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梅云霞专利>正文

一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471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4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支架,一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支架,包括托臂架、升降杆、控制手柄、治疗盘、底座组成,托臂架安装在升降杆的顶端,控制手柄装在升降杆上来控制升降杆升降,在托臂架上设有一支架,支架在托臂架上的位置可以调节,使其位于患者小臂距肘关节2—3公分处,支架在托臂架上可以自由伸缩,不使用时可以嵌入托臂架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病人换药时没有专用支架,病人的体位为强迫体位,躯体被倾斜或扭曲,换药过程中当患者的手臂反面需要擦药时,手臂背面不方便擦药,患者要么一直扭转手臂或者悬空抬着,那样消耗了病人大量的体力,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了病人的情绪,加重了病情,临床使用效果良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支架
本技术涉及的是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支架。
技术介绍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于创伤小,停留时间长,并发症少,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是目前静脉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操作。在临床病人需要长期静脉推注或滴注持续刺激性药物、发疱剂药物、肠外营养液、PH低于5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0sm / L的液体等药物时,为防止渗出引起组织坏疽,以及考虑病人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一般情况下都会给病人选择PICC留置;PICC尤其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了各项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PICC常规选择上臂的贵腰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要确保Picc留置较长时间内1-1.5年效果满意无并发症,每周1-2次的换药非常重要,PICC换药每次需10-15分钟时间;PICC留置的病人体质较弱,每次换药病人目前的体位是一种强迫体位,躯干被迫倾斜或扭曲。现有技术中的换药支架虽然可以让病人以一个舒适的体位来进行换药,但还是存在着患者换药时手臂摆放在支架上,当患者手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臂架(1)、升降杆(2)、控制手柄(3)、治疗盘(4)、底座(5)组成,其特征在于:托臂架(1)安装在升降杆(2)的顶端,控制手柄(3)装在升降杆(2)上来控制升降杆(2)的升降,治疗盘(4)通过钢管(8)和固定装置(6)固定在升降杆(2)的侧面,固定装置(6)在升降杆(2)上可以360°旋转、上下移动并且能够锁定,升降杆(2)下部装在底座(5)上,底座(5)的底部装有滑轮(7),滑轮(7)上有锁定装置(9),在托臂架(1)上设有一支架(11),支架(11)在托臂架(1)上的位置可以调节,使其位于患者小臂距肘关节2—3公分处,支架(11)在托臂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臂架(I)、升降杆(2)、控制手柄(3)、治疗盘(4)、底座(5)组成,其特征在于:托臂架(I)安装在升降杆(2)的顶端,控制手柄(3)装在升降杆(2)上来控制升降杆(2)的升降,治疗盘(4)通过钢管(8)和固定装置(6)固定在升降杆(2)的侧面,固定装置(6)在升降杆(2)上可以360°旋转、上下移动并且能够锁定,升降杆(2 )下部装在底座(5 )上,底座(5 )的底部装有滑轮(7 ),滑轮(7 )上有锁定装置(9),在托臂架(I)上设有一支架(11),支架(11)在托臂架(I)上的位置可以调节,使其位于患者小臂距肘关节2— 3公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云霞王娟陈炜吴碧玉冯苑
申请(专利权)人:梅云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