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汽机房、冷却塔和配电装置的优化组合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4131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电厂汽机房、冷却塔和配电装置的优化组合结构。包括汽机房、冷却塔、循环水泵房和配电机构,配电机构包括GIS配电装置和变压器,GIS配电装置和变压器设置在汽机房的前侧并呈立体构筑结构,变压器在下、GIS配电装置在上;所述冷却塔和循环水泵房构成冷却水系统,设置在汽机房的前面,形成汽机房、冷却塔、循环水泵房和配电机构的并列式构筑结构,以缩小汽机房、GIS配电装置和变压器三者之间的电气连接距离;在所述冷却水系统与汽机房之间设有道路分隔带,配电机构的电气出线穿过循环水泵房形成电气连接端,形成水、电分隔式构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整体占地面积小、电缆连接线短和铺设循环水管短等有益效果,能降低建设成本及运行维护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电厂汽机房、冷却塔和配电装置的优化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火电厂建构筑物和设备的优化组合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火电厂汽机房、冷却塔和配电装置的优化组合结构。属于火力发电厂构筑工程

技术介绍
在火力发电厂中,汽机房是电厂的核心,汽机房里面有两个重要的核心设备一发电机和汽轮机,电厂的大多数车间和设备都是为这两个核心设备服务,例如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提供的冷水就是用来冷却在汽轮机里做功后的主蒸汽;例如配电系统的变压器和配电装置,发电机发出的电通过变压器进行升压,然后通过配电装置送出到外面的电网系统。 汽机房与其他车间和设备的联系是如此紧密,这些辅助车间应紧紧靠近汽机房布置,这样才能缩短车间之间的管道连接长度,减少工程初投资和日后的运维费用。但是汽机房周边的空间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安排这些车间与汽机房的相对位置,是电力设计行业中一个经常探讨的问题,也是本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电力建设中,节约用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随着经济的发展,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而电厂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从十几公顷至上百公顷不等,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火电厂汽机房、冷却塔和配电装置的优化组合结构,包括汽机房(1)、冷却塔(4)、循环水泵房(5)和配电机构,其特征在于:配电机构包括GIS配电装置(2)和变压器(3),GIS配电装置(2)和变压器(3)设置在汽机房(1)的前侧并呈立体构筑结构,变压器(3)在下、GIS配电装置(2)在上;所述冷却塔(4)和循环水泵房(5)构成冷却水系统,设置在汽机房(1)的前面,形成汽机房(1)、冷却塔(4)、循环水泵房(5)和配电机构的并列式构筑结构,以缩小汽机房(1)、GIS配电装置(2)和变压器(3)三者之间的电气连接距离;在所述冷却水系统与汽机房(1)之间设有道路分隔带(7),配电机构的电气出线穿过循环水...

【技术特征摘要】
1.火电厂汽机房、冷却塔和配电装置的优化组合结构,包括汽机房(I)、冷却塔(4)、循环水泵房(5)和配电机构,其特征在于:配电机构包括GIS配电装置⑵和变压器(3),GIS配电装置(2)和变压器(3)设置在汽机房(I)的前侧并呈立体构筑结构,变压器(3)在下、GIS配电装置(2)在上;所述冷却塔(4)和循环水泵房(5)构成冷却水系统,设置在汽机房(I)的前面,形成汽机房⑴、冷却塔⑷、循环水泵房(5)和配电机构的并列式构筑结构,以缩小汽机房(1)、GIS配电装置(2)和变压器(3)三者之间的电气连接距离;在所述冷却水系统与汽机房(I)之间设有道路分隔带(7),配电机构的电气出线穿过循环水泵房(5)形成电气连接端,形成水、电分隔式构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汽机房、冷却塔和配电装置的优化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焕辉赵科熙张世浪张礼杰黎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