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内置式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5782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4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道内置式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风道管、负离子发生器本体、负离子发射头,风道管的出口位置设有栅格件,还包括良导体件,负离子发射头位于栅格件后方,其端头发射部分从风道管侧壁伸入风道管内,所述良导体件设于风道管内部、位于负离子发射头与栅格风口之间靠近栅格件的位置,良导体件与负离子发射头之间的安全引导距离为3~8厘米,良导体件底部连接有接地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负离子产生量大、净化速度快,安全性能好,且内置式结构不影响风道外美观。如与空调过滤器及空调通风系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超级空气净化器系统,给用户带来一个全新的室内空气净化的新概念和新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内置式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风道内置式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雾霾天气成为常态后,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尤其高涨,国内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空气净化器,目前的空气净化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滤网型车载空气净化器、另一类是主动型空气净化器,银离子技术、负离子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光触媒技术和净离子群离子技术。负离子杀菌及净化空气技术的原理是负离子与细菌结合后,使细菌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细菌死亡,最终由于重力,掉落到地面,使空气中细菌迅速递减,同时负离子可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沉淀,达到净化除尘的目的。目前,国内外从负离子净化技术中衍生出了很多带有负离子功能的净化器,现有的负离子净化器基本都是以外置的负离子净化器,或者是没有太大实效的内置式负离子净化器。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如普通的车载净化器一般在汽车发动很长时间之后才可以将车内的空气净化完成,净化速度慢,短距离的驾驶不能达到净化效果,不能满足乘客的需求。第二,普通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由于其技术的落后和设计上的缺陷,都难以避免存在在负离子生成时出现臭氧、正离子等衍生物的产生。所以如何保证净化器高压产生的离子为负离子也是目前负离子发生器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第三,由于负离子发生器的原理是通过高压直流电场放电击穿空气时产生负离子,而直流电击针的外围会产生一圈电晕场,在负离子发生器中,想要产生大量的负离子必须要极高的高压直流电,越高的直流电压相应的电晕场范围也随之扩大,电晕场的球径大于车载风道的直径时,容易出现击穿风道之后高能电子产生一系列的电离和激发,可能影响汽车内部电路控制系统的问题。第四,负离子从风道的栅格件吹出时,由于不同类型风道会使用不同的栅格件和镀铬件,潮湿环境下栅格件和镀铬件会吸附负离子,当吸附的负离子过多时,栅格件处的负离子与负离子发生装置处的负离子产生一个与发射头几乎电压对等的对负离子起排斥作用的静电场,负离子发生头处的负离子在栅格件处静电场强的作用下,很难被吹出栅格件,净化效果差。并且高湿度情况下出现爬电现象的劈啪声,影响用户的体验舒适感。第五,人们将手伸到栅格件(尤其是负离子风口的镀铬装饰件)处时,聚集在栅格件处的负离子会出现打手现象,安全性能差。外置负离子净化器占用车内空间,车内美观效果不好。第六:如果单纯的在新风等系统的出风口安置一个高浓度的负离子装置,会在风口附件形成超强的静电场,这个电晕静电场会很快吸附大量的微颗粒快速产生风口附近的黑色沉淀现象,影响家居的装潢美观。第七:如果在移动式空气净化器出风口简单加入这种超浓度负离子技术会产生对控制板等超强的静电影响,并且会造成有液晶面板的控制器产生花屏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客户的体验效果及不安全的隐患。在此背景的情况下,我们经过多年的实验和实践,设计了一种改善效果和效能的风道内置式的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以及安装方法,解决了上述不足,并且适用于新风系统、中央空调、公交车、小汽车、移动式及固定式空气净化器等在内的通风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风道内置式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第一,负离子产生量大、速度快,并且能够源源不断的进入室内等封闭空间与空气中的尘埃细菌反应,如在小轿车内可在2?20分钟内即可达到净化效果,且不会产生臭氧;第二,采用特殊的良导体件(金属或者新型非金属导体:如导电PPS,高分子聚合导电塑料及其他非金属良导电体)及其接地结构,利用导体件对负离子的吸引作用,将普通的球形电晕场改变为椭圆形的电晕场,在相同的风道口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负电场击穿显现的程度,保护风道附近电子控制电路的安全。第三,良导体结构的放置位置避免了风道出口的栅格件和镀铬件处在潮湿环境下出现排斥静电场的现象,使负离子能够顺利的从风口吹出。第四,内置式的结构,保证了风道外的简洁和美观。第五,超低电流超高负电压的电晕发射技术,超低的功率即可实现,对使用环境用电设备不带来用电负担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风道内置式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风道管、负离子发生器本体、负离子发射头,风道管的出口位置设有栅格件(风向导向珊件),负离子发生器本体的输入正电极与风机电源正极连接,负极与风机电源负极线路连接。负离子发生器本体输出负电极与负离子发射头通过发射线连接,还包括良导体件,负离子发射头位于栅格件后方,其端头发射部分从风道管侧壁伸入风道管内,所述良导体件设于风道管内部、位于负离子发射头与栅格件风口之间靠近栅格件的位置,良导体件与负离子发射头之间的安全引导距离为31厘米,良导体件底部连接有接地线。 所述负离子发射头端的负离子发射工作电压为1(T20KV,工作电流为0.03ΜΑ-0.05ΜΑ左右,超低电流超高负电压的负离子转换电晕发射技术,超低的功率即可实现,整机功率只有1W-2W。 所述良导体件为金属导体、导电PPS、高分子聚合导电塑料或其他非金属良导电体。 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本体的输入负电极处引出一接地线,与车载接地装置连接。 所述良导体件和负离子发射头均悬空设置在风道管内部。 所述良导体件为风阻力较小的导电良导体,常用的结构为柱形结构或者条形结构。体积不宜过大。采用风阻较小的柱形或者条形结构的导电良导体的原因是,负离子发射头发射出的负离子在风机的风力下,通过风道管的时候经过良导体件,有一部分负离子会被良导体件吸附进而流失,如果良导体件的表面积过大(例如环形结构及较大的良导体件)会造成大量的负离子流失。 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本体的输入端正电极和负电极可与车内的空调系统的风机电源连接在一起,也可以使用单独提供的电源电路,只要保证提供12V直流电即可。 所述发射线一端和负离子发射器主体连接,另一端连接负离子发射头,负离子发射头的耐高压性能大于或等于30KV。 本技术的优点是:第一,负离子产生量大、速度快,并且能够源源不断的进入室内与空气中的尘埃细菌反应,在疒20分钟(根据风档大小速度不同,及使用环境大小)内即可达到净化效果,且不会产生臭氧;第二,采用特殊的良导体件及其接地结构,利用良导体件对负离子的吸引作用,将普通的球形电晕场改变为椭圆形的电晕场,在相同的风道口径前提下,有效地防止了负电场击穿显现的发生,如在汽车风道内保护车载电子控制电路的安全。第三,导电良导体结构的放置位置避免了风道出口的栅格件处在潮湿环境下出现排斥静电场的现象(有效防止爬电现象出现的劈啪声),使负离子能够顺利的从风口吹出。第四,内置式的结构,保证了室内的简洁和美观。第五,超低电流超高负电压的电晕发射技术,超低的功率即可实现,对室内用电设备不带来用电负担的安全性。第六:减少风口附近的强电晕场集中吸附引起的黑色沉淀现象,影响家居的装潢美观。第七:减少对移动式空气净化器负离子子对控制板等超强的静电影响,杜绝液晶面板的控制器产生花屏的现象。第八:适用性强,只要是利用风道原理来通风净化的设备都可用此方法来解决和调整内置式负离子的最佳安装位置和点位。如:新风系统、中央空调、风道式空气净化器、公交车、小轿车、无尘车间、无菌车间等方面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风道内置式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风道管、负离子发生器本体、负离子发射头,风道管的出口位置设有栅格件,负离子发生器本体的输入正电极与风机电源连接,负离子发生器本体输出负电极与负离子发射头通过发射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良导体件,负离子发射头位于栅格件后方,其端头发射部分从风道管侧壁伸入风道管内,所述良导体件设于风道管内部、位于负离子发射头与栅格风口之间靠近栅格件的位置,良导体件与负离子发射头之间的安全引导距离为3~8厘米,良导体件底部连接有接地线。

【技术特征摘要】
1.风道内置式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风道管、负离子发生器本体、负离子发射头,风道管的出口位置设有栅格件,负离子发生器本体的输入正电极与风机电源连接,负离子发生器本体输出负电极与负离子发射头通过发射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良导体件,负离子发射头位于栅格件后方,其端头发射部分从风道管侧壁伸入风道管内,所述良导体件设于风道管内部、位于负离子发射头与栅格风口之间靠近栅格件的位置,良导体件与负离子发射头之间的安全引导距离为31厘米,良导体件底部连接有接地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礼建张科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飚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