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锋专利>正文

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264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7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包括分别对插入需固定骨组织两端的固定针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以及连接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多个连接杆,各连接杆均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每个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头,且连接杆两端分别通过上固定接头和下固定接头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连接;上固定接头和下固定接头均为可拆装式接头,可拆装式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通过接头固定件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件或第二固定件上,接头本体上设置有供连接端头安装的安装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且固定牢靠,能解决现有外固定架存在的操作繁琐、固定不牢靠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包括分别对插入需固定骨组织两端的固定针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以及连接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多个连接杆,各连接杆均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每个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头,且连接杆两端分别通过上固定接头和下固定接头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连接;上固定接头和下固定接头均为可拆装式接头,可拆装式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通过接头固定件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件或第二固定件上,接头本体上设置有供连接端头安装的安装接头。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且固定牢靠,能解决现有外固定架存在的操作繁琐、固定不牢靠等问题。【专利说明】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
本技术属于骨科矫形、骨折复位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
技术介绍
固定是治疗骨折的关键环节,固定方式直接影响骨折的愈合方式,良好的力学环境有利于骨折愈合,如固定方式不合理,可能引起骨折不愈合。外固定器治疗骨折不仅创伤小,而且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现如今受到临床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以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和泰勒架为代表的外固定架,其固定方式合理,最符合骨的自然愈合规律。但由于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在术后很难对骨折的位置进行调节,所以术中对骨折复位要求较高,要求先有良好的复位,然后再进行外固定架的安装和固定。临床使用时,依靠医生经验和X线设备,先对骨折进行复位,随后再进行固定针的置入,然后再安装外固定架进行固定。但凭医生的经验和二维的X线透视,很难保证复位效果,即使复位满意,也可能在置入固定针时,骨折又发生新的移位。因而,如果固定针置入位置欠佳或骨折复位不良,术后调节将异常困难,所以需要反复尝试、反复调整,甚至需要重新复位,重新完成固定针的置入。这样,不仅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的风险,而且大量X线辐射也会影响患者及医生的健康。 泰勒环形外固定架治疗骨折时,可以先不进行骨折复位,先进行固定针的置入,然后通过调节连接杆的长度,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但实际使用时,泰勒环形外固定架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第一、所采用的固定环为标准构件,并且连接杆与固定环之间的连接构型固定,因而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随意改变连接杆与固定环的位置,这样在治疗骨折时,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第二、连接杆的两端以及连接杆与固定环之间的连接方式可微动,这样的连接结构使得固定架整体不稳定,经常需要再增加一个连杆,才能保证外固定架整体的稳定性;第三、调节连接杆的长度时,比较繁琐,增加手术时间,相应也会增加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且固定牢靠,能解决现有外固定架存在的操作繁琐、固定不牢靠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插入需固定骨组织一端的固定针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件、对插入需固定骨组织另一端的固定针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多个连接杆,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多个所述连接杆连接为一体,且多个所述连接杆均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均通过上固定接头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且每个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均通过下固定接头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每个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均设置有连接端头;所述上固定接头和下固定接头均为可拆装式接头,所述可拆装式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通过接头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件或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开有多个供接头固定件安装的固定孔;所述接头本体上设置有供连接端头安装的安装接头。 上述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固定架体,所述固定架体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圆弧形或多边形。 上述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接头固定件布设在接头本体上,所述接头本体上所布设接头固定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接头本体上所布设接头固定件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接头本体上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供所述限位装置安装的限位装置安装结构。 上述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限位装置为布设在接头本体上部的限位凸台或开在接头本体上部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装置安装结构为供限位凸台安装的限位槽或卡装于所述限位凹槽内的限位台。 上述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接头本体上所设置安装接头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连接端头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接头插装于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接头与连接端头之间以铰接方式连接,所述连接端头上设置有供安装接头安装的铰接座,所述安装孔为铰接座中部所开的铰接孔。 上述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多个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不少于6个。 上述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多个所述连接杆分为N组,每组所述连接杆中均包括两个所述连接杆,且每组所述连接杆中的两个所述连接杆均组成一个V字形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2XN个,其中N为正整数且N > 3 ;每组所述连接杆中的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通过一个上固定接头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或二者通过同一个上固定接头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每组所述连接杆中的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通过一个下固定接头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当每组所述连接杆中的两个所述连接杆通过同一个上固定接头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时,两个所述连接杆第一端上所设置的连接端头均安装在同一个安装接头上或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接头上; 多个所述连接杆沿圆周方向布设,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通过一个下固定接头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或二者通过同一个下固定接头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当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通过同一个下固定接头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时,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第二端上所设置的连接端头安装在同一个安装接头上或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接头上。 上述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为一端可调式连接杆或两端可调式连接杆; 所述一端可调式连接杆包括外套杆和安装在外套杆内的内调节杆,所述外套杆的一端开有供内调节杆安装的内调节杆安装孔; 所述两端可调式连接杆为中部套筒式连接杆或两端套筒式连接杆;所述中部套筒式连接杆包括中部调节套筒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中部调节套筒两端内侧的内套杆,所述中部调节套筒为两端均开有供内套杆安装的内套杆安装孔的套筒;所述两端套筒式连接杆包括中部调节杆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中部调节杆两端外侧的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一端开有供中部调节杆安装的中部调节杆安装孔。 上述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一端可调式连接杆中的外套杆与内调节杆呈同轴布设,所述中部套筒式连接杆中的中部调节套筒与两个所述内套杆均呈同轴布设,所述两端套筒式连接杆中的中部调节杆和两个所述外套筒均呈同轴布设; 所述外套杆与内调节杆之间以螺纹方式连接或以滑动方式连接;当外套杆与内调节杆之间以螺纹方式连接时,所述内调节杆安装孔为内螺纹孔,所述内调节杆的一端为装入所述内调节杆安装孔内的内调节杆调节端,所述内调节杆调节端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插入需固定骨组织一端的固定针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件、对插入需固定骨组织另一端的固定针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多个连接杆(6),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多个所述连接杆(6)连接为一体,且多个所述连接杆(6)均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每个所述连接杆(6)的第一端均通过上固定接头(1)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且每个所述连接杆(6)的第二端均通过下固定接头(2)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每个所述连接杆(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均设置有连接端头(4);所述上固定接头(1)和下固定接头(2)均为可拆装式接头,所述可拆装式接头包括接头本体(3‑1),所述接头本体(3‑1)通过接头固定件(3‑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件或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开有多个供接头固定件(3‑2)安装的固定孔(5);所述接头本体(3‑1)上设置有供连接端头(4)安装的安装接头(3‑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锋
申请(专利权)人:乔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