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陀螺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1424 阅读:61 留言:1更新日期:2015-01-07 14:53
一种陀螺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上躯体、与机器人上躯体连接的机器人下躯体、装置在机器人上躯体两侧的左上肢和右上肢和装置在机器人下躯体两侧的左下肢和右下肢以及用于拨动机器人旋转的拉条;所述机器人上躯体包括壳体和装置在壳体内的触发块以及装置在触发块上的压簧;所述触发块的一侧设有扣块;所述机器人下躯体包括陀螺上盖、陀螺下盖、拨动装置和固定在陀螺下盖底部的压件;所述陀螺上盖上设有拉条插入口,陀螺上盖的顶端设有与触发件上的扣块契合的挡块;所述陀螺下盖为倒圆锥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陀螺机器人通过将陀螺与机器人两种玩具结合起来,外形美观多样化,吸引儿童眼球,有一定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陀螺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玩具,尤其是一种陀螺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机器人玩具的市场越来越大,各类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被设计出来。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陀螺机器人,该机器人通过将陀螺与机器人两种玩具结合起来,外形美观多样化,吸引儿童眼球,有一定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方案是: 一种陀螺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上躯体、与机器人上躯体连接的机器人下躯体、装置在机器人上躯体两侧的左上肢和右上肢和装置在机器人下躯体两侧的左下肢和右下肢以及用于拨动机器人旋转的拉条;所述左上肢和右上肢以及左下肢和右下肢分别与机器人上躯体以及机器人下躯体活动连接;所述机器人上躯体包括由前壳和后壳扣合固定而成的壳体和装置在壳体内的触发块以及装置在触发块上的压簧;所述触发块的一侧设有扣块;所述机器人下躯体包括陀螺上盖、陀螺下盖、拨动装置和固定在陀螺下盖底部的压件,其中,陀螺上盖与陀螺下盖扣合固定,拨动装置设置在陀螺上盖和陀螺下盖内,拨动装置的一端与压件连接,另一端与陀螺上盖连接;所述陀螺上盖上设有拉条插入口,陀螺上盖的顶端设有与触发件上的扣块契合的挡块;所述陀螺下盖为倒圆锥型,陀螺下盖两侧与左下肢和右下肢对应处设有用于将旋转后的左下肢和右下肢固定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拨动装置包括拨动轴和装置在拨动轴上的旋转头和齿轮。 进一步,所述拉条上刻有若干与齿轮上的齿宽适配的拨口。 进一步,所述左上肢和右上肢与机器人上躯体是由左上肢和右上肢上一端的圆形凸头和机器人上躯体两侧的凹槽实现活动连接;所述左下肢和右下肢与机器人下躯体是由左下肢和右下肢凸头和机器人下躯体底部两侧的可转动连接件实现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器人上躯体顶部装置有头饰件。 进一步,所述左上肢和右上肢上均装置有用于控制上肢活动位置的手饰件。 本技术的陀螺机器人通过将陀螺与机器人两种玩具结合起来,外形美观多样化,吸引儿童眼球,有一定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所述拉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陀螺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上躯体1、与机器人上躯体1连接的机器人下躯体2、装置在机器人上躯体1两侧的左上肢3和右上肢4和装置在机器人下躯体2两侧的左下肢5和右下肢6以及用于拨动机器人旋转的拉条7 ;所述左上肢3和右上肢4的一端的均设有圆形凸头3-1和4-1,机器人上躯体1两侧的凹槽1-1和1-2,凸头3-1和4-1装入凹槽1-1和1-2中,实现左上肢3和右上肢4与机器人上躯体1的活动连接,左上肢3和右上肢4可以自由转动;所述左下肢5和右下肢6的一端设有凸头5-1和6-1,机器人下躯体2底部两侧的可转动连接件2-1和2-2,凸头5-1和6-1装入可转动连接件2_1和2-2,通过向上转动可转动连接件2-1和2-2可将左下肢5和右下肢6扣入陀螺下盖8两侧的卡槽8-1内;先将左上肢3和右上肢4旋转扣合在机器人上躯体1的两侧,再将左下肢5和右下肢6扣入陀螺下盖8两侧的卡槽8-1内,然后,将拉条7插入陀螺上盖10上的拉条插入口 10-1内,装置在陀螺上盖10和陀螺下盖8之间的拨动装置11上的齿轮11-1的轮齿卡入拉条7上的拨口 7-1,拉条7每向内插入一个拨口,齿轮11转动一点,齿轮11通过设置在陀螺上盖10顶端的挡块10-2和设置在触发块12上的扣块12-1给触发块12 —定的扭转力,触发块12上的压簧13变会产生变形,快速抽出拉条7,压簧13的外在扭力撤销,压簧13快速回位,进而带动下肢扣合后的机器人旋转。 其中,所述机器人上躯体1还包括由前壳1-3和后壳1-4扣合固定而成的壳体;所述扣块12-1设置在触发块12的一侧;所述陀螺上盖10与陀螺下盖8扣合固定,拨动装置11设置在陀螺上盖10和陀螺下盖8内,拨动装置11的一端与压件9连接,另一端与陀螺上盖10连接;所述拨动装置11还包括拨动轴11-2和装置在拨动轴上的旋转头11-3,其中齿轮11-1装置在拨动轴11-2上;所述机器人上躯体1顶部装置有头饰件1-5 ;所述左上肢3和右上肢4上均装置有用于控制上肢活动位置的手饰件3-2和4-2。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陀螺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上躯体、与机器人上躯体连接的机器人下躯体、装置在机器人上躯体两侧的左上肢和右上肢和装置在机器人下躯体两侧的左下肢和右下肢以及用于拨动机器人旋转的拉条;所述左上肢和右上肢以及左下肢和右下肢分别与机器人上躯体以及机器人下躯体活动连接;所述机器人上躯体包括由前壳和后壳扣合固定而成的壳体和装置在壳体内的触发块以及装置在触发块上的压簧;所述触发块的一侧设有扣块;所述机器人下躯体包括陀螺上盖、陀螺下盖、拨动装置和固定在陀螺下盖底部的压件,其中,陀螺上盖与陀螺下盖扣合固定,拨动装置设置在陀螺上盖和陀螺下盖内,拨动装置的一端与压件连接,另一端与陀螺上盖连接;所述陀螺上盖上设有拉条插入口,陀螺上盖的顶端设有与触发件上的扣块契合的挡块;所述陀螺下盖为倒圆锥型,陀螺下盖两侧与左下肢和右下肢对应处设有用于将旋转后的左下肢和右下肢固定的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陀螺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上躯体、与机器人上躯体连接的机器人下躯体、装置在机器人上躯体两侧的左上肢和右上肢和装置在机器人下躯体两侧的左下肢和右下肢以及用于拨动机器人旋转的拉条;所述左上肢和右上肢以及左下肢和右下肢分别与机器人上躯体以及机器人下躯体活动连接;所述机器人上躯体包括由前壳和后壳扣合固定而成的壳体和装置在壳体内的触发块以及装置在触发块上的压簧;所述触发块的一侧设有扣块;所述机器人下躯体包括陀螺上盖、陀螺下盖、拨动装置和固定在陀螺下盖底部的压件,其中,陀螺上盖与陀螺下盖扣合固定,拨动装置设置在陀螺上盖和陀螺下盖内,拨动装置的一端与压件连接,另一端与陀螺上盖连接;所述陀螺上盖上设有拉条插入口,陀螺上盖的顶端设有与触发件上的扣块契合的挡块;所述陀螺下盖为倒圆锥型,陀螺下盖两侧与左下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幼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灵动创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农业大学] 2015年01月13日 17:13
    陀螺是汉族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多为塑料或铁制。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现代已有各式各样的材质(例如:钢铁,塑料等)与形状(例如:坨坨型)出现。当然,还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们十分熟悉的玩具。风靡全世界。中国是陀螺的老家。从中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