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传强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2909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中药制剂,它是由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生薏苡仁、绞股蓝、炒山药、益母草、通草、石韦、葫芦、丹参、川牛膝、砂仁、苍术、熟大黄、枳实、厚朴、滑石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清热排脓的功效,治疗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脑瘤术后脑脊液漏是脑瘤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而且容易引发颅内感染,一旦发生感染,控制很不容易,严重的会时会加重病情。造成脑脊液漏的原因主要有1、手术缝合不严密,引流管放置时间长,引流管长期压迫局部组织致使局部组织坏死,加之手术后持续长时间的颅内高压,局部皮肤张力大,容易出现切口漏;2、颅内压升高,术后咳嗽、喷嚏、呕吐、擤鼻等动作可使颅内压升高,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进入先前尚未知的颞骨气房,形成脑脊液漏;3、多次手术或放疗影响,多次手术或放疗后皮肤血运差、贫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会影响手术后硬脑膜的修复和切口的愈合,增加了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目前临床上对脑脊液漏主要受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是通过非手术治疗,但是如果持续3-4周以上还有脑脊液漏现象的话一般会考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采用抬高头部,使脑组织沉落在漏孔处,以利贴附愈合,以及投入减少脑脊液分泌的药物以减少脑脊液的渗出。手术则一般是进行修补手术,这些治疗手段治疗疗程长,对病人的身体伤害大,有些患者甚至面临二次手术,患者身体和心里上都备受煎熬,也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脑瘤术后脑脊液漏具有治疗效果明显,价格低廉,副作用小,治疗时间短的特点。专利技术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专利技术具有治疗效果明显,价格低廉,副作用小,治疗时间短的特点。本专利技术中药物的作用:其中: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 或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排脓、通调水道。在《本草汇言》中有记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证,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敛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本品在体外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 modesta (Nannf.) L. T. 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功效:补益脾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本草从新》记载:“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党参中的酸性粘多糖具有抗凝、能降低血脂和降低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并且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陈旧性心肌梗塞和脑血栓恢复期有所改善,具有清血,的作用。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白术和茯苓配合使用,健脾渗湿以资化生之源,助党参益气补脾。白术既能补气健脾,又能燥湿利水,为健脾燥湿的要药。白术甘温补中,能补气健脾,还可固表止汗,和黄芪、太子参配伍,共奏补脾肺之功。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本品甘补淡渗,既补又利,作用和缓,性平而无寒热之偏,为利水渗湿之要药。治疗水湿内行的水肿时,常配泽泻、猪苓。茯苓煎剂有明显镇静作用。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Juzep.的干燥块茎。性味:甘、寒。归肾、膀胱经。功效:利小便,清湿热。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本品甘淡渗利,其利水作用较茯苓强,且性寒能泄肾经膀胱之热,入肾、膀胱经,性寒善清下焦湿热。此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Fries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猪苓与茯苓配伍,猪苓专攻利水渗湿,且利水作用叫茯苓强,茯苓既补又利,兼能健脾宁心。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功效: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效果较好,也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生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性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止痛、清热排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本品又具健脾之功,用以治脾虚水肿、脚气肿痛,配伍茯苓、白朮等同用。用于湿热内蕴之症,对小便短赤,可与滑石、通草等同用;对湿温病邪在气分,湿邪偏胜者。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Makino的全草。性味:苦,寒。归肺;脾;肾经。功效: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肝炎,肾炎,胃肠炎。现代药理学研究绞股蓝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而且有延缓衰老对抗癌细胞的作用。炒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干燥根茎。性味平,甘。归脾、肺、肾经。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益母草:为唇形科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 的全草。性味:苦、辛,微寒。归肝、心包经。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K. Koch 的干燥茎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黄芪45‑55份、党参15‑25份、白术25‑35份、茯苓25‑35份、泽泻15‑25份 、猪苓10‑20份、车前子19‑29份、生薏苡仁25‑35份、绞股蓝10‑20份、炒山药10‑20份、益母草25‑35份、通草4‑14份、石韦13‑23份、葫芦15‑ 25份、丹参15‑25份、川牛膝13‑23份、砂仁3‑9份、苍术10‑20份、熟大黄5‑15份、枳实7‑17份、厚朴7‑17份、滑石15‑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黄芪45-55份、党参15-25份、白术25-35份、茯苓25-35份、泽泻15-25份 、猪苓10-20份、车前子19-29份、生薏苡仁25-35份、绞股蓝10-20份、炒山药10-20份、益母草25-35份、通草4-14份、石韦13-23份、葫芦15- 25份、丹参15-25份、川牛膝13-23份、砂仁3-9份、苍术10-20份、熟大黄5-15份、枳实7-17份、厚朴7-17份、滑石1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脑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黄芪50份、党参20份、白术30份、茯苓30份、泽泻20份、猪苓15份、车前子24份、生薏苡仁30份、绞股蓝15份、炒山药15份、益母草30份、通草9份、石韦18份、葫芦20份、丹参20份、川牛膝18份、砂仁6份、苍术15份、熟大黄10份、枳实12份、厚朴12份、滑石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强杨美霞张刚
申请(专利权)人:张传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