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保章专利>正文

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制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8526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4:44
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制的有机肥料,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稻秸秆20~24、小麦秸秆15~18、腐蚀树叶10~14、黄土8~10、草木灰5~7、生物发酵菌剂0.05~0.1、硫酸镁0.3~0.5、硫酸锌0.4~0.7、硫酸钠0.1~0.3、生化黄腐酸0.05~0.08、尿素2~5、食用醋酸0.01~0.02、亚硫酸氢钠0.02~0.05、助剂0.2~0.4和适量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肥料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绿色环保,较少化学肥料使用的同时减少秸秆燃烧处理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和CO2大量排放的问题,使植物生长更健康,对生活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制的有机肥料,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稻秸秆20~24、小麦秸秆15~18、腐蚀树叶10~14、黄土8~10、草木灰5~7、生物发酵菌剂0.05~0.1、硫酸镁0.3~0.5、硫酸锌0.4~0.7、硫酸钠0.1~0.3、生化黄腐酸0.05~0.08、尿素2~5、食用醋酸0.01~0.02、亚硫酸氢钠0.02~0.05、助剂0.2~0.4和适量的水;本专利技术的有机肥料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绿色环保,较少化学肥料使用的同时减少秸秆燃烧处理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和CO2大量排放的问题,使植物生长更健康,对生活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显著。【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农作物秸杆发酵制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中有机肥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不仅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养分,改良土壤,还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高产稳产,保持土壤肥力,同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能增加作物产量、培肥地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因此,在我国推广应用有机肥料,符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促进农业与资源、农业与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发展,从源头上促进农产品安全、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安全卫生无污染的有机、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施用有机肥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国家对有机肥的生产十分重视,近几年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来支持其发展。从2008年6月I日开始,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文件要求,生物有机肥产品完全免税。山东省政府也已经连续几年针对有机肥项目进行了补贴。不仅如此,国家还相继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等相关计划及政策,对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控制,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有机肥的市场需求。2000-2010年的10年间,中国有机肥料销售年均增速达到56.72%,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3.55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317.63亿元,增长了近100倍。 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有机肥料用量已占总量的50%,我国有机肥产业商品化生产初具规模,农田的大规模施用尚未普及,占比不到10%。但这恰恰也预示了有机肥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空间。受国家政策引导以及肥料发展趋势,未来我国有机类肥料潜力巨大,预计有机类肥料施用量将占到肥料消费总量的30%左右,未来10年内,中国有机肥生产将呈连年上升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农作物秸杆发酵制的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稻秸杆2(Γ24、小麦秸杆15?18、腐蚀树叶1(Γ14、黄土 8?10、草木灰5?7、生物发酵菌剂0.05?0.1、硫酸镁0.3?0.5、硫酸锌0.4?0.7、硫酸钠0.1?0.3、生化黄腐酸0.05?0.08、尿素2?5、食用醋酸0.01?0.02、亚硫酸氢钠0.02?0.05、助剂0.2?0.4和适量的水; 所述发酵菌剂是由纤维素分解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经发酵、吸附后的菌剂等量混合制得; 所述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二甲基丙烷羧酸酯广2、羧甲基纤维素钠0.2^0.5、环氧氯丙烷0.3^0.8、二甲基硅油2?3、纳米碳1(Γ?2、二乙胺基乙醇0.8?1.2、煤灰13?16、氯化铵1.5^2和适量的水;制备方法是:将二乙胺基乙醇溶于1(Γ12倍于其体积的水中,混合后加入二甲基丙烷羧酸酯、羧甲基纤维素钠、环氧氯丙烷、二甲基硅油、氯化铵,加热至6(T80°C,搅拌l(Tl5min,溶解后倒入混合的纳米碳及煤灰中,搅拌成糊状,烘干后粉碎即得。 一种农作物秸杆发酵制的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O混合干燥的水稻秸杆和小麦秸杆,粉碎机磨碎至过200目筛,加足量的水煮沸 5^10min使物料软化,滤除多余水分后混合腐蚀树叶、疏松黄土和草木灰;(2)将生物发酵菌剂兑入10倍左右重量份的水,搅拌均匀,均匀喷洒在(I)所述的混合料上,翻滚混匀后堆放4飞天进行发酵;(3)混合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钠、生化黄腐酸、尿素、食用醋酸、亚硫酸氢钠、助剂及其它剩余成分,加61倍于总重量的水,然后在声波强度为0.Γ0.8w/cm2的超声波条件下,搅拌溶解,持续3(T40min ;(4)将(3)的溶解剂喷洒在(2)的肥料粗品上,再次混匀,干燥处理调整含水量<30%后,造粒,合格后包膜即可。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农作物秸杆发酵制的有机肥料,农作物秸杆可以是水稻秸杆、小麦秸杆、大豆秸杆、玉米秸杆等,这些以纤维素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秸杆含有大量能量、微量元素及碳水化合物,这里利用秸杆先粉碎,再煮沸破坏其生理结构,用生物发酵菌剂进行发酵,在混合黄土、草木灰及无机化学肥料制成有机肥料,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绿色环保,较少化学肥料使用的同时减少秸杆燃烧处理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和CO2大量排放的问题,使植物生长更健康,对生活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农作物秸杆发酵制的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水稻秸杆2(Γ24、小麦秸杆15?18、腐蚀树叶1(Γ14、黄土 8?10、草木灰5?7、生物发酵菌剂0.05、.1、硫酸镁0.3^0.5、硫酸锌0.4^0.7、硫酸钠0.Γθ.3、生化黄腐酸0.05、.08、尿素2?5、食用醋酸0.01?0.02、亚硫酸氢钠0.02?0.05、助剂0.2?0.4和适量的水; 所述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二甲基丙烷羧酸酯广2、羧甲基纤维素钠0.2^0.5、环氧氯丙烷0.3^0.8、二甲基硅油2?3、纳米碳1(Γ?2、二乙胺基乙醇0.8?1.2、煤灰13?16、氯化铵1.5^2和适量的水;制备方法是:将二乙胺基乙醇溶于1(Γ12倍于其体积的水中,混合后加入二甲基丙烷羧酸酯、羧甲基纤维素钠、环氧氯丙烷、二甲基硅油、氯化铵,加热至6(T80°C,搅拌l(Tl5min,溶解后倒入混合的纳米碳及煤灰中,搅拌成糊状,烘干后粉碎即得。 一种农作物秸杆发酵制的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O混合干燥的水稻秸杆和小麦秸杆,粉碎机磨碎至过200目筛,加足量的水煮沸 5^10min使物料软化,滤除多余水分后混合腐蚀树叶、疏松黄土和草木灰;(2)将生物发酵菌剂兑入10倍左右重量份的水,搅拌均匀,均匀喷洒在(I)所述的混合料上,翻滚混匀后堆放4飞天进行发酵;(3)混合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钠、生化黄腐酸、尿素、食用醋酸、亚硫酸氢钠、助剂及其它剩余成分,加61倍于总重量的水,然后在声波强度为0.Γ0.8w/cm2的超声波条件下,搅拌溶解,持续3(T40min ; (4)将(3)的溶解剂喷洒在(2)的肥料粗品上,再次混匀,干燥处理调整含水量< 30%后,造粒,合格后包膜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农作物秸杆发酵制的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稻秸杆2(Γ24、小麦秸杆15?18、腐蚀树叶I (Γ14、黄土 1、草木灰5?7、生物发酵菌剂0.05?0.1、硫酸镁0.3?0.5、硫酸锌0.4?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制的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稻秸秆20~24、小麦秸秆15~18、腐蚀树叶10~14、黄土8~10、草木灰5~7、生物发酵菌剂0.05~0.1、硫酸镁0.3~0.5、硫酸锌0.4~0.7、硫酸钠0.1~0.3、生化黄腐酸0.05~0.08、尿素2~5、食用醋酸0.01~0.02、亚硫酸氢钠0.02~0.05、助剂0.2~0.4和适量的水;所述发酵菌剂是由纤维素分解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经发酵、吸附后的菌剂等量混合制得;所述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二甲基丙烷羧酸酯1~2、羧甲基纤维素钠0.2~0.5、环氧氯丙烷0.3~0.8、二甲基硅油2~3、纳米碳10~12、二乙胺基乙醇0.8~1.2、煤灰13~16、氯化铵1.5~2和适量的水;制备方法是:将二乙胺基乙醇溶于10~12倍于其体积的水中,混合后加入二甲基丙烷羧酸酯、羧甲基纤维素钠、环氧氯丙烷、二甲基硅油、氯化铵,加热至60~80℃,搅拌10~15min,溶解后倒入混合的纳米碳及煤灰中,搅拌成糊状,烘干后粉碎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保章
申请(专利权)人:陈保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