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有压回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38999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0:51
一种地下水有压回灌装置,包括控制器,增压泵,充气泵及一个气囊,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增压泵和充气泵相连接,充气泵远离控制器一端设有充气软管,充气泵通过充气软管与气囊相连通,所述增压泵上设置抽灌水软管,抽灌水软管为有壳的软管,抽灌水软管的末端穿过气囊并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抽灌水软管与地下水抽灌两用阀连通,气囊上设置缆绳,地下水抽灌两用阀上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贯穿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装使用方便,回灌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地下水有压回灌装置
本技术涉一种地下水有压回灌装置,属于地下水回灌

技术介绍
由于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们在缺水地区和季节开采利用地下水,因此可能会造成地下水超采而引起土壤结构破坏、地面下陷甚至沉降、滨海地区海咸水入侵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此外,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也会造成城市大面积降落漏斗、地裂缝,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成威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地下水人工回灌是解决上述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回灌水进入回灌井后仅依靠入渗部位以上的水头压力自然渗入补给含水层,因而入渗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地下水有压回灌装置,它可以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回灌效率高。 为达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控制器,增压泵,充气泵及一个气囊其特征在于: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增压泵和充气泵相连接,充气泵远离控制器一端设有充气软管,充气泵通过充气软管与气囊相连通,所述增压泵上设置抽灌水软管,抽灌水软管为有壳的软管,抽灌水软管的末端穿过气囊并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抽灌水软管与地下水抽灌两用阀连通,气囊上设置缆绳,地下水抽灌两用阀上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贯穿气囊。 所述气囊为圆筒形. 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回灌效率高。人工开启回灌工况按钮,控制器运行充气泵,充气泵通过气管给气囊充气,当气囊将井封堵,使气囊与含水层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后,停止向气囊充气。同时控制器开启增压泵,回灌水经由增压泵、水管、地下水抽灌两用阀进入含水层。因为气囊的封井及增压泵的作用,形成有压回灌,进而有效提高回灌效率。气囊的位置可由缆绳根据工程的需要上下调节,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的位置可由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上下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技术一种地下水有压回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气囊结构俯视图。 图中所示标号:1、控制器;2、增压泵;3、充气泵;4、抽灌水软管;5、充气软管;6、气囊;7、地下水抽灌两用阀;8、缆绳;9、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10、含水层;11、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做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技术所述是一种地下水有压回灌装置,包括控制器1,增压泵2,充气泵3及一个气囊6,控制器1通过导线分别与增压泵2和充气泵3相连接,充气泵3远离控制器1一端设有充气软管5,充气泵通过充气软管5和气囊6相连通,所述增压泵2上连抽灌水软管4,抽灌水软管4为有壳的软管,抽灌水软管4伸入井11中,穿过气囊6与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连通,气囊6上连接缆绳8,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上连接的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9贯穿气囊6。本技术工艺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在本技术使用时将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和气囊6置于井中连接抽灌水软管4、充气软管5、增压泵2以及充气泵3和控制器1,人工开启回灌工况按钮,控制器运行充气泵,充气泵通过气管给气囊充气,当气囊将井封堵,使气囊与含水层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后,停止向气囊充气。同时控制器开启增压泵,回灌水经由增压泵、水管、地下水抽灌两用阀进入含水层。因为气囊的封井及增压泵的作用,形成有压回灌,进而有效提高回灌效率。气囊的位置可由缆绳根据工程的需要上下调节,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的位置可由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上下调节。本技术工艺简单,安装简单,成本低廉,回灌效率高。 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圆筒形设计,在充气过程中井11和水管4很好的贴合在一起,形成密闭的空间,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增加地下水的回灌压力,提高地下水的回灌效率。 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地下水有压回灌装置,包括控制器1,增压泵2,充气泵3及一个气囊6,控制器1通过导线分别与增压泵2和充气泵3相连接,充气泵3远离控制器1 一端设有充气软管5,充气泵3通过充气软管5与气囊6相连通,所述增压泵2上设置抽灌水软管4,抽灌水软管4为有壳的软管,抽灌水软管4的末端穿过气囊6并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抽灌水软管4与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连通,气囊6上设置缆绳8,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上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9,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9贯穿气囊6。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控制器可以控制增压泵与充气泵两个设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本回灌装置结构更加的简单,成本低廉。 实施例2:—种地下水有压回灌装置,包括控制器1,增压泵2,充气泵3及一个气囊6,控制器1通过导线分别与增压泵2和充气泵3相连接,充气泵3远离控制器1 一端设有充气软管5,充气泵3通过充气软管5与气囊6相连通,气囊6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增压泵2上设置抽灌水软管4,抽灌水软管4为有壳的软管,抽灌水软管4的末端穿过气囊6并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抽灌水软管4与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连通,气囊6上设置缆绳8,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上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9,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9贯穿气囊6。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气囊6的圆筒形结构在充气过程中将气囊和井壁很好的贴合在一起,提高气囊封堵井的最佳效果。 实施例3:—种地下水有压回灌装置,包括控制器1,增压泵2,充气泵3及一个气囊6,控制器1通过导线分别与增压泵2和充气泵3相连接,充气泵3远离控制器1 一端设有充气软管5,充气泵3通过充气软管5与气囊6相连通,气囊6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增压泵2上设置抽灌水软管4,抽灌水软管4为有壳的软管,抽灌水软管4的末端穿过气囊6并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抽灌水软管4与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连通,气囊6上设置缆绳8,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上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9,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9贯穿气囊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抽灌水软管4为有硬壳的软管,其外部的硬壳可以保证水管水流的畅通,水管4,及其硬壳和气囊6之间为密封的空间,其密封的空间,减少了地下水有压回灌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回灌装置的回灌效率。 实施例4:一种地下水有压回灌装置,包括控制器1,增压泵2,充气泵3及一个气囊6,控制器1通过导线分别与增压泵2和充气泵3相连接,充气泵3远离控制器1 一端设有充气软管5,充气泵3通过充气软管5与气囊6相连通,气囊6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增压泵2上设置抽灌水软管4,抽灌水软管4为有壳的软管,抽灌水软管4的末端穿过气囊6并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抽灌水软管4与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连通,气囊6上设置缆绳8,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上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9,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9贯穿气囊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使用的各个零部件安装连接简单,使用过程中,如长时间的使用老化,损坏可以单独维修更换,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水有压回灌装置,包括控制器(1),增压泵(2),充气泵(3)及一个气囊(6)其特征在于:控制器(1)通过导线分别与增压泵(2)和充气泵(3)相连接,充气泵(3)远离控制器(1)一端设有充气软管(5),充气泵(3)通过充气软管(5)与气囊(6)相连通,所述增压泵(2)上设置抽灌水软管(4),抽灌水软管(4)为有壳的软管,抽灌水软管(4)的末端穿过气囊(6)并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抽灌水软管(4)与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连通,气囊(6)上设置缆绳(8),地下水抽灌两用阀(7)上设置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9),地下水抽灌两用阀缆绳(9)贯穿气囊(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有压回灌装置,包括控制器(1),增压泵(2),充气泵(3)及一个气囊(6)其特征在于:控制器(I)通过导线分别与增压泵(2)和充气泵(3)相连接,充气泵(3)远离控制器(I) 一端设有充气软管(5),充气泵(3)通过充气软管(5)与气囊(6)相连通,所述增压泵(2)上设置抽灌水软管(4),抽灌水软管(4)为有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祥杨华杰高印军刘学杰陈淑伟杜明君魏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沃亚森曼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