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9962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包括料斗、预紧弹簧、滑道、凸轮机构、主轴和送料棘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马铃薯播种过程中,可以将马铃薯种薯排成一队,而且能一个一个分开播种,并保证种植时的间距;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结构十分简单,成本低,且能较好的与现有的马铃薯播种机构整合连接,以降低播种时产生的空穴率及重植率,进而提高马铃薯播种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农用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得到大面积栽种。2007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首位,然而尽管总产量大,但是单产量却很低。造成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是种植方式和机械化水平的落后。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马铃薯种植的单产量。提高马铃薯单产量有两个途径:一是改进种植方式;二是提高机械化种植水平。而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是最有效的方式,这就要求各种性能先进,种植效率高,通用性和适应性强,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与维修的马铃薯种植机不断被设计出来并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块状马铃薯播种机,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效率高,不伤种。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包括料斗、预紧弹簧和滑道。 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在马铃薯播种过程中,可以将马铃薯种薯排成一队,而且能一个一个分开播种,并保证种植时的间距;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结构十分简单,成本低,且能较好的与现有的马铃薯播种机构整合连接,以降低播种时产生的空穴率及重植率,进而提高马铃薯播种的成功率。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结构十分简单,成本低,且能较好的与现有的马铃薯播种机构整合连接,以降低播种时产生的空穴率及重植率,进而提高马铃薯播种的成功率。 所述装置组件包括料斗、预紧弹簧和滑道。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各个零件形状简单易于加工、装配,且成本不高,适合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的俯视图。 1、料斗;2、预紧弹簧;3、滑道;4、凸轮装置;5、主轴;6、送料棘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工作过程:马铃薯种薯首先进入料斗1,经滑道3进入分离区域中,同时主轴5转动带动凸轮装置4转动。由于凸轮装置4的突起与送料棘轮6的突起位置不同,随着主轴5转动马铃薯种薯会产生一个间歇性的下落,即每隔一段时间会有一个马铃薯种薯落入送料棘轮6,这个相应的时间由两侧大的凸轮装置4的形状决定。由于送料棘轮6和凸轮装置4的突起位置有角度差,故而使内斗与外斗之间间歇性出现可容纳一个马铃薯种的间隙,进而实现马铃薯种进入播种通道,完成分离过程和播种动作。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包括料斗、预紧弹簧、滑道、凸轮机构、主轴和送料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与所述凸轮机构的连接;所述凸轮机构与所述送料棘轮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轮式马铃薯播种装置,包括料斗、预紧弹簧、滑道、凸轮机构、主轴和送料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鹏桂李坤芳谢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高校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