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谷桂泉专利>正文

一种移动式节能型鱼类暂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6447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4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节能型鱼类暂养装置,所述装置的箱体由侧板,端板和底板组成,箱体的上方安装顶盖;顶盖和/或箱体的夹层内安装内置热交换器,箱体内安装水温检测控制器;箱体的一端的上方安装由过滤净化箱和过滤净化箱盖组成的过滤箱、净化箱和净水箱,下方为安装制冷制热装置、外部热交换器、水泵和加氧泵的装备室;水泵的进水管连接箱体的下部,水泵的出水管插入过滤箱中;加氧泵的出气口与安装在箱体底部的一组氧气包通过气管连接;净水箱面向箱体的一侧安装喷淋水管,其位于箱体内部分的端部密封,其下方设喷水孔。水温检测控制器与制冷制热装置的控制部分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节能,可移动,循环水自动净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节能型鱼类暂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暂养的移动式节能型鱼类暂养 >J-U ρ?α装直。
技术介绍
活鱼暂养装置在餐馆被广泛使用,目前基本上是建一个敞口的玻璃水箱,根据暂养鱼类的要求,通过额外的制冷或者制热装置向水箱中注入循环使用的冷水或者温水,同时采用加氧泵向水中加氧。其不足之处:不能移动使用,而且能耗大,水中鱼类的排泄物不能自动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节约能源的,能够移动的,能够自动清理水箱内鱼类排泄物的移动式节能型鱼类暂养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所述装置包括箱体、制冷制热装置、水泵、加氧泵和水温检测控制器,水温检测控制器与制冷制热装置的控制部分电连接; 所述箱体由两个侧板,两个端板和一个底板组成,侧板、端板和底板均安装保温层,或者两个侧板中只有一个安装保温层,另外一个为透明侧板;箱体的上方安装带有保温材料的顶盖;顶盖和/或箱体的夹层内安装内置热交换器,箱体内安装水温检测控制器; 所述箱体的一端的上方安装过滤净化箱,下方为装备室,装备室内安装制冷制热装置、外部热交换器、水泵和加氧泵;装备室配置可拆装的装备室后盖; 所述过滤净化箱分为三格,顺序为过滤箱、净化箱和净水箱,过滤箱中填充过滤材料,净化箱中填充净化材料;过滤箱与净化箱之间安装下过水隔板,净化箱和净水箱之间安装上过水隔板;所述过滤净化箱配置过滤净化箱盖; 所述水泵的进水管连接箱体的下部,水泵的出水管插入过滤箱中,水泵的水泵出水口临近过滤箱的顶部; 所述加氧泵的出气口与安装在箱体底部的一组氧气包通过气管连接,加氧泵的进气口与大气相通; 所述净水箱面向箱体的一侧安装喷淋水管,喷淋水管位于箱体内部分的端部密封,其下方设置若干个喷水孔。 所述过滤材料从下至上填充顺序为珊瑚石、小米石和过滤棉。 所述净化材料从下至上填充顺序为活性炭、小米石和珊瑚石。 所述过滤箱的外侧设置气管安装空腔,气管在气管安装空腔呈倒置的“U”型布置,其顶部高出箱体的暂养腔中的最高水位。 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行走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节能,可移动,循环水自动净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去掉顶盖; 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阶梯剖视; 图4为图1的K向结构示意图,无剖视; 图5为图2的P向结构示意图,无剖视; 图中:1-顶盖,2-喷淋水管,3-氧气包,4-暂养腔,5-箱体,6_保温层,7_过滤净化箱,8-过滤净化箱盖,9-装备室,10-装备室后盖,11-制冷制热装置,12-过滤箱,13-净化箱,14-净水箱,15-上过水隔板,16-下过水隔板,17-水泵,18-加氧泵,19-气管,20-气管安装空腔,21-水泵出水口,22-透明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装置包括箱体5、制冷制热装置11、水泵17、加氧泵18和水温检测控制器,水温检测控制器与制冷制热装置11的控制部分电连接; 所述箱体5由两个侧板,两个端板和一个底板组成,侧板、端板和底板均安装保温层6,或者两个侧板中只有一个安装保温层6,另外一个为透明侧板22 ;箱体5的上方安装带有保温材料的顶盖I ;顶盖I和/或箱体5的夹层内安装内置热交换器,箱体5内安装水温检测控制器; 所述箱体5的一端的上方安装过滤净化箱7,下方为装备室9,装备室9内安装制冷制热装置11、外部热交换器、水泵17和加氧泵18 ;装备室9配置可拆装的装备室后盖10。 所述过滤净化箱7分为三格,顺序为过滤箱12、净化箱13和净水箱14,过滤箱12中填充过滤材料,净化箱13中填充净化材料;过滤箱12与净化箱13之间安装下过水隔板16,净化箱13和净水箱14之间安装上过水隔板15 ;所述过滤净化箱7配置过滤净化箱盖8 ; 所述水泵17的进水管连接箱体5的下部,水泵17的出水管插入过滤箱12中,水泵17的水泵出水口 21临近过滤箱12的顶部; 所述加氧泵18的出气口与安装在箱体5底部的一组氧气包3通过气管19连接,加氧泵18的进气口与大气相通; 所述净水箱14面向箱体5的一侧安装喷淋水管2,喷淋水管2位于箱体5内部分的端部密封,其下方设置若干个喷水孔。 所述过滤材料从下至上填充顺序为珊瑚石、小米石和过滤棉。 所述净化材料从下至上填充顺序为活性炭、小米石和珊瑚石。 所述过滤箱12的外侧设置气管安装空腔20,气管19在气管安装空腔20呈倒置的“U”型布置,其顶部高出箱体5的暂养腔4中的最高水位。 所述箱体5的底部安装行走轮。 实施例1: 由安装有保温层6的两个侧板,两个端板和一个底板组成箱体5,侧板、端板和底板均安装保温层6,箱体5的上方安装带有保温材料的顶盖I ;顶盖I和/或箱体5的夹层内安装内置热交换器,箱体5的内壁安装水温检测控制器;箱体5的一端的上方安装过滤净化箱7,下方为装备室9,装备室9内安装制冷制热装置11、外部热交换器、水泵17和加氧泵18 ;装备室9配置可拆装的装备室后盖10 ;过滤净化箱7分为三格,顺序为过滤箱12、净化箱13和净水箱14,过滤箱12中填充过滤材料,净化箱13中填充净化材料;过滤箱12与净化箱13之间安装下过水隔板16,净化箱13和净水箱14之间安装上过水隔板15 ;过滤净化箱7配置过滤净化箱盖8 ;水泵17的进水管连接箱体5的下部,水泵17的出水管插入过滤箱12中,水泵17的水泵出水口 21临近过滤箱12的顶部;加氧泵18的出气口与安装在箱体5底部的一组氧气包3通过气管19连接,加氧泵18的进气口与大气相通;净水箱14面向箱体5的一侧安装喷淋水管2,喷淋水管2位于箱体5内部分的端部密封,其下方设置若干个喷水孔。水温检测控制器与制冷制热装置11的控制部分电连接,控制调节箱体5内设定的水温。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两个侧板中只有一个安装保温层6,另外一个为透明侧板22。设置透明侧板22能够在不打开顶盖I的情况下观察到箱体5内的鱼的生活情况,在餐馆可以供客人观赏挑选,本装置还可以用来养殖各种观赏鱼类,美化环境。 实施例3、4: 分别与实施例1、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过滤材料从下至上填充顺序为珊瑚石、小米石和过滤棉。 实施例5-8: 分别与实施例1-4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净化材料从下至上填充顺序为活性炭、小米石和珊瑚石。 实施例9-16: 分别与实施例1-8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过滤箱12的外侧设置气管安装空腔20,气管19在气管安装空腔20呈倒置的“U”型布置,其顶部高出箱体5的暂养腔4中的最高水位。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箱体5内的水通过氧气包3倒灌出来。 实施例17-32: 分别在实施例1-16的基础上,箱体5的底部安装行走轮。实现移动功能。 在以上实施例中: 制冷制热装置11、内置热交换器和外置热交换器组成对暂养腔4中的水进行加热或者降温处理的装置。水温检测控制器按照设定温度控制制冷制热装置11的工作,将暂养腔4中的水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节能型鱼类暂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5)、制冷制热装置(11)、水泵(17)、加氧泵(18)和水温检测控制器,水温检测控制器与制冷制热装置(11)的控制部分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由两个侧板,两个端板和一个底板组成,侧板、端板和底板均安装保温层(6),或者两个侧板中只有一个安装保温层(6),另外一个为透明侧板(22);箱体(5)的上方安装带有保温材料的顶盖(1);顶盖(1)和/或箱体(5)的夹层内安装内置热交换器,箱体(5)内安装水温检测控制器;所述箱体(5)的一端的上方安装过滤净化箱(7),下方为装备室(9),装备室(9)内安装制冷制热装置(11)、外部热交换器、水泵(17)和加氧泵(18);装备室(9)配置可拆装的装备室后盖(10);所述过滤净化箱(7)分为三格,顺序为过滤箱(12)、净化箱(13)和净水箱(14),过滤箱(12)中填充过滤材料,净化箱(13)中填充净化材料;过滤箱(12)与净化箱(13)之间安装下过水隔板(16),净化箱(13)和净水箱(14)之间安装上过水隔板(15);所述过滤净化箱(7)配置过滤净化箱盖(8);所述水泵(17)的进水管连接箱体(5)的下部,水泵(17)的出水管插入过滤箱(12)中,水泵(17)的水泵出水口(21)临近过滤箱(12)的顶部;所述加氧泵(18)的出气口与安装在箱体(5)底部的一组氧气包(3)通过气管(19)连接,加氧泵(18)的进气口与大气相通;所述净水箱(14)面向箱体(5)的一侧安装喷淋水管(2),喷淋水管(2)位于箱体(5)内部分的端部密封,其下方设置若干个喷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节能型鱼类暂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5)、制冷制热装置(11)、水泵(17)、加氧泵(18)和水温检测控制器,水温检测控制器与制冷制热装置(11)的控制部分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5)由两个侧板,两个端板和一个底板组成,侧板、端板和底板均安装保温层(6),或者两个侧板中只有一个安装保温层(6),另外一个为透明侧板(22);箱体(5)的上方安装带有保温材料的顶盖(I);顶盖(I)和/或箱体(5)的夹层内安装内置热交换器,箱体(5)内安装水温检测控制器; 所述箱体(5)的一端的上方安装过滤净化箱(7),下方为装备室(9),装备室(9)内安装制冷制热装置(11 )、外部热交换器、水泵(17)和加氧泵(18);装备室(9)配置可拆装的装备室后盖(10); 所述过滤净化箱(7)分为三格,顺序为过滤箱(12)、净化箱(13)和净水箱(14),过滤箱(12)中填充过滤材料,净化箱(13)中填充净化材料;过滤箱(12)与净化箱(13)之间安装下过水隔板(16),净化箱(13)和净水箱(14)之间安装上过水隔板(15);所述过滤净化箱(7)配置过滤净化箱盖(8); 所述水泵(17)的进水管连接箱体(5)的下部,水泵(17)的出水管插入过滤箱(12)中,水泵(17)的水泵出水口(21)临近过滤箱(12)的顶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桂泉
申请(专利权)人:谷桂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