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水辉专利>正文

外接镜头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948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接镜头夹,包括片弹簧、按压部、弹性连接部和用于夹持设备的夹持部,所述按压部与夹持部通过所述弹性连接部连接为一体;所述夹持部和按压部均由两U形延伸臂构成,所述弹性连接部连接所述夹持部和按压部,所述夹持部和按压部的U形开口相背离;所述片弹簧由两U形延伸臂构成,所述片弹簧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按压部的内侧形成片弹簧安装部;所述夹持部的一延伸臂的自由端设有镜头安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外接镜头夹,包括片弹簧、按压部、弹性连接部和用于夹持设备的夹持部,所述按压部与夹持部通过所述弹性连接部连接为一体;所述夹持部和按压部均由两U形延伸臂构成,所述弹性连接部连接所述夹持部和按压部,所述夹持部和按压部的U形开口相背离;所述片弹簧由两U形延伸臂构成,所述片弹簧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按压部的内侧形成片弹簧安装部;所述夹持部的一延伸臂的自由端设有镜头安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专利说明】外接镜头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镜头夹,具体涉及一种外接镜头夹。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光学和编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具备拍照功能,这些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摄像机等。受镜头体积和成本的限制,拍照作为这些设备的辅助功能远不能满足专业摄影人士的需要,而专业相机的体积一般较大携带不方便、成本也较闻。 故便有人尝试将外接镜头安装到上述设备上。现有的外接镜头安装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直接在设备上设计与外接镜头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将外接接头直接与设备本身连接,现在的设备体积越来越小,在设备上设计内螺纹无疑会增大设备尺寸,违背了轻便化设计的理念;第二、将外接镜头安装于设备外壳,当设备外形不同时需要不同的外壳,影响通用性,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外接镜头夹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外接镜头夹,包括片弹簧、按压部、弹性连接部和用于夹持设备的夹持部,所述按压部与夹持部通过所述弹性连接部连接为一体;所述夹持部和按压部均由两U形延伸臂构成,所述弹性连接部连接所述夹持部和按压部,所述夹持部和按压部的U形开口相背离;所述片弹簧由两U形延伸臂构成,所述片弹簧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按压部的内侧形成片弹簧安装部,所述片弹簧安装部的形状与所述片弹簧外侧面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片弹簧固定于所述片弹簧安装部;所述夹持部的一延伸臂的自由端设有镜头安装部,所述镜头安装部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同轴心的通孔和螺纹安装孔,所述夹持部的另一延伸臂的自由端到所述设有镜头安装部的延伸臂的内侧面的距离最小处为夹持点,所述夹持点到所述设有镜头安装住的延伸臂的内侧面的距离小于需要装夹设备的厚度。所述夹持部、按压部一体设计,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成本低廉;通过所述片弹簧和弹性连接部共同作用夹持设备,保证更大的夹紧力。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设有镜头安装部的延伸臂与夹持部底部相垂直。需要夹持的设备的装有镜头的侧面与所述夹持部设有镜头安装部的延伸臂的内侧面相贴合,需要夹持的设备的地面与夹持部底部相贴合,保证夹持稳固。 优选的,所述按压部的两延伸臂外侧面各设有一个圆形凹陷。夹持设备之前,人用手指按压所述圆形凹陷,使所述按压部的两延伸臂相对收拢,弹性连接部和片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夹持部的两延伸臂相对打开,方便将需要夹持的设备放入所述夹持部内。圆形凹陷防止手指按压夹持部时滑动,易于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按压部的两延伸臂的末端,所述片弹簧的两延伸臂的末端抵住所述凸台。所述片弹簧的自由端抵住所述凸台的侧面,将所述片弹簧的两自由端卡固于所述片弹簧安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片弹簧设有若干铆接通孔,所述片弹簧安装部设有与所述铆接通孔相配合的铆钉,所述铆钉穿过所述铆接通孔将片弹簧铆接于所述片弹簧安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安装部为一圆柱凸台,并且镜头安装部的内侧表面位于设有镜头安装部的延伸臂内表面上,所述圆柱凸台的高度大于所述延伸臂的厚度。 优选的,构成所述夹持部未设置镜头安装部的延伸臂的内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设有圆弧凸台,所述圆弧凸台的高度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的两延伸臂与弹性连接部之间、所述按压部的两延伸臂与弹性连接部之间均设有圆弧过渡。 优选的,所述片弹簧由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两延伸臂所成的角度大于所述夹持部两延伸臂所成的角度。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实用寿命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外接镜头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外接镜头夹的主视图; 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外接镜头夹的俯视图; 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外接镜头夹的左视图。 图中,1、夹持部;2、按压部;3、弹性连接部;4、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外接镜头夹,包括片弹簧4、按压部2、弹性连接部3和用于夹持设备的夹持部1,所述按压部2与夹持部1通过所述弹性连接部3连接为一体;所述夹持部1和按压部2均由两U形延伸臂构成,所述弹性连接部3连接所述夹持部1和按压部2,所述夹持部1和按压部2的U形开口相背离;所述片弹簧4由两U形延伸臂构成,所述片弹簧4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按压部2的内侧形成片弹簧安装部,所述片弹簧安装部的形状与所述片弹簧4外侧面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片弹簧4固定于所述片弹簧安装部;所述夹持部1的一延伸臂的自由端设有镜头安装部,所述镜头安装部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同轴心的通孔和螺纹安装孔,所述夹持部1的另一延伸臂的自由端到所述设有镜头安装部的延伸臂的内侧面的距离最小处为夹持点,所述夹持点到所述设有镜头安装住的延伸臂的内侧面的距离小于需要装夹设备的厚度。构成所述夹持部1未设置镜头安装部的延伸臂的内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设有圆弧凸台,所述圆弧凸台的高度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所述夹持部1设有镜头安装部的延伸臂与夹持部1底部相垂直。所述夹持部1的两延伸臂与弹性连接部3之间、所述按压部2的两延伸臂与弹性连接部3之间均设有圆弧过渡。所述镜头安装部为一圆柱凸台,并且镜头安装部的内侧表面位于设有镜头安装部的延伸臂内表面上,所述圆柱凸台的高度大于所述延伸臂的厚度。 所述按压部2的两延伸臂外侧面各设有一个圆形凹陷。所述按压部2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按压部2的两延伸臂的末端,所述片弹簧4的两延伸臂的末端抵住所述凸台,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2两延伸臂所成的角度大于所述夹持部I两延伸臂所成的角度。 所述片弹簧4设有若干铆接通孔,所述片弹簧4安装部设有与所述铆接通孔相配合的铆钉,所述铆钉穿过所述铆接通孔将片弹簧4铆接于所述片弹簧安装部,所述片弹簧4由不锈钢制成。 使用时,用手按动按压部2两延伸臂上的圆形凹陷,所述夹持部I两延伸臂张开,将需要夹持的设备放入夹持部I两张开的延伸臂内,使设备镜头对准通孔,松开按压部2两延伸臂上的圆形凹陷,弹性连接部3和片弹簧4本身的弹性恢复力通过杠杆原理使需要夹持的设备夹紧在夹持部1,然后将外接镜头的螺纹对准设于镜头安装部的螺纹孔,旋紧即可实现外接镜头的固定。 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外接镜头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接镜头夹包括片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接镜头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镜头夹包括片弹簧、按压部、弹性连接部和用于夹持设备的夹持部,所述按压部与夹持部通过所述弹性连接部连接为一体;所述夹持部和按压部均由两U形延伸臂构成,所述弹性连接部连接所述夹持部和按压部,所述夹持部和按压部的U形开口相背离;所述片弹簧由两U形延伸臂构成;所述按压部的内侧形成片弹簧安装部,所述片弹簧安装部的形状与所述片弹簧外侧面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片弹簧固定于所述片弹簧安装部;所述夹持部的一延伸臂的自由端设有镜头安装部,所述镜头安装部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同轴心的通孔和螺纹安装孔,所述夹持部的另一延伸臂的自由端到所述设有镜头安装部的延伸臂的内侧面的距离最小处为夹持点,所述夹持点到所述设有镜头安装住的延伸臂的内侧面的距离小于需要装夹设备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水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水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