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珉专利>正文

3D产品打印机及程控路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319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22:33
3D产品打印机及程控路径,由喷头框架1、喷头机组和与喷头机组相关的辅助装置组成。喷头机组由半滚轮2、物料与通气口6、料罐7、A喷刷档板8、B喷刷档板9和喷刷口10组成。开在半滚轮2的中间,有一个形似倒漏斗三角形的真空喷腔5。真空喷腔5的三角形的凹进去的部分也呈三角几何形成锥状收敛,向半滚轮2纵深延伸至半滚轮2的中部,与物料与通气口6相通。A喷刷档板8和B喷刷档板9随半滚轮2的轴向弧度前后对称安置,并紧贴半滚轮2。A喷刷档板8与B喷刷档板9合围底处所构成的中逢即为物料喷出时的喷刷口1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喷刷式技术结构,喷头的打印幅度可宽窄变化,能够做到快速高效的打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3D产品打印机及程控路径,由喷头框架1、喷头机组和与喷头机组相关的辅助装置组成。喷头机组由半滚轮2、物料与通气口6、料罐7、A喷刷档板8、B喷刷档板9和喷刷口10组成。开在半滚轮2的中间,有一个形似倒漏斗三角形的真空喷腔5。真空喷腔5的三角形的凹进去的部分也呈三角几何形成锥状收敛,向半滚轮2纵深延伸至半滚轮2的中部,与物料与通气口6相通。A喷刷档板8和B喷刷档板9随半滚轮2的轴向弧度前后对称安置,并紧贴半滚轮2。A喷刷档板8与B喷刷档板9合围底处所构成的中逢即为物料喷出时的喷刷口10。本专利技术采用喷刷式技术结构,喷头的打印幅度可宽窄变化,能够做到快速高效的打印。【专利说明】3D产品打印机及程控路径
3D产品打印机及程控路径涉及工业自动化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3D打印机的打印喷头均为固定的线性模式,其打印速度受到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喷头的打印幅度可宽窄变化的喷刷式的产品打印机。 本专利技术由喷头框架1、喷头机组和与喷头机组相关的辅助装置组成。喷头机组由半滚轮2、物料与通气口 6、料罐7、A喷刷档板8、B喷刷档板9和喷刷口 10组成。半滚轮2为一圆柱体,安在喷头框架I的下端。制在半滚轮2两端的半滚轮轴3、4穿过开在喷头框架I的两端轴心相对应处的孔11、孔12定位,露在外面。半滚轮2以半滚轮轴3、4为轴心转动,带动制在其上端的料罐7随动。半滚轮2被限定在只能作半圆周运动的状态。料罐7的大小及动作幅度以不会碰触到喷头框架I为限。开在半滚轮2的中间,有一个形似倒漏斗三角形的真空喷腔5。真空喷腔5呈内凹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外边随半滚轮2的弧度铺开露在外面。真空喷腔5的三角形的底边与半滚轮2的轴线平行;真空喷腔5的三角形的上角相对着半滚轮2轴轴心的垂直方向。真空喷腔5的三角形的凹进去的部分也呈三角几何形成锥状收敛,向半滚轮2纵深延伸至半滚轮2的中部,与物料与通气口 6相通。物料与通气口 6贯穿半滚轮2其余的厚度露在与半滚轮2连体之上的料罐7中。A喷刷档板8和B喷刷档板9随半滚轮2的轴向弧度相对对称安置,并紧贴半滚轮2,以形成对半滚轮2和真空喷腔5密切包围态势。A喷刷档板8与B喷刷档板9合围底处所构成的中逢即为物料喷出时的喷刷口 10。因而半滚轮2被限定的半圆周运动的状态,从始至终带动真空喷腔5对外的三角形与包裹其身的A喷刷档板8与B喷刷档板9紧密贴面,形成由宽变窄或由窄变宽的无间切换,达到调控喷刷口 10宽窄之目的。 与喷头机组相关的辅助装置之一由半滚轮2和传动机构组成。传动机构由伸出的半滚轮轴3、4上安装的半滚轮传动齿轮13、14、半滚轮控制电机15、16和电机齿轮17、18组成。在与半滚轮2同轴线的平行上方的喷头框架I的侧壁上开有孔19、20。半滚轮控制电机15、16安在喷头框架I侧壁上的相应处,半滚轮控制电机轴21、22分别通过孔19、20伸向靠近半滚轮2的里面并安装电机齿轮17、18。半滚轮传动齿轮13、14分别与电机齿轮17、18相互啮合,以形成联动关系。 与喷头机组相关的辅助装置之二由A喷刷档板8与B喷刷档板9和其传动机构组成。A喷刷档板8与B喷刷档板9的传动机构由A喷刷档板8、B喷刷档板9、A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3、24,B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5、26,A微控电机27、B微控电机28和A微控电机齿轮29、B微控电机齿轮30组成。A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3、24与B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5、26均为前端为转动部件、下端为档板部件的一体结构。在喷头框架I两侧内壁上的孔11、12的外围分别制有凸出的轴套31、32。半滚轮轴3、4分别能够通过轴套31、32并穿过孔11、12伸出在外。A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3、24与B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5,26的内径与轴套31、32的外径相匹配,A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3、24与B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5、26能够在其中作圆弧转动。轴套31、32的轴向长度以能够容纳A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3、24和B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5、26各自应对并排叠加的宽度为限。A微控电机轴33、B微控电机轴34分别穿过制在喷头框架I侧壁孔35、36,进入靠近半滚轮2的里面并安上A微控电机齿轮29、B微控电机齿轮30。A微控电机齿轮29、B微控电机齿轮30与相对应的A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3、24和B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5、26交叉叠加相互卩齿合。A微控电机齿轮29、B微控电机齿轮30的长度不小于A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3、24和B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5、26分别叠加起来的宽度,即一齿管二齿——A微控电机齿轮29、B微控电机齿轮30 —经互动,A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3、24和B喷刷档板轴端月牙齿轮25、26跟着动弹;最终带动A喷刷档板8和B喷刷档板9以轴套31、32为轴心动作,从而形成一剪刀叉力矩,促使喷刷口 10的间隙也随之变化,或开启或闭合或宽窄变化。喷刷口 10的开启宽度决定打印时喷刷物料的厚度及制品成型时的融合度。 与喷头机组相关的辅助装置之三由料罐7和真空吸送料装置组成。真空吸送料装置由真空呼吸机37、真空吸送导管38和回流管39组成。真空呼吸机37具有双向控制呼吸和输送物料的功能,即可吸气、呼气和随气流双向输送物料。真空呼吸机37安置于料罐7的顶部,其内口 40进入到料罐7之中。内口 40上接有一根垂直的真空吸送导管38。真空吸送导管38的另一端插入到物料与通气口 6中,真空吸送导管38即成为一个密闭的直达真空喷腔5端口的气体吸送物料的通道。真空呼吸机37的出口 41连接一根回流管39。回流管39经回流管孔42插回到料罐7中。料罐7的上方处制有一进料管43。进料管43插入料罐7中既是进料口也是配合喷刷口 10的开合调整空气压力的排换气装置。 与喷头机组相关的辅助装置之四由料罐7和加热装置组成。在料罐7内壁上制有加热层44。在真空吸送导管38的外围套有激光加热套环45。 与喷头机组相关的辅助装置之五由A喷刷档板8、B喷刷档板9和冷却装置组成。冷却装置由A喷刷档板8、B喷刷档板9、A进气管46、B进气管47、A条形封闭槽48、B条形封闭槽49和A条形出风口 50、B条形出风口 51组成。在A喷刷档板8、B喷刷档板9的机体中制有中空的A条形封闭槽48、B条形封闭槽49。A条形封闭槽48、B条形封闭槽49的上面分别接A进气管46、B进气管47,A进气管46、B进气管47分别通到A条形封闭槽48、B条形封闭槽49中。A条形封闭槽48、B条形封闭槽49的下面分别制有A条形出风口 50、B条形出风口 51。A条形出风口 50、B条形出风口 51与喷刷口 10处于相对相邻对称的平行状态。刚刚从喷刷口 10炽热喷出堆叠在打印部件顶层级的物料,随即经过A条形出风口50和B条形出风口 51的气体吹拂,能快速降温固形,减低热缩率,保证打印的速度和均匀强度。 诸硬件的有效运作依赖相应的程序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其匹配。 本专利技术采用喷刷式技术结构,能够做到快速高效的打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工况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半滚轮2及真空喷腔5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3D产品打印机及程控路径,由喷头框架(1)、喷头机组和与喷头机组相关的辅助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喷头机组由半滚轮(2)、物料与通气口(6)、料罐(7)、A喷刷档板(8)、B喷刷档板(9)和喷刷口(10)组成,半滚轮(2)为一圆柱体,安在喷头框架(1)的下端,制在半滚轮(2)两端的半滚轮轴(3)、(4)穿过开在喷头框架(1)的两端轴心相对应处的孔(11)、孔(12)定位,露在外面,半滚轮(2)以半滚轮轴(3)、(4)为轴心转动,带动制在其上端的料罐(7)随动,半滚轮(2)被限定在只能作半圆周运动的状态,料罐(7)的大小及动作幅度以不会碰触到喷头框架(1)为限,开在半滚轮(2)的中间,有一个形似倒漏斗三角形的真空喷腔(5),真空喷腔(5)呈内凹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外边随半滚轮(2)的弧度铺开露在外面,真空喷腔(5)的三角形的底边与半滚轮(2)的轴线平行;真空喷腔(5)的三角形的上角相对着半滚轮(2)轴轴心的垂直方向,真空喷腔(5)的三角形的凹进去的部分也呈三角几何形成锥状收敛,向半滚轮(2)纵深延伸至半滚轮(2)的中部,与物料与通气口(6)相通,物料与通气口(6)贯穿半滚轮(2)其余的厚度露在与半滚轮(2)连体之上的料罐(7)中,A喷刷档板(8)和B喷刷档板(9)随半滚轮(2)的轴向弧度相对对称安置,并紧贴半滚轮(2),以形成对半滚轮(2)和真空喷腔(5)密切包围态势,A喷刷档板(8)与B喷刷档板(9)合围底处所构成的中逢即为物料喷出时的喷刷口(10),因而半滚轮(2)被限定的半圆周运动的状态,从始至终带动真空喷腔(5)对外的三角形与包裹其身的A喷刷档板(8)与B喷刷档板(9)紧密贴面,形成由宽变窄或由窄变宽的无间切换,达到可调控喷刷口(10)宽窄之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珉
申请(专利权)人:田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