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维按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282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维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升降机构、按摩机构、气压前推机构、机械前倾机构四部分组成;机械前倾机构的前倾电机组件的电机端通过销轴与升降机构连接,丝母端通过转轴与前倾框架连接,通过前倾电机的正反转运行,实现按摩机的前倾功能;按摩机构通过前推转轴与前倾框架底端连接,气压前推机构安装于前倾框架与按摩机构之间,通过气囊的充放气实现按摩机的前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四维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升降机构、按摩机构、气压前推机构、机械前倾机构四部分组成;机械前倾机构的前倾电机组件的电机端通过销轴与升降机构连接,丝母端通过转轴与前倾框架连接,通过前倾电机的正反转运行,实现按摩机的前倾功能;按摩机构通过前推转轴与前倾框架底端连接,气压前推机构安装于前倾框架与按摩机构之间,通过气囊的充放气实现按摩机的前推功能。【专利说明】一种四维按摩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维按摩机,特别是一种具有气压前推和机械前倾功能,同时还具有压力检测和按摩轮加热功能的四维按摩机芯,属按摩机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按摩机通过机械前推或气压前推来实现3D功能,从而使按摩轮与人体背部曲线契合,达到舒适的按摩效果。如专利号为200920286688.9的三维按摩机,是由电机带动3D驱动轴转动,3D驱动轴的齿轮与安装于按摩机构的齿条啮合,从而带动按摩机构绕转轴转动,实现3D前推功能。通过上述机构,可以实现背部的3D按摩,但导轨继续向下延伸,对臀部及大腿部位进行按摩,上述结构的按摩机就无法满足要求;而且上述按摩机不具有压力检测功能,虽然能实现3D功能,但各部位的按摩力度无法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结构按摩机存在的技术不足,进而提供一种具有气压前推和机械前倾功能,同时具有压力检测功能和按摩轮加热功能的四维按摩机芯。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四维按摩机,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组装在一起的升降机构1、按摩机构 2、气压前推机构3以及机械前倾机构4四大部分;其中 所述升降机构I包括心脏框架6以及固定安装于心脏框架6上部的升降电机组件10,所述升降电机组件1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升降齿轮,所述升降齿轮与靠背部分的齿条哨合,实现按摩机的上下运行; 所述机械前倾机构4包括前倾框架11和前倾电机组件9 ;其中所述前倾框架11的上部通过前倾转轴7固定连接于心脏框架6上、下部通过前推转轴8与按摩机构2相连;所述前倾电机组件9的上部固定连接于心脏框架6上、下部通过转轴25连接于前倾框架11上; 所述前倾电机组件9由前倾电机20、电机固定座21、丝杆22、丝母26、滑轨24、丝母连接板17、前倾连接板18、压力弹簧27、弹簧螺钉19、前倾计数板23、压力检测板16、光电传感器15组成;所述前倾电机组件9上部通过电机固定座21销接于心脏框架6上,下部两侧通过前倾连接板18两侧所设的销轴25与前倾框架11相连;所述前倾电机20输出连接有丝杆22,所述丝杆22轴向上配合有沿一侧滑轨24导向滑动的丝母26,所述丝母26 —侧固定有丝母连接板17 ;当所述丝母26在丝杆22轴向上滑动时,所述丝母连接板17也随之产生轴向位移;弹簧螺钉19同时穿过丝母连接板17和前倾连接板18并在其头部安装一压力弹簧27 ;在所述丝母26带动丝母连接板17轴向移动时,通过与丝母连接板17推压连接在一起的前倾连接板18,并作用于压力弹簧27上; 为了对所述机械前倾机构4的前倾位移量进行检测,所述电机固定座21上安装有前倾计数板23,所述前倾连接板18上安装有光电传感器15,通过前倾计数板23与光电传感器15的配合实现检测前倾的位移量; 为了对所述机械前倾机构4的的前倾压力进行检测,所述丝母连接板上安装有压力检测板16,所述压力检测板16与安装于前倾连接板18上的光电传感器配合实现前倾压力值的检测; 所述气压前推机构3连接于所述机械前倾机构4和按摩机构2之间,其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按摩机构2上的前推支架12,一端安装于前推支架12上、另一端连接于前倾框架11上的气囊13,以及安装于心脏框架6上的电磁阀组件5 ;通过电磁阀组件5来控制气囊13充放气,从而实现按摩机构2的气压前推功能; 所述按摩机构2的摇臂上安装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于摇臂上的固定支撑座28、套装于所述固定支撑座28轴上的按摩轮31、嵌设于所述固定支撑座28轴内部且与所述按摩轮31内孔相对应的PTC加热单元29,以及与所述固定支撑座28配合对所述按摩轮31进行轴向限位的支撑座盖33 ; 为了减少所述所述按摩轮31的转动阻力,所述按摩轮31的两侧分别设有大轴套30和小轴套32,所述大轴套30和小轴套32均套在所述固定支撑座28的轴上并分别位于所述按摩轮31的两侧;不仅起到减少摩擦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支撑按摩轮31的作用,使按摩轮31可以稳定地绕轴旋转; 所述PTC加热单元29与固定支撑座28的轴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导热油脂肪;所述按摩轮31是由导热橡胶制成;所述固定支撑座28和支撑座盖33由于高导热率的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技术一种四维按摩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在具有柔性3D的基础上,增加了机械前倾功能,实现了按摩机的4D功能,为实现按摩椅的背臀一体化按摩提供了基础;其二,具有前倾压力检测功能,使各个部位的按摩力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三,具有按摩轮加热功能,按摩更加舒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图2:按摩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3:按摩机气压前推状态的侧视图; 图4:按摩机机械前倾状态的侧视图; 图5:按摩机的整体结构分解视图; 图6:前倾电机组件的结构图; 图7:加热组件的结构分解视图; 图8:前倾电机组件结构分解视图。 1、升降机构,2、按摩机构,3、气压前推机构,4、机械前倾机构,5、电磁阀组件,6、心脏框架,7、前倾转轴,8、前推转轴,9、前倾电机组件,10、升降电机组件,11、前倾框架,12、前推支架,13、气囊,14、传感器固定板,15、光电传感器,16、压力检测板,17、丝母连接板,18、前倾连接板,19、弹簧螺钉,20、前倾电机,21、电机固定座,22、丝杆,23、前倾计数板,24、滑轨,25、转轴,26、丝母,27、压力弹簧,28、固定支撑座,29,PTC加热元件,30、大轴套,31、按摩轮,32、小轴套,33、支撑座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技术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2,本技术的四维按摩机是由升降机构1、按摩机构2、气压前推机构 3、机械前倾机构4四部分组成。按摩机构2通过转轴25与前倾框架11连接,气压前推机构3安装于前倾框架11与按摩机构2之间。下面分别对这四部分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5,升降机构I主要由心脏框架6和升降电机组件10两部分组成,升降电机组件10固定安装于心脏框架6的上部。升降电机组件1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升降齿轮,与靠背部分的齿条啮合,实现按摩机的上下运行。 参见图5,机械前倾机构4主要由前倾框架11和前倾电机组件9两部分组成。其中前倾框架11通过前倾转轴7与升降机构I连接,前倾电机组件9两端分别通过销轴的方式与升降机构I和前倾框架11连接。参见图6,前倾电机组件9包括前倾电机20、电机固定座21、丝杆22、丝母26、滑轨24、丝母连接板17、前倾连接板18、压力弹簧27、弹簧螺钉 19、前倾计数板23、压力检测板16、光电传感器15组成。前倾电机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维按摩机,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组装在一起的升降机构(1)、按摩机构(2)、气压前推机构(3)以及机械前倾机构(4)四大部分;其中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心脏框架(6)以及固定安装于心脏框架(6)上部的升降电机组件(10),所述升降电机组件(1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升降齿轮,所述升降齿轮与靠背部分的齿条啮合,实现按摩机的上下运行;所述机械前倾机构(4)包括前倾框架(11)和前倾电机组件(9) ;其中所述前倾框架(11)的上部固定连接于心脏框架(6)上、下部与按摩机构(2)相连;所述前倾电机组件(9)的上部固定连接于心脏框架(6)上、下部连接于前倾框架(11)上;所述气压前推机构(3)连接于所述机械前倾机构(4)和按摩机构(2)之间,其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按摩机构(2)上的前推支架(12),一端安装于前推支架(12)上、另一端连接于前倾框架(11)上的气囊(13),以及安装于心脏框架(6)上的电磁阀组件(5);通过电磁阀组件(5)来控制气囊(13)充放气,从而实现按摩机构(2)的气压前推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正李哲义栾好恒王伟生张冲利栾林生董瑞玉闫绍逢臧永志王军娥薛玲陈增顶侯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康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