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布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275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脚步,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压脚步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和通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本体、本体座和弹滑机构,在本体的上表面上垂直凸出形成有凸台Ⅰ和凸台Ⅱ且本体的侧面上垂直凸出形成有凸台Ⅲ,凸台Ⅰ和凸台Ⅱ上均开设有通孔,在本体的下表面的一端垂直向下突出形成有支撑柱,本体座垂直固连在本体下表面的另一端,弹滑机构安装在本体的上表面上,包括操纵杆、盖板和弹簧,操纵杆的一端贯穿开设在凸台Ⅰ和凸台Ⅱ上的通孔,在操纵杆上固连有挡圈,操纵杆的另一端固连有盖板,在盖板的一侧设有滑动槽,滑动槽限定在凸台Ⅲ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较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脚步,属于机械
。它解决了现有的压脚步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和通用性差的问题。本技术包括本体、本体座和弹滑机构,在本体的上表面上垂直凸出形成有凸台Ⅰ和凸台Ⅱ且本体的侧面上垂直凸出形成有凸台Ⅲ,凸台Ⅰ和凸台Ⅱ上均开设有通孔,在本体的下表面的一端垂直向下突出形成有支撑柱,本体座垂直固连在本体下表面的另一端,弹滑机构安装在本体的上表面上,包括操纵杆、盖板和弹簧,操纵杆的一端贯穿开设在凸台Ⅰ和凸台Ⅱ上的通孔,在操纵杆上固连有挡圈,操纵杆的另一端固连有盖板,在盖板的一侧设有滑动槽,滑动槽限定在凸台Ⅲ上。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较强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压布脚
本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一种缝纫装置,特别是一种压布脚。
技术介绍
压布脚在缝料表面上施加压力的构件,按其功能分为普通压脚、特种压脚。从专利分类上特种压脚可分为由可相对运动的部件和带滚轴的两大类。压布脚通常包括有压布脚本体,例如现有的一种履带式缝纫机压脚,它由带有豁口的压布脚本体,用滚筒轴装在本体上的一组滚筒,套在滚筒外的履带组成,其中一滚筒外表面设有花纹,贯穿在该花纹滚筒上的滚筒轴一端装有棘轮,棘轮上搭有止动轮。 该技术由于采用履带结构且只能单向运动,因此,避免了布料被划伤的可能。但这种技术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过高,进而使用起来较复杂,通用性较差。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压布脚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较强的压布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较强的压布脚。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压布脚,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呈长条形,在本体的上表面上垂直凸出形成有凸台I和凸台II且本体的侧面上垂直凸出形成有凸台III,凸台I和凸台II上均开设有同轴心的通孔,在本体的下表面的一端垂直向下突出形成有支撑柱,凸台II位于凸台I与支撑柱之间,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贯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针孔; 本体座,垂直固连在本体下表面的另一端; 弹滑机构,安装在本体的上表面上,包括操纵杆、盖板和弹簧,所述操纵杆的一端贯穿开设在凸台I和凸台II上的通孔,在操纵杆上固连有挡圈且当操作杆轴向移动时挡圈能抵靠在凸台II上,在操纵杆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一端抵靠在凸台I上,另一端抵靠在挡圈上,所述操纵杆的另一端固连有盖板,在盖板的一侧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限定在凸台III 上。 在上述的一种压布脚中,所述本体座由相连接的三角形部和矩形部组成并由透明材料制成,在三角形部与矩形部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圆弧槽且圆弧槽与固连在本体的下表面上,在矩形部中心处开设有长孔。通过长孔和针孔可以完成对本压布脚的定位,此方法定位精确,操作简单。 在上述的一种压布脚中,所述盖板呈矩形板状,所述盖板两侧向下折弯形成有导向板和抓钩,滑动槽开设在导向板上,抓钩呈“J”字形且垂直于操纵杆轴线,在盖板一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垂直于盖板和抓钩且固连在操纵杆上。在产品往复运动中,挡圈推动弹簧,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推动挡圈直至挡圈抵靠在凸台II上,在往复运动中,导向板与凸台III相切合,凸台III控制和调节产品往复运动的方向,此结构有工作稳定、精确性高和结构简单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采用弹簧结构取代了现有履带式等机构,加工工艺要求较低,结构简单。 2、盖板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与凸台III限定,在对盖板进行限位的同时,保证了操纵杆往复运动的稳定性,提闻加工精度。 3、在加工过程中,操纵杆与盖板之间,操纵杆与本体之间磨损非常小,从而提高压布脚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压布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压布脚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上表面;111、凸台I ;112、凸台II ;12、下表面;121、支撑柱;121a、针孔;13、侧面;131、凸台III ;2、本体座;21、凸台IV ;221、长孔;3、弹滑机构;31、操纵杆;311、挡圈;32、盖板;321、导向板;321a、滑动槽;322、抓钩;323、连接部;3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压布脚包括本体1、本体座2和弹滑机构3,在本体I上设有凸台I 111和凸台II 112,凸台I 111和凸台II 112均开设通孔,弹滑机构3包括操纵杆31、盖板32和弹簧33,操纵杆31上固连有挡圈311,操纵杆31一端穿设过本体I上的两通孔,另一端通过连接部323与盖板32固连,操纵杆31上套设有弹簧33,弹簧33位于凸台I 111和凸台II 112之间,产品开设工作过程时,本体I由外界装置定位,由于盖板32和操纵杆31固定连接,在机械驱动的作用下,盖板32和操纵杆31同步移动,弹黃33在挡圈311的作用下,开始压缩动作;广品开始反向运动时,弹黃33开始弹回动作,弹簧33推动挡圈311反向运动,进而带动操纵杆31反向移动,与操纵杆31固连的盖板32实现反向滑动,完成加工动作。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体I呈长条形,是由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合围组成,上表面11垂直凸出形成有凸台I 111和凸台II 112且本体I的侧面13上垂直凸出形成有凸台III 131,凸台I 111和凸台II 112上均开设有同轴心的通孔,下表面12的一端垂直突出形成有支撑柱121,凸台II 112位于凸台I 111与支撑柱121之间,支撑柱121上开设有针孔121a,针孔121a贯穿于本体I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针孔121a的直径由下到上逐渐减小。支撑柱121与本体I为一体,能很好的保持产品的平稳性,支撑柱121上开设的针孔121a在实现广品部分定位的同时,保证广品的稳定,提闻加工的精确性和闻效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体座2由透明材料组成,由相连接的三角形部和矩形部组成并由透明材料制成,在三角形部与矩形部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圆弧槽且圆弧槽与固连在本体的下表面上,在矩形部中心处开设有长孔,通过长孔211和针孔121a可以完成对本压布脚的定位,此方法定位精确,操作简单;本体座2上开设的圆弧槽与本体的下表面12相切,方便用户安装和固定本体I。 如图1和图2所示,弹滑机构3,安装在本体I的上表面11,包括操纵杆31、盖板32和弹簧33,操纵杆31的一端穿过并突出凸台I 111和凸台II 112通孔,在操纵杆31上固连有挡圈311,在操纵杆31上套设有弹簧33且弹簧33 —端抵靠在凸台I 111上,另一端抵靠在挡圈311上,挡圈311能抵靠在凸台II 112上,操纵杆31的另一端固连有盖板32,所述盖板32呈矩形板状,所述盖板32两侧向下折弯形成导向板321和抓钩322,滑动槽开设在导向板321上,抓钩322呈“J”字形且垂直于操纵杆31轴线,在盖板32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部323,连接部323垂直于盖板32和抓钩322且固连在操纵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布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长条形,在本体的上表面上垂直凸出形成有凸台Ⅰ和凸台Ⅱ且本体的侧面上垂直凸出形成有凸台Ⅲ,凸台Ⅰ和凸台Ⅱ上均开设有同轴心的通孔,在本体的下表面的一端垂直向下突出形成有支撑柱,凸台Ⅱ位于凸台Ⅰ与支撑柱之间,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贯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针孔;本体座,垂直固连在本体下表面的另一端;弹滑机构,安装在本体的上表面上,包括操纵杆、盖板和弹簧,所述操纵杆的一端贯穿开设在凸台Ⅰ和凸台Ⅱ上的通孔,在操纵杆上固连有挡圈且当操作杆轴向移动时挡圈能抵靠在凸台Ⅱ上,在操纵杆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一端抵靠在凸台Ⅰ上,另一端抵靠在挡圈上,所述操纵杆的另一端固连有盖板,在盖板的一侧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限定在凸台Ⅲ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光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铭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