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38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载加湿器包括有金属网孔片、换能片、换能片夹、过滤装置、吸水装置、顶盖、中套、电子线路板,其中金属网孔片与换能片由焊接剂焊接,并通过换能片夹固定于中套的上方,换能片与电子线路板中的电路电连接,吸水装置设在过滤装置内部,且一端与换能片或金属网孔片接触,中套与顶盖连接,顶盖与水杯顶部密闭连接,顶盖包括有一个与水杯密闭接合的下盖体,一与下盖体卡接的装饰圈,及一与装饰圈旋转连接、并用于控制电子线路板中电路是否接通的上盖体,该上盖体设有一便于水雾喷出的喷雾口。该车载加湿器通过对顶盖结构的改进,使其结构更加简单及使用方便,同时由于不再使用中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而大大降低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加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湿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等移动载体的小型加湿器。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雾化加湿器,都是由换能器直接将水雾化后经风机吹出再进行空气加湿,但是这种雾化加湿器体积庞大,并且所需的能耗也大,不适用于汽车等移动载体。为此,目前市面出现了一种适用于汽车等移动载体的小型加湿器,如中国专利第03255853.8号中公开的吸管式超声波振荡金属网孔片加湿器,如图6所示,该加湿器包括有金属网孔片1、换能片2、支架3、上喷雾架4、下喷雾架5、中性阳离子交换树脂6、离子筒7、弹簧8、吸水杆9、吸水棒10、上盖11、接通按钮12、关闭按钮13、机座14、水杯15、电子线路16等组成。其中金属网孔片1与换能片2通过焊锡焊接在一起,并由支架3固定在上喷雾架4与下喷雾架5之间,该加湿器利用吸水杆9、吸水棒10及弹簧8组成的吸水装置吸取由离子筒7、中性阳离子交换树脂6过滤后的水,再利用换能片2与金属网孔片1将水雾化,使水雾直接从喷雾口送出,但是该加湿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下述问题:1.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需经中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进行过滤,而中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更换,导致使用成本过高且更换不便,并且树脂只起到软化作用,软化效果逐渐降低直到失效。2.在上盖中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子线路板上电路接通与关闭的按钮,使得整个上盖结构复杂,且使用不够方便。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中的创作人凭借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并经潜心研究与开发,终于创造出一种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结构简单及使用更为方便的车载加湿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成本低,结构简单及使用更为方便的车载加湿器。本技术中的车载加湿器包括有金属网孔片、换能片、换能片夹、过滤装置、吸水装置、顶盖、中套、电子线路板,所述金属网孔片与换能片由焊接剂焊接,并通过换能片夹固定于中套的上方,所述换能片与所述电子线路板中的电路电连接,所述吸水装置设在所述过滤装置内部,其中一端与所述换能片或金属网孔片接触,所述中套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顶盖与水杯顶部密闭连接,所述顶盖包括有一个与所述水杯密闭接合的下盖体,一与下盖体卡接的装饰圈,及与装饰圈旋转连接、并用于控制电子线路板中电路是否接通的上盖体,该上盖体设有一便于水雾喷出的喷雾口。所述吸水装置包括有一用于与中套固定粘接的吸水器座,在该吸水器座内设有一吸水棒套、吸水棒及弹簧,所述吸水棒套延伸入所述过滤装置内,所述吸水棒的顶部与换能片夹上的换能片的金属网孔片相接触。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一用于与吸水器座连接的法兰盘,及过滤外壳,过滤内壳,在过滤外壳上设有过滤网,在该过滤外壳内部设有一用于对水作进一步过滤的过滤内壳,并在该过滤内壳与吸水棒之间设有一吸水套棒,所述过滤装置完全置入所述水杯内。所述上盖体设有一拔动开关。所述装饰圈上设有可开启与关闭所述上盖体喷雾口的盖板。本技术中的车载加湿器通过对顶盖结构的改进,使其结构更加简单及使用方便,同时由于不再使用中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而大大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车载加湿器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车载加湿器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车载加湿器上盖体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上盖体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3中所示上盖体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现有小型加湿器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首先强调一点,本技术中的车载加湿器不仅仅可用于汽车等移动载体上,也可以用于其它各种场合,诸如范围较小的空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的车载加湿器包括有金属网孔片和换能片(图中未示出),该金属网孔片与换能片由焊接剂(焊锡)焊接在一起,并固定在上、下换能片夹20、21之间,其中上换能片夹20一体成形有一喷雾口22。上、下换能片夹20、21结合后固定在中套23上,该中套23与上盖25结合后直接与水杯24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其它可拆卸连接,如卡接等。在中套23与设置上、下换能片夹20、21的另一侧设置有一电子线路板26、插座27,其中插座27通过导线可以与汽车上的电源连接,并给电子线路板26上的电路提供电能。由于电子线路板26上的具体电路为现有技术,并且插座27为市售成熟产品,且不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所在,因此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如图3至图5所示,上盖25包括有一与水杯24连接的下盖体250及一与下盖体250旋转连接的上盖体251,在上盖体251与下盖体250之间设有一装饰圈252,并在上盖体251上设有一喷雾口253,而在装饰圈252内一体成形有一盖板255,当旋转上盖体251时,可以使喷雾口253处于开启或关闭的状态,同时上盖体251内部一体成形有一用于控制电子线路板26上电路开启与关闭的-->拔动开关254,即当上盖体251旋转使喷雾口253开启的同时利用拔动开关254可以接通电子线路板26上的电路,使换能片工作,产生水雾,而当上盖体251旋转使喷雾口253呈关闭状态的同时利用该拔动开关254关闭电子线路板26上的电路,使换能片停止工作。如图2所示,吸水装置包括有一与中套23固定连接的吸水座28,在该吸水座28内部设有一吸水棒280,而在吸水座28外侧设置有一法兰盘281,利用该法兰盘281固定有一过滤装置,所述吸水装置还包括有一吸水套棒282,在吸水套棒282与吸水棒280之间通过弹簧283连接,由于吸水装置的结构与现有车载加湿器中的吸水装置结构一致,并且作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经任何创造的劳动下就能实现,因此,不再详细描述。过滤装置包括有一与法兰盘281连接的过滤外壳290,在过滤外壳290内部可拆卸地设有过滤内壳291,在该过滤内壳291内设置吸水装置中的吸水套棒282,其中在过滤外壳290、过滤内壳291上均设置有网孔294及过滤网295,利用该过滤外壳290、内壳291对水杯24内的水进行多重过滤后被吸水装置所吸取,最后由换能片雾化成水雾,由喷雾口喷出,另外,本技术中车载加湿器所使用的水是目前已被人们普遍使用的纯净水,再经此双重过滤后,可以确保喷出的水雾不含有任何细菌与杂质。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的车载加湿器通过对上盖的结构改进,使其在使用时更为方便,并且结构更为简单,降低成本。另外,由于对过滤装置的改进,并采用随处可取的纯净水,使得所产生的水雾不含有任何细菌与杂质,不影响环境的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加湿器,包括有金属网孔片、换能片、换能片夹、过滤装置、吸水装置、顶盖、中套、电子线路板,所述金属网孔片与换能片由焊接剂焊接,并通过换能片夹固定于中套的上方,所述换能片与所述电子线路板中的电路电连接,所述吸水装置设在所述过滤装置内部,其中一端与所述换能片或金属网孔片接触,所述中套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顶盖与水杯顶部密闭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有一个与所述水杯密闭接合的下盖体,一与下盖体卡接的装饰圈,及一与装饰圈旋转连接、并用于控制电子线路板中电路是否接通的上盖体,该上盖体设有一便于水雾喷出的喷雾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加湿器,包括有金属网孔片、换能片、换能片夹、过滤装置、吸水装置、顶盖、中套、电子线路板,所述金属网孔片与换能片由焊接剂焊接,并通过换能片夹固定于中套的上方,所述换能片与所述电子线路板中的电路电连接,所述吸水装置设在所述过滤装置内部,其中一端与所述换能片或金属网孔片接触,所述中套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顶盖与水杯顶部密闭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有一个与所述水杯密闭接合的下盖体,一与下盖体卡接的装饰圈,及一与装饰圈旋转连接、并用于控制电子线路板中电路是否接通的上盖体,该上盖体设有一便于水雾喷出的喷雾口。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载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装置包括有一用于与中套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鲁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