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节床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5451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调节床调节装置,包括外壳及设置其内部的前转向轴,后转向轴,前调节滚轴支撑轴孔,后调节滚轴支撑轴孔,前轴套,后轴套,前固定孔,后固定孔,前齿轮箱,后齿轮箱,前弹簧调节块,后弹簧调节块,前封闭盖,后封闭盖,前插盖,后插盖,所述前转向轴位于外壳内中上部,所述前调节滚轴支撑轴孔位于前转向轴上侧,所述后封闭盖位于前封闭盖的右侧,所述后插盖位于后封闭盖的右侧,所述后轴套尾端位于后插盖右侧,所述后弹簧位于后轴套内中间,所述后弹簧调节块位于后弹簧右侧,所述后调节滚轴支撑轴孔位于后转向轴的上侧。控制系统操作更为简单,安装更方便,抗干扰,价格便宜,应用范围广,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调节床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电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调节床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寿命不断延长,城市人口正逐步进入老龄化.据统计,在我国现有人口中,老龄人口达1.32亿,并且还在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其中空巢家庭占所有老龄家庭总数的25 8%,在一些大城市中该比例更大,如北京为34%,上海为34.8 %,广州为30 %,天津为36.5 %。人口的老龄化对社会医疗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以社区为核心的健康监控和疾病预控信息化系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老年人由于年龄偏大,肌体的活性逐渐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日益减弱,且疾病多以慢性病为主。对于慢性病人和瘫痪病人而言,除了配合药物和针剂的治疗外,物理方式的护理也必不可少。正确、适当的护理可以大大增强患者肌体的活性,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对于许多慢性病患者而言,通过定期服药、适当监护和正确护理,可以不必长期住院。特别是对那些因种种原因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的患者、老年人和残疾人士而言,配置必要的护理设备和用具尤为重要。 调节床经历了由手动机械式向电动化、自动化发展的过程,目前,国内各医院为了护理卧床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应用了多种医疗护理床具。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在床体的一端设置一个可调装置。用来调节床头的高低,以便于患者躺下和坐起。但是这种可调装置大多采用手动调节和半自动调节,其调节精度差,应用范围窄难以满足现有的医疗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调节床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调节精度低、应用范围窄等问题。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调节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设置其内部的前转向轴,后转向轴,前调节滚轴支撑轴孔,后调节滚轴支撑轴孔,前轴套,后轴套,前固定孔,后固定孔,前夹板,后夹板,前弹簧,后弹簧,电机A,电机B,前齿轮箱,后齿轮箱,继电器A,继电器B,前盖A,前盖B,挡板A,挡板B,橡皮塞A,橡皮塞B,前弹簧调节块,后弹簧调节块,前封闭盖,后封闭盖,前插盖,后插盖,所述前转向轴位于外壳内中上部,所述前调节滚轴支撑轴孔位于前转向轴上侦牝所述前盖A设置在前转向轴尾部,所述橡皮塞A位于前盖A的右侧,所述前轴套位于前盖A右侧,所述前夹板夹在前轴套上下两侧,所述前固定孔位于前夹板上侧,所述电机A位于前轴套内中间,所述前齿轮箱A位于电机A左侧,所述继电器A位于电机A右侧,所述前弹簧调节块位于继电器右侧,所述前弹簧位于前弹簧调节块右侧,所述前插盖位于前轴套的右侧尾端,所述挡板A位于前弹簧和前插盖的中间,所述前封闭盖位于前插盖的右侧,所述后封闭盖位于前封闭盖的右侧,所述后插盖位于后封闭盖的右侧,所述挡板B位于后插盖的右侧,所述后轴套尾端位于后插盖右侧,所述后弹簧位于后轴套内中间,所述后弹簧调节块位于后弹簧右侧,所述继电器B位于后弹簧调节块的右侧,所述电机B位于继电器B的右侧,所述后齿轮箱位于电机B的右侧,所述后夹板夹在后轴套的上下两侧,所述后固定孔位于后夹板的上侧,所述前盖B位于后轴套右侧,所述橡皮塞B位于前盖B的左侧,所述后转向轴位于前盖B的右侧,所述后调节滚轴支撑轴孔位于后转向轴的上侧。 所述前轴套与后轴套是对称分布的。 所述前封闭盖和后封闭盖的尾部通过插销连接。 所述前盖A的中心设有前转向轴孔连接前转向轴。 所述前盖B的中心设有后转向轴孔连接后转向轴。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I本专利采用正反转控制的直线驱动系统的控制方式,采用继电器控制和程序控制,控制系统操作更为简单,安装更方便,具有抗干扰的优点,产品的尺寸小,价格便宜,方便操作者使用,并且提高了质量。 2本专利在继电器控制中,可以完全隔离控制电路和电机系统主电路,可减少噪声信号的影响,如果电机主电路出现故障,不会造成控制系统的损坏。如果需要控制驱动系统的推拉速度,并且同时需要对正反转运行进行控制,调节精度高。 3本专利采用单片机来控制电机,齿轮箱,弹簧调节块等,来控制调节床的背部单元活动块,脚步单元活动块,臀部单元活动块等的调节,实现智能化控制以及床身坐姿与卧姿间的连续体位调整功能。 4本专利采用密封盖,插盖,挡板,橡皮塞等多个元件,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并且还能减少电机运行,齿轮箱运作等产生的噪声。 5本专利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调节床,汽车座椅,家居和健身用的调节床椅等。 6本专利能够实现调节床的多体位的变换,提高了受护理人的自理能力,减少了各种由于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如褥疮等,有利于受护理人的肌体健康。 7本专利的梯形轴具有自锁功能,保证电机停止后,连杆机构自锁,增加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外壳,2-前调节滚轴支撑轴孔,3-前轴套,4-前夹板,5-前固定孔,6-前封闭盖,7-后封闭盖,8-后固定孔,9-后夹板,10-后轴套,11-后调节滚轴支撑轴孔,12-后转向轴,13-前盖B,14-橡皮塞B,15-后齿轮箱,16-电机B,17-继电器B,18-后弹簧调节块,19-后弹黃,20-挡板B, 21-后插盖,22-如插盖,23-挡板A, 24-如弹黃,25-如弹黃调节块,26-继电器A,27-电机A,28-前齿轮箱,29-橡皮塞A,30-前盖A,31-前转向轴。 实施例: 本实例包括包括外壳I及设置其内部的前转向轴31,后转向轴12,前调节滚轴支撑轴孔2,后调节滚轴支撑轴孔11,前轴套3,后轴套10,前固定孔5,后固定孔8,前夹板4,后夹板9,?υ弹黃24,后弹黃19,电机Α27,电机B16,如齿轮箱28,后齿轮箱15,继电器Α26,继电器Β17,前盖Α30,前盖Β13,挡板Α23,挡板Β20,橡皮塞Α29,橡皮塞Β14,前弹簧调节块25,后弹簧调节块18,前封闭盖6,后封闭盖7,前插盖22,后插盖21,前转向轴3位于外壳I内中上部,前调节滚轴支撑轴孔2位于前转向轴32上侧,前盖Α30设置在前转向轴3尾部,橡皮塞Α29位于前盖Α30的右侧,前轴套3位于前盖Α30右侧,前夹板4夹在前轴套3上下两侧,前固定孔5位于前夹板4上侧,电机Α27位于前轴套3内中间,前齿轮箱28位于电机Α27左侧,继电器Α26位于电机Α27右侧,前弹簧调节块25位于继电器Α26右侧,前弹簧24位于前弹簧调节块25右侧,前插盖22位于前轴套3的右侧尾端,挡板Α23位于前弹簧24和前插盖22的中间,前封闭盖6位于前插盖22的右侧,后封闭盖7位于前封闭盖6的右侧,后插盖21位于后封闭盖7的右侧,挡板Β20位于后插盖21的右侧,后轴套10尾端位于后插盖21右侧,后弹簧19位于后轴套10内中间,后弹簧调节块18位于后弹簧19右侧,继电器Β17位于后弹簧调节块18的右侧,电机Β16位于继电器Β17的右侧,后齿轮箱15位于电机Β16的右侧,后夹板9夹在后轴套10的上下两侧,后固定孔8位于后夹板9的上侧,前盖Β13位于后轴套10右侧,橡皮塞Β14位于前盖Β13的左侧,后转向轴12位于前盖Β13的右侦牝后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调节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设置其内部的前转向轴,后转向轴,前调节滚轴支撑轴孔,后调节滚轴支撑轴孔,前轴套,后轴套,前固定孔,后固定孔,前夹板,后夹板,前弹簧,后弹簧,电机A,电机B,前齿轮箱,后齿轮箱,继电器A,继电器B,前盖A,前盖B,挡板A,挡板B,橡皮塞A,橡皮塞B,前弹簧调节块,后弹簧调节块,前封闭盖,后封闭盖,前插盖,后插盖,所述前转向轴位于外壳内中上部,所述前调节滚轴支撑轴孔位于前转向轴上侧,所述前盖A设置在前转向轴尾部,所述橡皮塞A位于前盖A的右侧,所述前轴套位于前盖A右侧,所述前夹板夹在前轴套上下两侧,所述前固定孔位于前夹板上侧,所述电机A位于前轴套内中间,所述前齿轮箱A位于电机A左侧,所述继电器A位于电机A右侧,所述前弹簧调节块位于继电器右侧,所述前弹簧位于前弹簧调节块右侧,所述前插盖位于前轴套的右侧尾端,所述挡板A位于前弹簧和前插盖的中间,所述前封闭盖位于前插盖的右侧,所述后封闭盖位于前封闭盖的右侧,所述后插盖位于后封闭盖的右侧,所述挡板B位于后插盖的右侧,所述后轴套尾端位于后插盖右侧,所述后弹簧位于后轴套内中间,所述后弹簧调节块位于后弹簧右侧,所述继电器B位于后弹簧调节块的右侧,所述电机B位于继电器B的右侧,所述后齿轮箱位于电机B的右侧,所述后夹板夹在后轴套的上下两侧,所述后固定孔位于后夹板的上侧,所述前盖B位于后轴套右侧,所述橡皮塞B位于前盖B的左侧,所述后转向轴位于前盖B的右侧,所述后调节滚轴支撑轴孔位于后转向轴的上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6.04 CN 201420295154.31.一种智能调节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设置其内部的前转向轴,后转向轴,前调节滚轴支撑轴孔,后调节滚轴支撑轴孔,前轴套,后轴套,前固定孔,后固定孔,前夹板,后夹板,前弹簧,后弹簧,电机A,电机B,前齿轮箱,后齿轮箱,继电器A,继电器B,前盖A,前盖B,挡板A,挡板B,橡皮塞A,橡皮塞B,前弹簧调节块,后弹簧调节块,前封闭盖,后封闭盖,前插盖,后插盖,所述前转向轴位于外壳内中上部,所述前调节滚轴支撑轴孔位于前转向轴上侧,所述前盖A设置在前转向轴尾部,所述橡皮塞A位于前盖A的右侧,所述前轴套位于前盖A右侧,所述前夹板夹在前轴套上下两侧,所述前固定孔位于前夹板上侧,所述电机A位于前轴套内中间,所述前齿轮箱A位于电机A左侧,所述继电器A位于电机A右侧,所述前弹簧调节块位于继电器右侧,所述前弹簧位于前弹簧调节块右侧,所述前插盖位于前轴套的右侧尾端,所述挡板A位于前弹簧和前插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广来王继生
申请(专利权)人:金岳天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