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416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蒸发器支架,以及安装在蒸发器的迎风面且与蒸发器支架固定连接的加湿装置;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制冷剂管连接冷凝器的入口,所述蒸发器支架上设置有将蒸发器形成的冷凝水排入到所述加湿装置的导水嘴,所述加湿装置设置有与所述导水嘴相连的冷凝水容置空间,所述制冷剂管设置于所述冷凝水容置空间内对冷凝水进行换热形成水蒸气,所述加湿装置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排出水蒸气的水蒸气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缓空调器制冷时室内水分的流失,提高空调器的舒适度,降低压缩机的功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空调器分为分体式以及整体式,窗机最具代表性的整体式空调器。所谓的整体式,是指空调器的所有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部件以及相关的配管器件)都在一个箱体内。空调器运行制冷时,会将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冷凝水然后排出到室外侧。当空调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室内的湿度就会快速的下降,导致室内空气显得干燥,用户由于皮肤干燥而不舒服,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额外增设加湿装置实现加湿处理,但是这样势必增加空调器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减缓空调器制冷时室内水分的流失,提高空调器的舒适度,同时降低压缩机的功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制冷剂管连接冷凝器的入口,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蒸发器的蒸发器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蒸发器的迎风面且与所述蒸发器支架固定连接的加湿装置; 所述蒸发器支架上设置有将蒸发器形成的冷凝水排入到所述加湿装置的导水嘴,所述加湿装置设置有与所述导水嘴相连的冷凝水容置空间,所述制冷剂管设置于所述冷凝水容置空间内对冷凝水进行换热形成水蒸气,所述加湿装置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排出水蒸气的水蒸气出口。 优选地,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横向导管和第二横向导管,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竖直导管和第二竖直导管;所述第一横向导管、第二横向导管、第一竖直导管和第二竖直导管相通形成一框体结构,所述水蒸气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导管、第二横向导管、第一竖直导管和第二竖直导管相对设置的一侧,所述第一横向导管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水嘴适配的冷凝水入口。 优选地,所述制冷剂管包括换热段,所述换热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导管内,所述冷凝水入口的最低位置高于所述换热段的最高位置。 优选地,所述换热段呈蛇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蒸发器的底部且盛接所述冷凝水的接水台,以及用于盛装所述冷凝水的蓄水槽;所述接水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蒸发器的固定架,所述接水台的台面高于蓄水槽的底部,所述导水嘴设置于所述蓄水槽与所述加湿装置相连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接水台在所述蒸发器的底部相接触的台面上凹设有排水槽,所述蓄水槽与所述排水槽相通。[0011 ] 优选地,所述蓄水槽开设有溢出口,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蓄水槽溢出的冷凝水排出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溢出口相通。 优选地,所述溢出口的底部高于所述蓄水槽的底部,所述溢出口的顶部低于所述蓄水槽与所述加湿装置相连的侧壁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架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围所述蒸发器的背风面,所述固定架朝向所述蒸发器的背风面的一侧开设有导风口,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导风口和出风口通过风道相通。 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在蒸发器支架上设置导水嘴,以将蒸发器形成的冷凝水排入到加湿装置,加湿装置设置有与导水嘴相连的冷凝水容置空间,以容置从导水嘴排入的冷凝水,制冷剂管位于冷凝水容置空间内,以使冷凝水与制冷剂管内的高温制冷剂进行换热,使冷凝水蒸发形成水蒸气,加湿装置设置若干个水蒸气出口,以将水蒸气排出,由于加湿装置安装在蒸发器的迎风面,从而水蒸气出口排出的水蒸气包围蒸发器的迎风面的周边,水蒸气在蒸发器的离心风扇的吸力作用下通过蒸发器,使得通过蒸发器的空气的湿度增加,从而增大制冷量,并且使得蒸发器能够循环利用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减缓室内水分的流失,提高空调器的舒适度。同时,由于较低温的冷凝水与高温的制冷剂之间存在巨大温差,使得制冷剂与冷凝水进行热交换的效率较高,有效地降低了冷凝温度,从而降低压缩机的功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空调器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空调器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图1中加湿装置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加湿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蒸发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技术空调器中蒸发器支架与蒸发器装配的组装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空调器中蒸发器支架、蒸发器与加湿装置装配的组装示意图。 本技术的目的、功能特点及优点的实现,将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 参照图1至图8,图1为本技术空调器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空调器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图3为图1中加湿装置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加湿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蒸发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空调器中蒸发器支架与蒸发器装配的组装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空调器中蒸发器支架、蒸发器与加湿装置装配的组装示意图。 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压缩机600、蒸发器100、冷凝器200、蒸发器支架400和加湿装置500,压缩机600的排气口通过制冷剂管300连接冷凝器200的入口,蒸发器支架400用于安装蒸发器100,加湿装置500安装在蒸发器100的迎风面130且与蒸发器支架400固定连接。 蒸发器支架400上设置有将蒸发器100形成的冷凝水排入到加湿装置500的导水嘴441,加湿装置500设置有与导水嘴441相连的冷凝水容置空间,制冷剂管300设置于该冷凝水容置空间内对冷凝水进行换热形成水蒸气,加湿装置500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排出水蒸气的水蒸气出口 510。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600和冷凝器200通过制冷剂管300连接,蒸发器100安装在蒸发器支架400上,在蒸发器支架400上设置导水嘴441,以将蒸发器100形成的冷凝水排入到加湿装置500,加湿装置500设置有与导水嘴411相连的冷凝水容置空间,以容置从导水嘴441排入的冷凝水,制冷剂管300位于冷凝水容置空间内,以使冷凝水与制冷剂管300内的高温制冷剂进行换热,使冷凝水蒸发形成水蒸气,加湿装置500设置若干个水蒸气出口 510,以将水蒸气排出。 从而,蒸发器100运行制冷时,蒸发器100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即冷凝水,并将冷凝水排出,蒸发器100形成的冷凝水滴到蒸发器支架400上,冷凝水通过蒸发器支架400上的导水嘴441流入加湿装置500的冷凝水容置空间内,冷凝水容置空间内的冷凝水与制冷剂管300中的高温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冷凝水蒸发成为水蒸气,由于加湿装置500设置水蒸气出口 510,水蒸气从水蒸气出口 510排出,由于加湿装置500安装在蒸发器100的迎风面130,从而水蒸气出口 510排出的水蒸气包围蒸发器100的迎风面130的周边,水蒸气在蒸发器100的离心风扇120的吸力作用下通过蒸发器100,使得通过蒸发器100的空气的湿度增加,从而增大制冷量,并且使得蒸发器100能够循环利用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减缓室内水分的流失,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制冷剂管连接冷凝器的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蒸发器的蒸发器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蒸发器的迎风面且与所述蒸发器支架固定连接的加湿装置;所述蒸发器支架上设置有将蒸发器形成的冷凝水排入到所述加湿装置的导水嘴,所述加湿装置设置有与所述导水嘴相连的冷凝水容置空间,所述制冷剂管设置于所述冷凝水容置空间内对冷凝水进行换热形成水蒸气,所述加湿装置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排出水蒸气的水蒸气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制冷剂管连接冷凝器的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蒸发器的蒸发器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蒸发器的迎风面且与所述蒸发器支架固定连接的加湿装置; 所述蒸发器支架上设置有将蒸发器形成的冷凝水排入到所述加湿装置的导水嘴,所述加湿装置设置有与所述导水嘴相连的冷凝水容置空间,所述制冷剂管设置于所述冷凝水容置空间内对冷凝水进行换热形成水蒸气,所述加湿装置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排出水蒸气的水蒸气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横向导管和第二横向导管,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竖直导管和第二竖直导管;所述第一横向导管、第二横向导管、第一竖直导管和第二竖直导管相通形成一框体结构,所述水蒸气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导管、第二横向导管、第一竖直导管和第二竖直导管相对设置的一侧,所述第一横向导管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水嘴适配的冷凝水入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管包括换热段,所述换热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导管内,所述冷凝水入口的最低位置高于所述换热段的最高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段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城彬张先雄王少华马攀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