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5881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其包括台板、安装在台板后端上部两侧的左、右侧板、固接在两侧板之间的多个横梁、分别能够左右移动地安装在横梁上的前、后摇篮以及分别安装在前摇篮前、后端的送布辊和多个展布辊,前摇篮左侧固接有位于在展布辊输出侧的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左侧板上固接有位于送布辊输出侧的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级的对边系统,后面的摇篮进行粗对边,使参差不齐的布边保持在很小的范围以内,再经过前面的摇篮进行精细对边,这时可对于卷布或者坯布在特别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实现最大限度的对齐布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其包括台板、安装在台板后端上部两侧的左、右侧板、固接在两侧板之间的多个横梁、分别能够左右移动地安装在横梁上的前、后摇篮以及分别安装在前摇篮前、后端的送布辊和多个展布辊,前摇篮左侧固接有位于在展布辊输出侧的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左侧板上固接有位于送布辊输出侧的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之间的间距。本技术采用两级的对边系统,后面的摇篮进行粗对边,使参差不齐的布边保持在很小的范围以内,再经过前面的摇篮进行精细对边,这时可对于卷布或者坯布在特别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实现最大限度的对齐布边。【专利说明】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铺布机,尤其是一种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智能铺布机市场处于百花齐放的现状,因其高效率的工作优势被广大服装及家纺行业所青睐,由于布料的多样性,对铺布机工作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其中之一就是布边的对齐效果是否能达到甚至超越手工的铺叠。因此急需致力研发了一种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能够有效的解决了各种参差不齐布料(包括卷布及坯布)的对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最大限度缩小布料对边误差值的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台板、通过整机行走部分分别安装在台板后端上部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固接在两侧板之间的多个横梁、分别能够单独左右移动地安装在横梁上的前摇篮和后摇篮以及分别安装在前摇篮前、后端的送布辊和多个展布辊,所述前摇篮左侧固接有用于控制后摇篮左右移动的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且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左右并排设置在多个展布辊的输出侧,所述左侧板上固接有用于控制前摇篮左右移动的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且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左右并排设置在送布辊的输出侧,其中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之间的间距。 多个所述横梁上均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前摇篮和后摇篮底部均安装有滚轮,该前摇篮和后摇篮分别通过导向槽与滚轮的配合能够左右滑动地安装在横梁上,该前摇篮和后摇篮还分别与一直线电机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直线电机均固接在右侧板上并分别受控于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和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 所述后摇篮上还设有用于承装布卷的承载装置。 所述送布辊和多个展布辊的输入侧还分别设有多组去除布料褶皱的布料去皱装置。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两级的对边系统,后面的摇篮进行粗对边,使参差不齐的布边保持在很小的范围以内,再经过前面的摇篮进行精细对边,这时可对于卷布或者坯布在特别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实现最大限度的对齐布边。一般全自动铺布机的布边对齐误差在8-10_左右,采用本技术双级对边系统以后,对边误差在2_-3_,而一般人工铺叠时的误差在5_左右,由此可见,此系统已经优于人工铺叠的效果,完全可以替代手工作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的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包括台板1、通过整机行走部分11分别安装在台板I后端上部两侧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固接在两侧板2、3之间的多个横梁4、分别能够单独左右移动地安装在横梁4上的前摇篮5和后摇篮6以及分别安装在前摇篮5前、后端的送布辊7和多个展布辊8,所述前摇篮5左侧固接有用于控制后摇篮6左右移动的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C、D,且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C、D左右并排设置在多个展布辊8的输出侧,所述左侧板2上固接有用于控制前摇篮5左右移动的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A、B,且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A、B左右并排设置在送布辊7的输出侧,其中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A、B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C、D之间的间距。优选地,多个展布辊8均分向缠绕I3U绳的展布辊,用以进一步展平布匹;送布辊7为开幅型的送布辊,展布后将布匹平整的送到台板上。 多个所述横梁4上均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前摇篮5和后摇篮6底部均安装有滚轮,该前摇篮5和后摇篮6分别通过导向槽与滚轮的配合能够左右滑动地安装在横梁4上,该前摇篮5和后摇篮6还分别与一直线电机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直线电机均固接在右侧板3上并分别受控于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A、B和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C、D。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C、D控制后面的直线电机的左右运行,从而带动后摇篮6进行粗对边,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A、B前面的直线电机的左右运行,从而带动前摇篮5动作,完成最终的对边。 所述后摇篮6上还设有用于承装布卷的承载装置9。 所述送布辊7和多个展布辊8的输入侧还分别设有多组去除布料褶皱的布料去皱装置10。当正常铺布时布料会有硬皱或叠加的情况,此布料去皱装置10可以模仿人工来将褶皱摊开。 图4示出了本技术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的控制原理图;其中#72和#70为DC24V电源,为传感器ABCD(即对应PN1-PN4)供电,SOLl和S0L2分别为前后直线电机,R1-R4分别为前后直线电机控制继电器,RlO为对边功能关闭控制继电器。参考图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I)铺布时将布卷放置到后摇篮6上,通过多个展布辊8以后从前摇篮5的送布辊9来送出,当布卷的边偏左时,此时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C、D均为I (假设传感器被布料挡住后为I,未挡住为O),此时会首先控制后面的直线电机向右带动后摇篮6,直至初级对边传感器C为O且初级对边传感器D为I,后面的直线电机停止运行,相反当布卷边偏右时,首先控制后面的直线电机向左带动后摇篮6,直至初级对边传感器C为O且初级对边传感器D为1,后面的直线电机停止运行,从而使布边总是在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C、D之间的范围内移动,达到了粗对边的目的,为前面的精细对边提供了必要条件。 (2)经过后摇篮6的粗对边,当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A、B检测到布边偏差时(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A、B间距小于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C、D间距,用以进行精确对齐),控制前面的直线电机带动前摇篮5左右移动(原理同上),从而实现精确对边。 (3)当布料铺完时,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A、B和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C、D均为0,此时前后两个直线电机均带动两个摇篮移动到最右边,并通过直线电机内置的限位行程开关来停止,主控制会自行关闭对边功能,等待重新上料。 经过实际测验,此系统的对边误差在高速铺叠时为2_3mm左右,远小于单级对边的铺布机(1mm左右),且大大优于人工铺叠(5mm左右),使得全自动铺布机可以高效率且高质量的完成铺叠作业。本技术采用双摇篮结构,第一级摇篮进行快速的粗对边,使布边保持在较小范围内,第二级摇篮进行细对边,使布边效果保持在最小误差内。本技术采用多层次的展布结构,能够将褶皱的布料有效的展平。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铺布机双级对边系统,包括台板(1)、通过整机行走部分(11)分别安装在台板(1)后端上部两侧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固接在两侧板(2、3)之间的多个横梁(4)、分别能够单独左右移动地安装在横梁(4)上的前摇篮(5)和后摇篮(6)以及分别安装在前摇篮(5)前、后端的送布辊(7)和多个展布辊(8),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摇篮(5)左侧固接有用于控制后摇篮(6)左右移动的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C、D),且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C、D)左右并排设置在多个展布辊(8)的输出侧,所述左侧板(2)上固接有用于控制前摇篮(5)左右移动的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A、B),且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A、B)左右并排设置在送布辊(7)的输出侧,其中两个次级对边传感器(A、B)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初级对边传感器(C、D)之间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