植1-2个芽,起苗时间在早晨、傍晚或阴天,避免阳光直晒并且喷水保持湿润;4)上盆:将处理后的基质先填入无孔塑料盆容量的1/2-1/3,然后轻摇减少基质间的空隙;然后种苗,种好后再轻摇塑料盆,避免浇水出现基质塌陷状况;将种植好的容器苗放在育苗架上,排列整齐,盆与盆间植物叶片之间不挤压;上盆全部结束后保证在半天内喷雾叶片;5)田间管理:上盆后至整个生长期,保证盆土湿润,适当遮荫,每隔10-15天打一次杀菌剂和杀虫剂,所述的杀菌剂为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所述的杀虫剂根据虫子来定;每天多次巡查,对于天气、温湿度、根的生长情况、病虫害和苗床是否长草等都要按时记录和掌握,并合理安排打药、除草等工作。上述基质中水苔藓内含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钙等矿物质,可以为植物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基质中的蛭石、水苔藓,可显著促进常绿水生鸢尾的生根速度,提高成活率,增加植物的抗病性,促进植物生长。蛭石阳离子交换容量大,可保水保肥通气,还有除虫释放香味的作用,提高植物成活率和抗病性。水苔藓有保水、疏松土壤透气、减少根部腐烂、促进植物生根的功效。将干净园土、蛭石、水苔藓、泥炭和缓释肥混合,不仅能够储水保证常绿水生鸢尾生长所需水分,而且增加其根部透气性、快速生根、减少病虫害困扰等。容器栽培基质的组分和比例不同,对常绿水生鸢尾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以下通过不同的基质配比的对比试验数据进一步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蛭石和水苔藓有提高成活率、促进根和植株生长,缓释肥有促进根和地上植株生长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常绿水生鸢尾容器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施准备:圃地选择在地势高、靠近道路、排水良好、采光好和通风好的地方,设置自动喷灌、遮阴、排水沟,育苗架高度0.8‑1.2米,容器选择无孔塑料盆;2)基质配比及消毒:将体积比4‑8:4‑8:1‑2:1‑2的泥炭:干净园土:蛭石:水苔藓混合均匀作为栽培基质,用2‑3%硫酸亚铁溶液或40%多菌灵800‑1000倍喷洒床面;3)容器苗准备:选择生长健康无病害的常绿水生鸢尾,起苗过程中注意保护根系,然后分株,每盆种植1‑2个芽,起苗时间在早晨、傍晚或阴天,避免阳光直晒并且喷水保持湿润;4)上盆:将处理后的基质先填入无孔塑料盆容量的1/2‑1/3,然后轻摇减少基质间的空隙;然后种苗,种好后再轻摇塑料盆,避免浇水出现基质塌陷状况;将种植好的容器苗放在育苗架上,排列整齐,盆与盆间植物叶片之间不挤压;上盆全部结束后保证在半天内浇定根水并喷雾叶片;5)田间管理:上盆后至整个生长期,保证盆土湿润,适当遮荫,每隔10‑15天打一次杀菌剂和杀虫剂,上盆后一个星期后,每天多次巡查,出现干土、病虫害和长草时,安排浇水、打药、除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绿水生鸢尾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施准备:圃地选择在地势高、靠近道路、排水良好、采光好和通风好的地方,设置自动喷灌、遮阴、排水沟,育苗架高度0.8-1.2米,容器选择无孔塑料盆;2)基质配比及消毒:将体积比4-8:4-8:1-2:1-2的泥炭:干净园土:蛭石:水苔藓混合均匀作为栽培基质,用2-3%硫酸亚铁溶液或40%多菌灵800-1000倍喷洒床面;3)容器苗准备:选择生长健康无病害的常绿水生鸢尾,起苗过程中注意保护根系,然后分株,每盆种植1-2个芽,起苗时间在早晨、傍晚或阴天,避免阳光直晒并且喷水保持湿润;4)上盆:将处理后的基质先填入无孔塑料盆容量的1/2-1/3,然后轻摇减少基质间的空隙;然后种苗,种好后再轻摇塑料盆,避免浇水出现基质塌陷状况;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俊杰张韶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采悠园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