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046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1:45
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组成:陶土6-10份,铝酸酯偶联剂3-9份,金属钝化剂4-8份,二甲基硅油5-9份,二甲酮类1-3份,环氧树脂4-8份,润湿剂2-6份,防腐剂1-4份,聚氯乙烯3-8份,八溴二苯醚1-5份,二月桂酸丁基锡2-7份,硬脂酸钙5-10份,光热稳定剂1-3份,聚碳酸酯15-2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耐高温性能,同时绝缘性较好,适合作用电气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组成:陶土6-10份,铝酸酯偶联剂3-9份,金属钝化剂4-8份,二甲基硅油5-9份,二甲酮类1-3份,环氧树脂4-8份,润湿剂2-6份,防腐剂1-4份,聚氯乙烯3-8份,八溴二苯醚1-5份,二月桂酸丁基锡2-7份,硬脂酸钙5-10份,光热稳定剂1-3份,聚碳酸酯15-22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耐高温性能,同时绝缘性较好,适合作用电气部件。【专利说明】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具有很好的性能,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具高强度及弹性系数、高冲击强度、使用温度范围广;2、高度透明性及自由染色性;3、成形收缩率低、尺寸安定性良好;4、耐疲劳性佳;5、耐候性佳;6、电气特性优;7、无味无臭对人体无害符合卫生安全。材料被广泛的用于电子电器、通讯以及汽车行业,计算机、汽车装饰件、物品箱盖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耐高温性能,同时绝缘性较好,适合作用电气部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组成:陶土 6-10份,铝酸酯偶联剂3-9份,金属钝化剂4-8份,二甲基硅油5-9份,二甲酮类 1-3份,环氧树脂4-8份,润湿剂2-6份,防腐剂1-4份,聚氯乙烯3_8份,八溴二苯醚1_5份,二月桂酸丁基锡2-7份,硬脂酸钙5-10份,光热稳定剂1-3份,聚碳酸酯15-22份。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耐高温性能,同时绝缘性较好,适合作用电气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组成:陶土 6份,铝酸酯偶联剂3份,金属钝化剂4份,二甲基硅油5份,二甲酮类I份,环氧树脂4份,润湿剂2份,防腐剂I份,聚氯乙烯3份,八溴二苯醚I份,二月桂酸丁基锡2份,硬脂酸钙5份,光热稳定剂I份,聚碳酸酯15份。 实施例2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组成:陶土 10份,铝酸酯偶联剂9份,金属钝化剂8份,二甲基硅油9份,二甲酮类3份,环氧树脂8份,润湿剂6份,防腐剂4份,聚氯乙烯8份,八溴二苯醚5份,二月桂酸丁基锡7份,硬脂酸钙10份,光热稳定剂3份,聚碳酸酯22份。【权利要求】1.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组成: 陶土 6-10份,铝酸酯偶联剂3-9份,金属钝化剂4-8份,二甲基硅油5-9份,二甲酮类1-3份,环氧树脂4-8份,润湿剂2-6份,防腐剂1-4份,聚氯乙烯3_8份,八溴二苯醚1_5份,二月桂酸丁基锡2-7份,硬脂酸钙5-10份,光热稳定剂1-3份,聚碳酸酯15-22份。【文档编号】C08K5/06GK104292791SQ201410507005【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专利技术者】王丕征 申请人:青岛高远光电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组成:陶土6‑10份,铝酸酯偶联剂3‑9份,金属钝化剂4‑8份,二甲基硅油5‑9份,二甲酮类1‑3份,环氧树脂4‑8份,润湿剂2‑6份,防腐剂1‑4份,聚氯乙烯3‑8份,八溴二苯醚1‑5份,二月桂酸丁基锡2‑7份,硬脂酸钙5‑10份,光热稳定剂1‑3份,聚碳酸酯15‑22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丕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高远光电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