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新超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药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5893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6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药丸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香附8~15份、白芍20~40份、甘草10~20份、酒当归8~15份、川芎3~8份、炒元胡8~15份、五灵脂8~15份、青皮3~8份和熟地8~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补血滋阴、调经止痛等功效,治疗痛经具有费用低、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香附8~15份、白芍20~40份、甘草10~20份、酒当归8~15份、川芎3~8份、炒元胡8~15份、五灵脂8~15份、青皮3~8份和熟地8~15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补血滋阴、调经止痛等功效,治疗痛经具有费用低、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 痛经在女性中是常见的症状,未婚前痛经长大后特别是婚后生育过后,痛经自然会消失,可不必治疗。个别情况除外。但是痛经的疼痛时间长达3天者应当予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止痛,镇静为主,近年来都采用综合治疗包括精神疏导,中药、西药与针灸治疗。 痛经以青年妇女为多,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若随月经周期持续发作,严重的可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中药治疗副作用小,患者易接受,因此寻找一种疗效快,治愈率高的中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药丸,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香附8?15份、白芍20?40份、甘草10?15份、酒当归8?15份、川芎3?8份、炒元胡8?15份、五灵脂8?15份、青皮3?8份和熟地8?15份。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香附10份、白芍40份、甘草20份、酒当归10份、川弯5份、炒兀胡10份、五灵脂10份、青皮6份和熟地10份。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药丸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上述中药原料研磨成细粉,过80?120目筛,混合均匀后,炼蜜为丸,每丸98、装袋密封。 使用时,每次服一丸,一天2?3次,月经来潮前两到三天开始服用。 药理分析: 香附: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沛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是一种补益中草药。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 酒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的酒制加工品。功能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川芎: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炒元胡:辛散、苦泄、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气畅血行,通则不痛。临床证实本品止痛作用较乳香、没药、五灵脂为强,为中药中的止痛良药,对胃脘作痛及经行腹痛尤为效捷,配伍应用效果更佳。例如,配川楝子,用于气滞血瘀、脘腹疼痛;配小茴香、橘核、荔枝核、乌药等用治疝气痛;配当归、川芎、桂枝、赤芍用于四肢血滞疼痛;配当归、川芎、白芍、香附等,用于痛经。 五灵脂:甘,温。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沛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症瘕积聚;久疟癖块。 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目民,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补血滋阴、调经止痛等功效,治疗痛经具有费用低、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闻、无副作用等特点。 疗效判断: 1、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痛经的药物,选择痛经患者50例进行临床观察,年龄16?45岁,平均年龄26岁。 2、治疗用药: 使用时,每次服一丸,一天2?3次,月经来潮前两到三天开始服用。 3、疗效判断: 治愈:症状(腹痛、乏力、腰酸、腰痛)消失。 好转:症状部分消失。 无效:症状无变化。 4、治疗结果: 治愈42例,好转8例,治愈率为84%,总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举例: 病例1:舒某,女,19岁,患者经期第一天开始腹痛,逐渐加强,并伴有头昏呕吐等症状,无法正常学习,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3天后,完全治愈,一年来没出现过痛经。 病例2:朱某,女,22岁,患者经期出现腹痛、乏力、腰酸、腰痛等症状,持续三、四天时间症状无任何改善,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2天后,症状彻底消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药丸,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香附10份、白苟40份、甘草20份、酒当归10份、川弯5份、炒兀胡10份、五灵脂10份、青皮6份和熟地10份。 实施例2: 实施例1按照下述步骤制备治疗痛经的中药药丸,将上述中药原料研磨成细粉,过120目筛,混合均匀后,炼蜜为丸,每丸98、装袋密封。 使用时,每次服一丸,一天2?3次,月经来潮前两到三天开始服用。【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药丸,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香附8?15份、白芍20?40份、甘草10?20份、酒当归8?15份、川弯3?8份、炒元胡8?15份、五灵脂8?15份、青皮3?8份和熟地8?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药丸,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香附10份、白芍40份、甘草20份、酒当归10份、川弯5份、炒元胡10份、五灵脂10份、青皮6份和熟地10份。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上述中药原料研磨成细粉,过80?120目筛,混合均匀后,炼蜜为丸,每丸9g、装袋密封。【文档编号】A61K36/8905GK104288419SQ201410503089【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专利技术者】邓新超, 侯丽, 邓素叶, 马冬梅, 梁婷婷 申请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药丸,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香附8~15份、白芍20~40份、甘草10~20份、酒当归8~15份、川芎3~8份、炒元胡8~15份、五灵脂8~15份、青皮3~8份和熟地8~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新超侯丽邓素叶马冬梅梁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邓新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