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颗粒物等速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4907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调颗粒物等速采样装置包括:等速管、皮托管、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推杆、第二推杆、转动架、托架、轴承和中心控制器。托架固定在机舱地板下方,轴承固定在托架上,转动架固定在轴承上,转动架通过两根销轴夹持在等速管上,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托架上,第二推杆的一端装在第二伺服电机内,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架铰接;在机舱地板上装有第一伺服电机和中心控制器,第一推杆一端装在第一伺服电机内,第一推杆另一端与等速管铰接,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在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带动下,进行伸缩,使等速管绕着销轴旋转;中心控制器通过气管与进气口和皮托管分别相连,中心控制器通过电控制电路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分别连接。(*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采样装置,特别是一种可调颗粒物等速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极端污染天气频发,颗粒物污染备受公众关注,政府也出台了系列政策治理颗粒物污染。为与地面监测数据作比对研究,需要开展航测,但目前航测PM2.5和PM10通常是用装在飞行器上的采样器进行采集的,而现有采样器中的皮托管通常不能进行调整,且没有正对着气流,往往与气流形成一个夹角,导致皮托管的进气量不能达到最大,测得的粒径谱分布和颗粒的浓度不均匀,直接影响采样的精准度。由此,提高PM2.5和PM10的监测数据精密度,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目前采样器中的皮托管位置不能进行调整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调颗粒物等速采样装置。为了完成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可调颗粒物等速采样装置,它包括:等速管、皮托管、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推杆、第二推杆、转动架、托架、轴承和中心控制器。等速管是L型的套管,它包括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颗粒物等速采样装置,它包括:等速管(1)、皮托管(14)、第一伺服电机(4)、第二伺服电机(6)、第一推杆(3)、第二推杆(13)、转动架(8)、托架(9)、轴承(10)和中心控制器(15),等速管(1)是L型的套管,它包括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在接近等速管(1)水平部分的端口处开有对称的2n个进气口(12),n为大于2的自然数,等速管(1)的垂直部分穿过蒙皮(11)和机舱地板(5),皮托管(14)与等速管(1)的水平部分平行并且其一端通入等速管(1)中,其特征在于:托架(9)固定在机舱地板(5)下方,轴承(10)固定在托架(9)上,转动架(8)固定在轴承(10)上,转动架(8)通过两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颗粒物等速采样装置,它包括:等速管(1)、皮托管(14)、第一伺服
电机(4)、第二伺服电机(6)、第一推杆(3)、第二推杆(13)、转动架(8)、托架(9)、
轴承(10)和中心控制器(15),等速管(1)是L型的套管,它包括水平部分和垂直部
分,在接近等速管(1)水平部分的端口处开有对称的2n个进气口(12),n为大于2
的自然数,等速管(1)的垂直部分穿过蒙皮(11)和机舱地板(5),皮托管(14)与
等速管(1)的水平部分平行并且其一端通入等速管(1)中,其特征在于:托架(9)
固定在机舱地板(5)下方,轴承(10)固定在托架(9)上,转动架(8)固定在轴承
(10)上,转动架(8)通过两根销轴(7)夹持在等速管(1)上,第二伺服电机(6)
固定在托架(9)上,第二推杆(13)的一端装在第二伺服电机(6)内,第二推杆(13)
的另一端与转动架(8)铰接,第二推杆(13)在第二伺服电机(6)的带动下,进行伸
缩,使转动架(8)夹持着等速管(1)绕着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鹏杨文王歆华张文杰韩斌耿春梅张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