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198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2:55
一种LED显示屏,包括电路基板和分布设置在电路基板上的若干LED发光单元,所述LED显示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混光装置,该混光装置包括若干扩散腔,任一扩散腔中有至少一个所述LED发光单元;所述LED发光单元包括两个相互并联的LED发光二极管以及一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两LED发光二极管的开关与闭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芯片控制一个LED发光单元中两LED发光二极管的开关与闭合,完成对显示器亮度的控制,同时也很好的避免了因一个LED发光二极管损坏导致不能发光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或消除像素的颗粒感和刺目感,提高画面亮度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LED显不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屏,特别是一种LED显示屏
技术介绍
全彩LED显示屏是由数量众多的三色LED (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图像显示系统。根据安装场合不同分为室内屏和室外屏两大类。室外屏由于观看距离较远,发光元件的间距(像素间距)较大;室内屏的像素间距相对于室外屏而言较小。随着人们对显示效果的追求不断提升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进,LED显示屏的像素间距已从20mm,18mm,逐渐减小到4mm,3mm甚至更小。无论是室外屏还是室内屏,其像素排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LED发光单元101按照一定的间隔规则整齐有序的排布在电路板102上,通常LED发光单元101的尺寸只占到像素间距的1/2,即相邻两个LED发光单元之间的空白间距通常会大于或等于LED发光单元本身的尺寸。 当LED发光单元点亮时,其发光区域如103所示,呈现出中间较亮,边缘较暗的特征,在发光区域之外存在不发光的暗区104。 但是现有的LED显示屏均存在以下不足: (1)画面颗粒感较强 由于暗区的普遍存在,使得LED屏在点亮时,画面亮度不均匀,像素与像素之间的分割明显,显示出来的画面颗粒感很强,让人感觉画面很粗糙,不够细腻。尤其是在近距离(例如室内)观看时,画面会显得不连贯不完整,严重影响观看效果。 (2)画面刺目感较强 此外,由于LED发光单元发光具有方向性,发光区域的亮度集中在中心点附近,人眼观看时感到眩目,产生刺目感,在室内较低亮度环境下更加刺眼难受。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传统的低像素密度LED显示屏中,例如采用05mmLED制作的像素间距为10mm的显示屏,业界采用密集排布的方式,将像素间距减小至8mm或7.25mm,来降低画面颗粒感;同时采用在元件上方增加遮光沿的方式来提高对比度。但是这样一来,会增加像素排布密度,使得成本大幅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显示屏,包括电路基板和分布设置在电路基板上的若干LED发光单元,所述LED显示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混光装置,该混光装置包括若干扩散腔,任一扩散腔中有至少一个所述LED发光单元;所述LED发光单元包括两个相互并联的LED发光二极管以及一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两LED发光二极管的开关与闭合。 较佳地,所述混光装置为透明板,所述扩散腔为设置在该透明板一面上的凹槽,该凹槽倒扣在至少一个所述LED发光单元上。 较佳地,所述凹槽呈扩口状,其扩口端与所述电路基板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凹槽的形状为梯形或弧形。 较佳地,所述透明板的另一面上涂覆有扩散层。 较佳地,所述扩散层为浅灰色或其他颜色混色剂掺入适量玻璃粉形成的扩散材料层。 较佳地,所述混光装置为平面部件,所述扩散腔为设置在该平面部件上的扩口孔,该扩口孔的窄端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扩口孔上涂覆有混色剂。 较佳地,该LED显示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面部件上的塑料薄膜,该塑料薄膜上粘附有微小扩散颗粒。 较佳地,所述扩散腔的高度L与所述LED发光单元高度尺寸Η满足关系式:L ^ 1.2Η ;所述扩散腔和所述电路基板的接触面积S与所述LED发光单元表面积T之间需满足关系式:0.85 < S/T < 1.5。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混光装置的扩散腔来散射LED光,扩大LED的发光区域和混光区域,减少暗区面积,从而降低或消除像素的颗粒感和刺目感,提高画面亮度的均匀性; 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芯片控制一个LED发光单元中两LED发光二极管的开关与闭合,完成对显示器亮度的控制,同时也很好的避免了因一个LED发光二极管损坏导致不能发光的问题。 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ED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LED显示屏,包括电路基板205,和分布设置在电路基板205上的若干LED发光单元201,以及设置在电路基板205上的混光装置。 该混光装置为透明板202,在该透明板202的一面上分布有与该若干LED发光单元201配合的若干凹槽。凹槽呈扩口状,形状可以为梯形弧形等,其扩口端朝向电路基板205设置,即该凹槽倒扣在电路基板205上,该凹槽中至少有一个LED发光单元201。 该凹槽的扩口端通过粘胶204与电路基板205固定连接。透明板202既可以通过粘结方式固定在电路基板205上,当空间较大时也可采用螺钉固定在电路基板20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凹槽作为扩散腔,可以提高LED的发光区域,使得相邻LED发光单元201的边缘光混合,起到混光的目的。 另外,透明板202的另一面上涂覆有扩散层203。扩散层203可以是直接将带有扩散性的微小颗粒材料涂覆在透明板202另一面上形成的涂覆层。例如可以使用浅灰色或其他颜色混色剂掺入适量玻璃粉后直接涂覆在透明板202的另一面上形成扩散层203。 根据LED发光单元201的发光原理,LED显示屏在显示全白画面时,亮度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数值,但显示全黑画面时实际亮度并不能完全为零;再加上LED发光单元201露在外面,本身会反射一部分外界光,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在实际使用时画面的对比度较低,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显示画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扩散腔及扩散层203的扩散作用,不仅使发光区域中心处的亮度减弱,有效降低了刺目感,使显示画面变得柔和,而且使LED发光单元201不直接露在外面,有效降低外界光的反射影响,大幅提高画面的对比度。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光效果,同时可以较好的固定混光装置。扩散腔,即凹槽的表面并没有和LED发光单元201直接接触,而是留有一定的间隙。具体是凹槽的深度L与LED元件201高度尺寸Η满足关系式:L ^ 1.2H ;扩散腔和电路基板205的接触面积S与LED元件201表面积T之间需满足关系式:0.85 < S/T < 1.5。 本实施方式中,LED发光单元201外形尺寸为2mmX2mm,高度为1mm,凹槽的深度约为1.4mm,凹槽与电路板基板的接触面积约为5_2。实验表明可以满足混光需要,达到消除像素颗粒感的目的,同时混光装置与电路板基板的固定也可以轻松完成。 从图2中可以看出,LED发光单元201发光通过凹槽透射后到达端面的扩散层203,与相邻LED发光单兀201的光混合叠加,使得在原来暗区位置形成一个混光区域。 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混光装置的扩散腔来散射LED光,扩大LED的发光区域和混光区域,减少暗区面积,从而降低或消除像素的颗粒感和刺目感,提高画面亮度的均匀性; 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芯片控制一个LED发光单元中两LED发光二极管的开关与闭合,完成对显示器亮度的控制,同时也很好的避免了因一个LED发光二极管损坏导致不能发光的问题。 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显示屏,包括电路基板和分布设置在电路基板上的若干LED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混光装置,该混光装置包括若干扩散腔,任一扩散腔中有至少一个所述LED发光单元;所述LED发光单元包括两个相互并联的LED发光二极管以及一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两LED发光二极管的开关与闭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显示屏,包括电路基板和分布设置在电路基板上的若干LED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混光装置,该混光装置包括若干扩散腔,任一扩散腔中有至少一个所述LED发光单元;所述LED发光单元包括两个相互并联的LED发光二极管以及一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两LED发光二极管的开关与闭八口 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装置为透明板,所述扩散腔为设置在该透明板一面上的凹槽,该凹槽倒扣在至少一个所述LED发光单元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扩口状,其扩口端与所述电路基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为梯形或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板的另一面上涂覆有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培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