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朝民专利>正文

旅行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19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旅行自行车,设有两个坐鞍和两副脚蹬,前后脚蹬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与飞轮的连动,其几种实施例中可设置有罩壳及水上行驶装置的浮筒及螺旋桨,并可于后侧设置风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作为载人运物的交通工具,又可作为旅游、娱乐、健身的运动工具,其尾架增设坐椅可供一家三口大人小孩骑坐。罩壳可避风雨日晒,车架上的水平横杆可用于野营露宿时支放折叠床板,其水上行驶装置可使本车具有两栖功能,其脚踏蹬传动也可增设机动传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尤指一种骑乘双人、有车箱、水陆两用的旅行自行车。自行车是我国城乡人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以其轻便灵活、价廉、不污染环境,对道路要求不高而得到广泛使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情趣有广泛要求,有必要发展新的自行车车型,供人民作旅游、娱乐、健身等生活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自行车车型,使其能骑乘双人,有车箱不怕风雨,能行驶于陆地和水面,适于旅行的自行车。所用技术方案,本实用型的旅行自行车,主要由车架、车轮、脚踏蹬、链条链轮及坐鞍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坐鞍有两个,前后设置,各由竖管支撑,竖管固接于车架的横梁,在该横梁的适当位置装有两组脚踏蹬,每组脚踏蹬各与一个坐鞍的位置相应,两组脚踏蹬位于车架同侧的前后转臂上铰接有连杆、该连杆与前、后转臂以及前后脚蹬在横梁上的两回转中心之间的梁长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车架两侧的两个转臂—连杆平行四边形机构所在平面互相平行,位置对称交错180度,后脚踏蹬连接于大飞轮,该飞轮经链条转动安装于后车轮轴心的小链轮。b前车轮直径小于后车轮直径。c车架横梁双侧装置有停车时用的可转动的平衡支撑。在车架及后轮的外围设置有罩壳,该罩壳支承在横穿于前车轮,后坐鞍支撑竖管及尾架的三支水平横管上,且该三支横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罩壳上设置有门、窗。在较佳实施例中,该自行车装设有水上行车装置。a,在车身罩壳两侧各有一个充气膨胀的浮筒,该浮筒连接于转臂,该转臂铰接于装在前车叉及尾架上的前后二支水平横管两端的套筒中,所述浮筒转臂有定位装置在浮筒斜支于水面和回收靠拢于罩壳上方的两个位置定位。b,在后车轮未装链轮之一侧的后轮钢圈上固接有传动轮圈,该传动轮圈与装在车架后轮水平杆上的小传动轮啮合,该小传动轮经同轴上的链轮传动连接于螺旋浆的链轮,所述螺旋浆及其传动链轮的回转轴装在可绕后支架转动的支臂的轴承座中,后支架连接于车架的尾架,支臂转动有两个位置,一个位置使螺旋浆位于靠近车轮的下缘的水中,其位置低于前述浮筒的水面位置,另一位置是将支臂转动180度使螺旋浆升高位于罩壳后侧中部,支架在此二位置由定位装置定位。c.前轮用辐板取代辐条。在安装螺旋浆转动支臂的后支架上,同时固接有垂直地面放置的一支桅竿,该桅竿上挂置有可拆卸的风帆。另一实施例,其脚蹬链轮传动的小链轮连接有机动传动装置。本技术的旅行自行车有以下有益效果。1.多用途。既可作为载人运物的交通工具,又有作为旅游、娱乐、健身的运动工具。2.可骑乘双人。后尾架增设坐椅,可供一家三口大人孩子乘坐,适合现代家庭之需。3.设有用轻质材料制的车箱罩壳,可避风雨日晒,其设置于前车叉、后坐鞍及后尾架上的三支水平横管,可用于支放折叠式床板,作为野外过夜的临时住房或帐蓬。4.可在陆地和水面行驶,有两栖功能。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图1的正视图,显示罩壳以内的构造。图3同图2,为俯视图。图4是车架的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水上运行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右侧视图。图7至图9是图5中螺旋浆传动机构的三种实施例。本技术主要由车架1、前、后车轮2、3、前、后脚踏蹬4、5、车把6、飞轮7、小链轮8、前、后坐鞍9、10等组成见图2图4。两个坐鞍9、10前后设置,各由竖管11、12支撑,该二竖管固接于车架1的横梁13,在横梁13的适当位置装有前后脚踏蹬4、5,脚蹬4的位置与坐鞍9相应。脚蹬5的位置与坐鞍10相应,脚蹬4、5位于车架同侧(例如右侧)的前、后转臂14、15上铰接有连杆16,该连杆与转臂14、15及脚蹬4、5在横梁13上的回转中心之间的梁长17(相当机架)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见图4,同样在车架右侧有由转臂14'、15',连杆16'及梁17组成的另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车架左、右两侧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相互平行,位置对称交错180度,后脚蹬5连接于飞轮(大链轮)7,该飞轮经链条传动安装于后轮轴心的小链轮8。在较佳实施例中,前车轮2直径较小,例如为二四车轮,后车轮3直径较大,例如用二八车轮。在车架横梁双侧装置有停车时保持车架不倒的可以转动回收的平衡支撑18,该支撑可用支轮如图2所示,也可以用支架如图4所示。在前坐鞍9的撑杆上设置有可拆卸的供后方骑乘人使用的扶手19。在较佳实施例中,本技术在车架1及后轮3之间全部结构物的外围设置有罩壳20(车箱),该罩壳支承在横穿于前车叉21、后坐鞍支撑管12及尾架22上的三支水平横管23、24、25上,该三支横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便在野外宿营时,可以在三支横管上支设折叠床板供睡眠使用,该折叠床板可做为本实用新的附件装载于设在尾架22的行李架上。在所述罩壳20的适当位置设置有门26、窗27。所述三支水平横管23、24、25可以拆卸以便使用于不装罩壳的车型。在最佳实施例中,本技术装设有水上行车装置,该装置包含两个部件,一是浮筒28、28';设置于车身罩壳两侧,浮筒最好是用可充气膨胀的材料例如橡胶制成充气浮筒,浮筒28连接于前后转臂29、30,该转臂铰接于前后水平横管23、25之两端的套筒中见图1,转臂29、30有斜支于水面(见图1点划线)和回收靠拢于罩壳2上方(图1中实线)两个位置,并有定位装置于两位置定位。水上运行的另一部件是在后车轮3的未装传动小链轮8之一侧(一般为左侧)的后轮钢圈上固接有传动轮圈31,该轮圈与装在车架后轮水平杆32上的小传动轮33啮合,小传动轮33经同轴链轮34传动连接于螺旋浆35的链轮36;所述螺旋浆35及链轮36的回转轴装在可绕后支架37转动的支臂38的轴承座中,后支架37连接于车身尾架22,支臂38转动有两个位置,一个位置使螺旋浆35位于靠近车轮下缘的水中见图6中实线所示,其位置应低于前述浮筒28、28'的水面位置,另一位置是将支臂38转动180度使螺旋浆35升高位于罩壳后侧中部如图6中虚线所示,支架在此相距180度的两个位置设有定位装置定位。前轮2的轮缘与轮毂之间不使用辐条而使用辐板,当在水中行驶时,该辐板起舵的作用,由车把6操纵舵的方向。所述固接于自行车后轮钢圈上的传动轮圈31及与其啮合的小传动轮33,可使用公知技术中的轴线交叉的传动付,例如锥齿轮付见图7,圆棍齿牙的内齿轮31'与圆棍齿牙的外齿轮33'见图8,以及橡皮摩擦轮31″及33″见图9,图9中摩擦轮31″也可直接使用后车轮3的外胎的外圆。所述小传动轮33可沿轴向移动,以实现与传动轮圈31的啮合或脱开,其轴向移动可用两个螺母39沿螺杆移动实现。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在安装螺旋浆转动支臂的后支架37上方,固接有垂直地面设置的一支桅竿40见图1及图5图6,该桅竿上挂设有可拆卸的风帆(图上未示)。上文所述的可转动平衡支撑20,可转动的浮筒转臂29、30,可转动的螺旋浆支臂38均有定位装置在所需的两个使用位置定位以保持稳固不动,所述定位装置可采用机械工程中的公知技术,例如螺钉连接的支撑,定位销结构,弹簧支板构造等,本说明书不一一详述。本技术前、后轮支架最好装有吸震弹簧41见图2,其后轮3的小链轮8也可由机动助推装置例如自行车汽油发动机或电瓶发动机驱动。权利要求1,一种旅行自行车,主要由车架、车轮、脚踏蹬、链条链轮及坐鞍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坐鞍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旅行自行车,主要由车架、车轮、脚踏蹬、链条链轮及坐鞍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坐鞍有两个,前后设置,各由竖管支撑,竖管固接于车架的横梁,在该横梁的适当位置装有两组脚踏蹬,每组脚踏蹬各与一个坐鞍的位置相应,两组脚踏蹬位于车架同侧的前后转 臂上铰接有连杆、该连杆与前、后转臂以及前后脚蹬在横梁上的两回转中心之间的梁长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车架两侧的两个转臂-连杆平行四边形机构所在平面互相平行,位置对称交错180度,后脚踏蹬连接于大飞轮,该飞轮经链条转动安装于后车轮轴心的小链轮; b:前车轮直径小于后车轮直径;c:车架横梁双侧装置有停车时用的可转动的平衡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民
申请(专利权)人:张朝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