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栓龙头及水栓的壁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4659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更换容易的水栓龙头及其壁安装结构。水栓龙头(1)由与配置于壁(W)内的一次侧配管(4)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3)、与所述连结部件(3)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2)构成。龙头主体(2)具备设置于喷出管(5)的上游侧端部且在一侧具有贯穿孔的凸缘部(7),所述连结部件(3)具备:板状部(12),其具有从位于背面侧的外螺纹(10)贯穿至表面侧的流动路径(13);钩状的卡合部(15),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12)的表面侧,并与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7)的、相对于贯穿孔(8)而位于所述喷出管(5)的对置侧的外边缘卡合;固定用螺纹孔(16),其配置在与所述贯穿孔(8)对应的位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栓龙头及水栓的壁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的水栓龙头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将水栓连结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的情况下,一般进行如下操作,即,在形成于水栓的上游部的外螺纹部卷绕密封带后,将该外螺纹部拧入设置于一次侧配管的管套前端的内螺纹部。 然而,在实施上述拧入时,当为了调节水栓的方向而即使略微实施水栓的回拧(与拧入相反的操作),也存在密封带变形而破坏水密状态从而引起漏水的可能性。因此,必需在不进行回拧的情况下对方向进行微调并谨慎地拧入水栓。 如此,该施工尤其对于没有经验的人员而言较难,经常会不得不重新进行包括重新卷绕密封带在内的施工。另外,就水栓而言一般绝大多数是龙头发生故障,在发生故障的情况等实施水栓的更换时,有时会由于上述理由而需要整体更换,因此无法自己简单地施工,而需要安排工作人员。 对于这种问题,在日本特开平10-159138号公报(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3-57180号公报(专利文献2)等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水栓,其分开构成将水栓安装于一次侧配管的连结部和设置有龙头的主体部,并构成为能够对连结部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栓龙头,其由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所述水栓龙头的特征在于,所述龙头主体具备设置于喷出管的上游侧端部且在一侧具有贯穿孔的凸缘部,所述连结部件具备:板状部,其具有从位于背面侧的外螺纹贯穿至表面侧的流动路径;钩状的卡合部,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侧,并与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的、相对于贯穿孔隔着所述喷出管而位于对置侧的外边缘卡合;固定用螺纹孔,其配置在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13 JP 2013-189919;2014.04.15 JP 2014-083391.一种水栓龙头,其由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所述水栓龙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龙头主体具备设置于喷出管的上游侧端部且在一侧具有贯穿孔的凸缘部, 所述连结部件具备:板状部,其具有从位于背面侧的外螺纹贯穿至表面侧的流动路径;钩状的卡合部,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侧,并与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的、相对于贯穿孔隔着所述喷出管而位于对置侧的外边缘卡合;固定用螺纹孔,其配置在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构成为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周边缘的形状,并与所述凸缘部的上端侧卡口 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件的流动路径。4.一种水栓龙头,其由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所述水栓龙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龙头主体具备在周面设置有贯穿孔的喷出管和设置于所述喷出管的上游侧端部的凸缘部, 所述连结部件具备:板状部,其具有从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山俊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八尾工业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