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砂瓜打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2084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硒砂瓜打坑机,其包括传动系统,刀杆,以及设置在刀杆的一端的第一刀头;传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变速箱、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二变速箱;第一变速箱包括互相啮合并且轴线互相垂直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拖拉机的后动力输出轴共轴连接,第二伞齿轮与第一皮带轮共轴连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变速箱包括互相啮合并且轴线互相垂直的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第三伞齿轮与第二皮带轮共轴连接,第四伞齿轮与刀杆共轴连接。该硒砂瓜打坑机在硒砂瓜种植过程中可自动完成打坑作业,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打坑的目的,因而大大提高了种植作业效率,省时又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具体涉及硒砂瓜打坑机,其包括传动系统,刀杆,以及设置在刀杆的一端的第一刀头;传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变速箱、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二变速箱;第一变速箱包括互相啮合并且轴线互相垂直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拖拉机的后动力输出轴共轴连接,第二伞齿轮与第一皮带轮共轴连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变速箱包括互相啮合并且轴线互相垂直的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第三伞齿轮与第二皮带轮共轴连接,第四伞齿轮与刀杆共轴连接。该硒砂瓜打坑机在硒砂瓜种植过程中可自动完成打坑作业,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打坑的目的,因而大大提高了种植作业效率,省时又省力。【专利说明】砸砂瓜打坑机
本技术涉及硒砂瓜的种植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硒砂瓜打坑机。
技术介绍
硒砂瓜的种植,是宁夏中卫地带的一种特殊种植模式,面积达180万亩。硒砂瓜的种植地是在干旱地带的土地表面覆盖12-20cm的砂砾石。种植时,将砂砾石挖开至土层,呈穴状,然后将硒砂瓜种子种植在土表层。 目前,种植硒砂瓜时的打坑工作,只能运用传统的人工体力完成,存在耗时、耗力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硒砂瓜打坑机,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硒砂瓜打坑机,其结构如下: 包括传动系统,刀杆,以及设置在刀杆的一端的第一刀头;传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变速箱、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二变速箱;第一变速箱包括互相啮合并且轴线互相垂直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拖拉机的后动力输出轴共轴连接,第二伞齿轮与第一皮带轮共轴连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变速箱包括互相啮合并且轴线互相垂直的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第三伞齿轮与第二皮带轮共轴连接,第四伞齿轮与刀杆共轴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拖拉机连接的仿形地轮;仿形地轮上设有刀架,刀架与刀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仿形地轮包括车毂,与车毂连接的多个辐板,以及轮圈;每个辐板分别连接一块弧形面板,所有弧形面板组合形成轮圈;辐板包括沿所述轮圈的径向分布的两个平板,其中一个平板上沿轮圈的径向分布有多个调节孔,另一个平板上设有与调节孔配合的槽,调节孔与槽通过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刀杆上与第一刀头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刀头。 进一步地,刀杆为可伸缩杆,并且刀杆的两端均可伸缩。 进一步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一个或多个第三皮带轮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拖拉机可拆卸连接的尾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架;传动系统设置在机架内。 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硒砂瓜打坑机在硒砂瓜种植过程中可完成自动打坑作业,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打坑的目的,因而大大提高了种植作业效率,省时又省力,其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拖拉机通过后动力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第一伞齿轮,此时第一伞齿轮将动力依次传递给第二伞齿轮、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最后第四伞齿轮将动力传递给刀杆,此时刀杆在动力带动下绕其轴向旋转,进而带动第一刀头在地面上旋转,第一刀头在旋转过程中会不断挖掘砂石,最终完成打坑作业。 在上述工作过程中,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均利用伞齿轮将动力分别作了一次转向,这样既可以使最后的动力方向与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轴的动力方向一致,使第一刀头正常旋转;又可以避免以下问题:直接将拖拉机的动力传输给刀杆时拖拉机和传动轴等机械构件会对第一刀头的旋转造成空间障碍。另外,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组成的皮带传动结构可以将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更连贯地连接起来,使动力的传递更顺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硒砂瓜打坑机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硒砂瓜打坑机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硒砂瓜打坑机的动力传递路线图; 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仿形地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硒砂瓜打坑机,如图1-3所示,其包括传动系统,刀杆5,以及设置在刀杆5的一端的第一刀头6 ;传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变速箱1、第一皮带轮2、第二皮带轮3和第二变速箱4 ;第一变速箱I包括互相啮合并且轴线互相垂直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拖拉机的后动力输出轴共轴连接,第二伞齿轮与第一皮带轮2共轴连接;第一皮带轮2与第二皮带轮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变速箱4包括互相啮合并且轴线互相垂直的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第三伞齿轮与第二皮带轮3共轴连接,第四伞齿轮与刀杆5共轴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硒砂瓜打坑机在硒砂瓜种植过程中可完成自动打坑作业,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打坑的目的,因而大大提高了种植作业效率,省时又省力,其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拖拉机通过后动力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第一伞齿轮,此时第一伞齿轮将动力依次传递给第二伞齿轮、第一皮带轮2、第二皮带轮3、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最后第四伞齿轮将动力传递给刀杆5,此时刀杆5在动力带动下绕其轴向旋转,进而带动第一刀头6在地面上旋转,第一刀头6在旋转过程中会不断挖掘砂石,最终完成打坑作业。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硒砂瓜打坑机的动力传递路线如图3所示,拖拉机 11的动力依次经过第一变速箱1、第一皮带轮2、第二皮带轮3和第二变速箱4传递给第一刀头6。 在上述工作过程中,第一变速箱I和第二变速箱4均利用伞齿轮将动力分别作了一次转向,这样既可以使最后的动力方向与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轴的动力方向一致,使第一刀头6正常旋转;又可以避免以下问题:直接将拖拉机的动力传输给刀杆5时拖拉机和传动轴等结构会对第一刀头6的旋转造成空间障碍。另外,第一皮带轮2和第二皮带轮3组成的皮带传动结构可以将第一变速箱I和第二变速箱4更连贯地连接起来,使动力的传递更顺畅。 另外,上述传动系统除了改变动力方向和传递动力两个作用外,还可以起改变动力大小(即转速)的作用,以便于将拖拉机的转速调整为更适宜挖坑的转速。例如,拖拉机的常用转速约为710r/s,在该情况下可以作如下改变:在第一变速箱I中将转速作1:0.6-0.8的改变,此时转速降至为425-580r/s,再利用第一皮带轮2和第二皮带轮3将转速作1:1.8-1.5的改变,此时转速被限定在850-880r/s之间,该转速更适宜打坑。由此可见,在上述转速大小的改变过程中,还在第一皮带轮2和第二皮带轮3之间形成了扭力差,从而避免了以下问题:当刀头在工作中因土石因素造成阻力过大时,皮带轮会打滑,损伤机械构件。以上转速的改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改变伞齿轮和皮带轮的大小。 另外,经实践总结发现,若转速过低时,打坑效果不良;转速过高时,易造成机械件损坏,且砂土飞溅太远。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改变转速及改变量,并不局限于上文所述的例子。 上述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以达到更多的技术效果,例如如图1至4所示: 优选地,还包括与拖拉机连接的仿形地轮9 ;仿形地轮9上设有刀架7,刀架7与刀杆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该优选结构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 由于仿形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硒砂瓜打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系统,刀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刀杆的一端的第一刀头;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变速箱、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二变速箱;所述第一变速箱包括互相啮合并且轴线互相垂直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拖拉机的后动力输出轴共轴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共轴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变速箱包括互相啮合并且轴线互相垂直的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三伞齿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共轴连接,所述第四伞齿轮与所述刀杆共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英善吴小雨赵旭光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塬上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