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节间软性嵌合钓鱼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0195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节间软性嵌合钓鱼竿,包括竿体,所述竿体由若干竿节组成,前一个竿节的后端嵌合在后一个竿节的前端;每个竿节的后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之间的凸起部分设置有刻纹,位于每个凸起部分两侧的环形凹槽通过所述刻纹相连通;每个竿节的凸起部分所设刻纹均不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钓鱼竿竿节之间的软性嵌合,缓解竿节内部的水气,还使得竿节中水气能够充分地排出,彻底消除了因竿节内部存有水气而导致过节不顺畅,鱼竿断裂的隐患;另外,使用者能够快速辨认各个竿节,实现快速、准确的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节间软性嵌合钓鱼竿,包括竿体,所述竿体由若干竿节组成,前一个竿节的后端嵌合在后一个竿节的前端;每个竿节的后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之间的凸起部分设置有刻纹,位于每个凸起部分两侧的环形凹槽通过所述刻纹相连通;每个竿节的凸起部分所设刻纹均不相同。本技术实现了钓鱼竿竿节之间的软性嵌合,缓解竿节内部的水气,还使得竿节中水气能够充分地排出,彻底消除了因竿节内部存有水气而导致过节不顺畅,鱼竿断裂的隐患;另外,使用者能够快速辨认各个竿节,实现快速、准确的组装。【专利说明】一种改进的节间软性嵌合钓鱼竿

涉及一种钓鱼竿,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节间软性嵌合的钓鱼竿。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鱼竿的竿体通常由多竿节相互嵌合而成,竿节为空心结构,能够进行伸缩。空心竿体之间的连接通过过盈配合实现。一般地,竿节之间的嵌合部分呈圆柱状且表面光滑,竿节内部形成一个非常密闭的空间。但是在实际的钓鱼过程中,鱼竿的前两三节都会沾到水,鱼竿收起来后,竿体内的水气在密闭的空间中无法及时排出,容易在竿节内形成一股气压,从而造成鱼竿嵌合部分较硬、过节不顺畅,容易造成鱼竿断裂。中国专利CN201360484Y(【公开日】:2009.12.16)公开了一种节间软性嵌合的钓鱼竿,该技术方案在鱼竿的每节竿节的后端嵌合部位的外壁上设计了多个深度为0.1-0.5mm,宽度为5_20mm的环状凹槽,但是环状凹槽虽然能缓解一部分竿节内所产生的水气和气压,但嵌合的凸起部位还是会紧密地与连接的竿节管壁紧密贴合,从而无法完全将竿节内所产生的水气和气压排尽,因而还是存在鱼竿过节不顺畅,造成鱼竿断裂的隐患。 同时,大部分鱼竿除手把节外有具体鱼竿名称标注外,内节一般都是统一的黑色涂装,也没具体标注名称,形状也大同小异,因而容易出现混淆、配错竿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节间软性嵌合钓鱼竿,在竿节后端外壁嵌合部位设置有环形凹槽的基础上,于两个相邻环形凹槽之间的凸起部分设置标示所述竿节规格或者名称的刻纹,相邻的两个环形凹槽之间通过所述刻纹相互连通,从而使得竿节内的水气能够充分排尽的同时,又进一步地方便使用者辨认每节竿节的名称,更加快速地配置和连接竿节,大大增加其实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节间软性嵌合钓鱼竿,包括竿体,所述竿体由若干竿节组成,前一个竿节的后端嵌合在后一个竿节的前端;每个竿节的后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之间的凸起部分设置有刻纹,位于每个凸起部分两侧的环形凹槽通过所述刻纹相连通;每个竿节的凸起部分所设刻纹均不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凹槽的设置,能够使得节间实现软性嵌合,缓解了存在在竿节内部的水气,而在所述凹槽上进一步设置连通相邻两个环形凹槽的刻纹,目的就在于能够使得竿节内部的水气充分排出,彻底消除因鱼竿过节不顺畅而造成鱼竿断裂的隐患。每个竿节上的凸起部分所设置的刻纹都不相同,目的在于区别每个竿节,方便使用者组装时辨认,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组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刻纹为该竿节的名称或规格,或者为两者的结合。 进一步将所设刻纹设置为每个竿节对应的规格或者名称的刻纹,则使用者就能够更直接快速地辨明每个竿节的规格,更加快速准确地组装成功。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实现了钓鱼竿竿节之间的软性嵌合,缓解竿节内部的水气; 2、竿节中水气能够充分地排出,彻底消除了因竿节内部存有水气而导致过节不顺畅而造成鱼竿断裂的隐患; 3、能够快速辨认各个竿节,实现快速、准确的组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中竿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以及具体操作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的节间软性嵌合钓鱼竿,包括竿体,所述竿体由若干竿节I组成,前一个竿节的后端嵌合在后一个竿节的前端;竿节I的后端的外壁上设置有4个环形凹槽3,所述环形凹槽3之间的凸起部分2设置有刻纹4 ;所述刻纹4为竿节I的名称“2竿节”和竿节I的规格“450”的结合;位于凸起部分2两侧的环形凹槽3通过所述刻纹4相连通;每个竿节的凸起部分所设刻纹均不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具体根据需要设置的刻纹的数量而定,一般为3-8个;环形凹槽和刻纹的深度一般为0.1-0.5mm,环状凹槽和凸起部分的宽度为 5-20mm,刻纹的整体的宽度为l_2mm。 组装时,通过每个竿节的刻纹识别不同的竿节,并将各个竿节的后端嵌合在相应竿节的前端内。所述环形凹槽缓解因钓鱼竿沾水而留存在竿节中的水气,而且水气将通过所述刻纹充分排出竿节外。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节间软性嵌合钓鱼竿,包括竿体,所述竿体由若干竿节组成,前一个竿节的后端嵌合在后一个竿节的前端;每个竿节的后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之间的凸起部分设置有刻纹,位于每个凸起部分两侧的环形凹槽通过所述刻纹相连通;每个竿节的凸起部分所设刻纹均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节间软性嵌合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纹为该竿节的名称或规格,或者为两者的结合。【文档编号】A01K87/00GK204070217SQ201420573467【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专利技术者】陈森泰 申请人:嘉兴太平洋钓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节间软性嵌合钓鱼竿,包括竿体,所述竿体由若干竿节组成,前一个竿节的后端嵌合在后一个竿节的前端;每个竿节的后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之间的凸起部分设置有刻纹,位于每个凸起部分两侧的环形凹槽通过所述刻纹相连通;每个竿节的凸起部分所设刻纹均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森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太平洋钓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