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寅琨专利>正文

一种摄像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739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摄像头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弧形带体、摄录单元、控制单元、电源单元、数据线、伸缩带、方形扣、日字扣;所述弧形带体与伸缩带通过方形扣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形成圆环形头带;所述摄录单元固定在弧形带体前端,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分别固定在弧形带体两侧。这样的结构组合,可以让摄录单元,控制单元,电源单元与头带融为一体。三个工作单元之间的信号交换,电能输送通过嵌入头带内的数据线传输实现。圆环形头带结构可以让摄像头带佩戴更安全,更容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摄像头带可以在不干扰使用者自身运动和眼睛视角的前提下,同步摄录眼前的视频图像和环境声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摄像机
,特别涉及一种佩戴式摄像机。 
技术介绍
如今,摄像机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活动的拍摄中。但是能够拍摄人眼视角图像的摄像机装置却很少。现有人眼视角摄像装置有:可安装摄像机的安全帽,可安装摄像头的眼镜;这些现有的技术装置虽然可以在一些环境中拍摄人眼视角图像,但是如果当人们需要在激烈的运动中拍摄自己的视角图像视频时,佩戴这些已有摄像装置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安全隐患。摄像安全帽过于笨重,佩戴不方便,并且在大多数运动中不适宜佩戴安全帽,而摄像眼镜影响人的视角,运动中容易脱落,不稳固,且运动碰撞时容易造成面部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所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头带,可以在不影响使用者运动的状态下,实时摄录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眼前的视角图像及环境声音。 本技术将摄像头部分、电源部分、控制部分,分别固定在头带的不同位置上。使用者头部佩戴上本技术摄像头带,无需实时手持操作,摄像头就可以随着头部移动,在保证轻便、安全、不影响自身运动的情况下,实时准确的摄录运动过程中眼前图像和环境声音。本技术摄像头带,包括弧形带体、摄录单元、控制单元、电源单元、数据线、伸缩带、方形扣、日字扣。 所述弧形带体前端中央位置和两侧分别设有凹槽,两端设有连接端;且所述电源单元设置固定在弧形带体左侧或右侧凹槽内,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固定在弧形带体右侧或左侧凹槽内,所述摄录单元设置固定在弧形带体前端凹槽内。 所述弧形带体连接端与所述伸缩带通过所述方形扣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形成圆环形头带。 所述弧形带体由聚合材料制成;且所述数据线嵌入所述弧形带体内,把控制单元、摄录单元和电源单元连接起来。 优选的,所述摄录单元包括:摄像头模块,麦克风,以及收容摄像头模块和麦克风的摄录单元保护壳。摄录单元保护壳两侧设有连接口,用于连接数据线。且所述摄像头模块的拍摄方向指向摄录单元保护壳的前方。 优选的,所述摄录单元保护壳分为透明镜头盖和壳体,壳体固定在弧形带体前端的凹槽内,且所述透明镜头盖与所述壳体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形成防水密封联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路板,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储存模块,按键模块,以及收容控制电路板,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储存模块和按键模块的控制单元保护壳,且控制单元保护壳前端设有连接口,用于连接数据线。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保护壳分为外侧壳体和内侧壳体,内侧壳体固定在弧形带体右侧或左侧凹槽内。所述外侧壳体与内侧壳体通过螺丝连接固定,且外侧壳体与内侧壳体之间设有硅胶圈密封防水。 优选的,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电源模块,以及收容电源模块的电源单元保护壳,且电源单元保护壳前端设有连接口,用于连接数据线。 优选的,所述电源单元保护壳分为壳盖和壳体,壳体固定在弧形带体左侧或右侧的凹槽内。所述壳盖与壳体通过卡扣进行联接,且所述壳盖与壳体之间设有硅胶圈密封防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外侧壳体设有USB插口和储存卡插口,所述USB插口和储存卡插口通过可拆卸硅胶塞密封防水,存储卡插口可以插入储存卡用于存储摄录的相关视音频信息,同时USB插口可以通过接插外部数据线把储存卡中的视音频文件传送至外部终端设备。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用于与电脑、手机、显示控制器等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交换和无线控制。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摄录单元还包括防抖模块,用于自动检测和自动补偿摄像头带使用过程中摄像头模块抖动所造成的空间偏移量,使拍摄图像更加稳定流畅。 本技术摄像头带优点在于,把摄像装置分为摄录单元,控制单元,电源单元三个相对体积较小的独立工作单元。并用头带作为工作单元的固定载体,把摄录单元固定在弧形带体前端,把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分别固定在弧形带体两侧。这样的结构组合,可以让摄录单元,控制单元,电源单元与带体融为一体。三个工作单元之间的信号交换,电能输送通过嵌入头带内的数据线传输实现。由弧形带体、方形扣与伸缩带组成圆环形头带结构可以让摄像头带稳固的附着在头部,使佩戴更安全,更容易。使用者通过日字扣调节伸缩带的松紧度,摄像头带可以紧密的贴合在头部,在运动中不易脱落。其优点还在于,摄像头模块的拍摄方向就指向了使用者的视角方向。由于摄像头模块的拍摄方向为摄录单元保护壳的前方,当使用者佩戴本技术摄像头带时,其摄录单元位于额头中央位置,摄像头模块的拍摄方向也就指向了使用者的视角方向。这样摄像头带就能够在不干扰使用者眼睛视角的前提下,同步摄录眼前的视频图像和环境声音。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摄像头带具体实施例一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摄像头带具体实施例一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摄像头带具体实施例一的方形扣连接端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摄像头带具体实施例一的摄录单元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摄像头带具体实施例一的控制单元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摄像头带具体实施例一的控制电路板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摄像头带具体实施例一的电源单元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摄像头带佩戴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摄像头带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技术摄像头带具体实施例二的控制电路板示意图。 图11是本技术摄像头带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技术摄像头带具体实施例三的摄录单元分解示意图。 各图中。 1为摄录单元。 101摄录单元圆形保护壳。 102为圆形壳体。 103为摄像头模块。 104为透明镜头盖。 105为右侧连接口。 106为左侧连接口。 107为麦克风。 108为防抖模块。 2为数据线。 3为弧形带体。 301为方形凹槽。 302为圆形凹槽。 303为方形凹槽。 304为右侧连接端。 305为左侧连接端。 4为控制单元。 401为控制单元方形保护壳。 402为控制单元内侧方形壳体。 4021为内侧螺丝柱。 4022为连接口。 403为控制单元外侧方形壳体。 4031为外侧螺丝柱。 4032为存储卡插口。 4033为USB数据线插口。 4034为控制按键。 4035为指示灯。 4036为螺丝。 4037为硅胶塞(A)。 4038为硅胶塞(B)。 404为硅胶密封圈。 405为控制电路板。 4051为电路板。 4052为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4053为储存模块。 4054为按键模块。 4055为无线传输模块。 5为电源单元。 501电源单元方形保护壳。 502为方形壳体。 5021连接口。 5022为卡扣槽。 503为外侧方形壳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头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弧形带体、摄录单元、控制单元、电源单元、数据线、伸缩带、方形扣、日字扣,所述弧形带体前端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凹槽,两端设有连接端,且所述电源单元设置固定于弧形带体左侧或右侧方形凹槽内,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固定于弧形带体右侧或左侧方形凹槽内,所述摄录单元设置固定在弧形带体前端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头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弧形带体、摄录单元、控制单元、电源单元、数据线、伸缩带、方形扣、日字扣,所述弧形带体前端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凹槽,两端设有连接端,且所述电源单元设置固定于弧形带体左侧或右侧方形凹槽内,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固定于弧形带体右侧或左侧方形凹槽内,所述摄录单元设置固定在弧形带体前端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摄像头带,其特征在于弧形带体由聚合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摄像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带体连接端与所述伸缩带通过所述方形扣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形成圆环形头带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摄像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嵌入弧形带体内,连接控制单元,摄录单元,电源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摄像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录单元由摄像头模块,麦克风,以及收容摄像头模块和麦克风的摄录单元保护壳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摄像头带,其特征在于摄像头模块的拍摄方向指向摄录单元保护壳的前方。 
7.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摄像头带,其特征在于摄录单元保护壳由透明镜头盖和内侧壳体组成,所述透明镜头盖与所述内侧壳体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形成防水密封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摄像头带,其特征在于摄录单元保护壳两侧设有连接口,所述数据线通过两侧连接口与摄录单元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摄像头带,其特征在于摄录单元还包括防抖模块,用于自动检测和自动补偿摄像头带使用过程中摄像头模块震动所造成的空间偏移量。 
10.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寅琨
申请(专利权)人:汤寅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