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栓龙头及水栓的壁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4659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更换容易的水栓龙头及其壁安装结构。水栓龙头(1)由与配置于壁(W)内的一次侧配管(4)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3)、与所述连结部件(3)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2)构成。龙头主体(2)具备设置于喷出管(5)的上游侧端部且在一侧具有贯穿孔的凸缘部(7),所述连结部件(3)具备:板状部(12),其具有从位于背面侧的外螺纹(10)贯穿至表面侧的流动路径(13);钩状的卡合部(15),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12)的表面侧,并与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7)的、相对于贯穿孔(8)而位于所述喷出管(5)的对置侧的外边缘卡合;固定用螺纹孔(16),其配置在与所述贯穿孔(8)对应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栓龙头及水栓的壁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的水栓龙头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将水栓连结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的情况下,一般进行如下操作,即,在形成于水栓的上游部的外螺纹部卷绕密封带后,将该外螺纹部拧入设置于一次侧配管的管套前端的内螺纹部。 然而,在实施上述拧入时,当为了调节水栓的方向而即使略微实施水栓的回拧(与拧入相反的操作),也存在密封带变形而破坏水密状态从而引起漏水的可能性。因此,必需在不进行回拧的情况下对方向进行微调并谨慎地拧入水栓。 如此,该施工尤其对于没有经验的人员而言较难,经常会不得不重新进行包括重新卷绕密封带在内的施工。另外,就水栓而言一般绝大多数是龙头发生故障,在发生故障的情况等实施水栓的更换时,有时会由于上述理由而需要整体更换,因此无法自己简单地施工,而需要安排工作人员。 对于这种问题,在日本特开平10-159138号公报(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3-57180号公报(专利文献2)等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水栓,其分开构成将水栓安装于一次侧配管的连结部和设置有龙头的主体部,并构成为能够对连结部和主体部进行拆装。在该水栓中,由于具备使用密封带并通过螺纹连接而安装于一次侧配管的连结部、插入并固定于连结部的主体部,因此具有在龙头发生故障等情况能够仅变更主体部的优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591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571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水栓均为混合水栓,在一次侧配管与龙头之间需要连结管,因此以壁与龙头之间分离的状态安装。另外,存在为了拆装龙头需要专用的工具等、更换龙头所需的劳力和工时仍然较大的问题。 另外,在将龙头从连结部拆下的情况下,需要事先进行止水的劳力和工时,关于专利文献2,为了防止从连结管喷出,需要关闭独立于龙头而设置的水道栓。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I中,止水栓设置于各个连接管,因此通过在将龙头拆下之前关闭连接管的止水栓能够防止水的喷出,然而会产生龙头的结构变大的问题。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更换、小型且能够止水的水栓龙头及其壁安装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技术提供以下结构的水栓龙头及水栓的壁安装结构。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水栓龙头,其由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所述水栓龙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龙头主体具备设置于喷出管的上游侧端部且在一侧具有贯穿孔的凸缘部, 所述连结部件具备:板状部,其具有从位于背面侧的外螺纹贯穿至表面侧的流动路径;钩状的卡合部,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侧,并与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的、相对于贯穿孔隔着所述喷出管而位于对置侧的外边缘卡合;固定用螺纹孔,其配置在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第一方式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构成为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周边缘的形状,并与所述凸缘部的上端侧卡合。 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式,提供一种第一方式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件的流动路径。 根据本技术的第四方式,提供一种水栓龙头,其由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所述水栓龙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龙头主体具备在周面设置有贯穿孔的喷出管和设置于所述喷出管的上游侧端部的凸缘部, 所述连结部件具备:板状部,其具有从位于背面侧的外螺纹贯穿至表面侧的流动路径;固定部,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侧并对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进行固定;插入管,其以能够插入所述龙头主体的喷出管的方式突出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侧;止水阀,其设置于所述插入管内部,并能够通过所述龙头主体的贯穿孔对该止水阀进行操作。 根据本技术的第五方式,提供一种第四方式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构成为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周边缘的形状,并具有与所述凸缘部的边缘卡合的钩状部。 根据本技术的第六方式,提供一种第四方式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由在所述连结部件上绕所述插入管的中心轴以圆弧状排列的多个螺纹孔、在所述凸缘部上沿着所述螺纹孔的排列而设置的圆弧状的长孔构成。 根据本技术的第七方式,提供一种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其为将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的水栓龙头安装于壁面的安装结构,所述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水栓龙头由与所述一次侧配管连接的连结部件、能够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 使所述一次侧配管与位于所述连结部件的背面侧的外螺纹连接而将所述连结部件配置于壁面, 将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外边缘卡合于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件的表面侧的钩状的卡合部,以覆盖从所述外螺纹贯穿至所述连结部件的表面侧的流动路径, 将相对于所述龙头主体的喷出管而与所述凸缘部的卡合位置对置一侧的位置螺纹固定,从而将所述连结部件与龙头主体卡止。 【技术效果】 根据本技术,由于将与一次侧配管连接的连结部件与龙头主体分割,因此龙头主体的拆装较为容易。另外,两者的拆装仅仅是与卡合部卡止并进行螺纹固定因此其施工也较为容易。并且,由于能够以板状将连结部件构成得较薄,因此能够以接近壁的状态安装龙头。 另外,由于采用在插入管内部具有能够通过设置于喷出管的贯穿孔而进行操作的止水阀的结构,因此能够使龙头的结构小型化,而且能够减轻水栓更换时的劳力和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安装于壁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水栓龙头中所使用的连结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中所使用的连结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图4的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安装于壁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图6的水栓龙头中所使用的连结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图6的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变形例所涉及的水栓龙头中所使用的连结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安装于图9的连结部件的水栓龙头的凸缘部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在另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水栓龙头中所使用的连结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安装于图11的连结部件的水栓龙头的凸缘部的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本技术所涉及的水栓龙头的变形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l、21、41、41a、41b 水栓龙头 2、22、42 龙头主体 3、23、43、43a、43b 连结部件 4,24a,24b 一次侧配管 4a、28 管套 5、25、45 喷水管 6 手柄 7、27、47、47a、47b 凸缘 8贯穿孔 9 螺钉 10外螺纹部 11内螺纹部 12、32、52、52a、52b 主体部 13、33a、33b 流动路径 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栓龙头,其由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所述水栓龙头的特征在于,所述龙头主体具备设置于喷出管的上游侧端部且在一侧具有贯穿孔的凸缘部,所述连结部件具备:板状部,其具有从位于背面侧的外螺纹贯穿至表面侧的流动路径;钩状的卡合部,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侧,并与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的、相对于贯穿孔隔着所述喷出管而位于对置侧的外边缘卡合;固定用螺纹孔,其配置在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13 JP 2013-189919;2014.04.15 JP 2014-083391.一种水栓龙头,其由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所述水栓龙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龙头主体具备设置于喷出管的上游侧端部且在一侧具有贯穿孔的凸缘部, 所述连结部件具备:板状部,其具有从位于背面侧的外螺纹贯穿至表面侧的流动路径;钩状的卡合部,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侧,并与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的、相对于贯穿孔隔着所述喷出管而位于对置侧的外边缘卡合;固定用螺纹孔,其配置在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构成为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周边缘的形状,并与所述凸缘部的上端侧卡口 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件的流动路径。4.一种水栓龙头,其由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所述水栓龙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龙头主体具备在周面设置有贯穿孔的喷出管和设置于所述喷出管的上游侧端部的凸缘部, 所述连结部件具备:板状部,其具有从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山俊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八尾工业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