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妇骨盆矫正复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3484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9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产妇骨盆矫正复原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三个方面促进产后骨盆的形态矫正和机能复原,首先是通过外力对骨盆的骨骼结构实现回复定型,帮助骨盆收紧和消除错位;其次是可针对骨盆部位进行主动性的适度恢复锻炼,使骨盆韧带消除损伤和增加力量;最后是提供辅助性按摩,缓解骨盆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感。本发明专利技术专门适用于人体平卧状态,产后立即可以投入使用,有助于在最佳阶段帮助产妇实现对骨盆的矫正和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妇骨盆矫正复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妇婴用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产妇骨盆矫正复原装置。
技术介绍
骨盆是由髂骨、坐骨、耻骨等一系列骨骼结构组成的,通过韧带将这些骨骼结构连结为一体。女性在怀孕过程中,骨盆需要承受胎儿和腹腔所增加的重量。而且,为了顺利生产,在怀孕期间骨盆韧带会自然松驰,使骨骼结构之间的结合逐渐松散。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骨盆的耻骨及其韧带等部位会被用力撑开,以便胎儿能够通过。经历了上述过程之后,产妇骨盆的骨骼结构及韧带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错位及损伤。在产后,这些错位和损伤会给产妇带来骨盆疼痛、行走无力等症状,甚至影响排便,同时也会使胯部变宽,影响女性体型的恢复。因此,骨盆的矫正与恢复是产后身体恢复的重要方面。为了达到理想的恢复效果,需要借助必要的骨盆矫正工具。 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产后骨盆矫正工具是骨盆收缩带。骨盆收缩带是一条具有弹性的束带,束带的两个末端具有魔术粘扣。在使用时将骨盆收缩带缠绕于身体胯部并收紧,将魔术粘扣彼此贴合固定。从而,通过弹性束带对身体施加的外力使骨盆的骨骼结构回复原位并保持定型。 骨盆收缩带是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骨盆矫正工具,使用也比较方便。但是,对于产后骨盆的形态矫正和功能恢复来说,其作用具有局限性。原因在于骨盆收缩带只是通过机械外力对骨盆各骨骼结构的位置进行调整固定,而对于产后骨盆矫正和复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使韧带消除损伤和恢复力量。产妇进行适当强度的恢复性锻炼有助于实现韧带的复原,另外按摩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性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对产后身体健康和形体恢复的需求日益强烈。由于传统的骨盆收缩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大程度上满足这一需要,人们开发了一些有助于产妇骨盆恢复的按摩椅。然而,按摩所起的作用更多的在于缓解疼痛症状。对于骨盆形态和机能复原来说,按摩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远不如主动性的恢复锻炼效果明显和持久。另外,产妇骨盆矫正和恢复越早越好,产后零到二十天属于最佳阶段。在这期间由于身体虚弱、恶露频繁,产妇大多处于平卧状态,而现有的按摩椅只能在坐姿状态下使用,无法在这一关键时期为产妇提供有效的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产妇骨盆矫正复原装置。本专利技术可在三个方面促进产后骨盆的形态矫正和机能复原,首先是通过外力对骨盆的骨骼结构实现回复定型,帮助骨盆收紧和消除错位;其次是可针对骨盆部位进行主动性的适度恢复锻炼,使骨盆韧带消除损伤和增加力量;最后是提供辅助性按摩,缓解骨盆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感。本专利技术专门适用于人体平卧状态,产后立即可以投入使用,有助于在最佳阶段帮助产妇实现对骨盆的矫正和恢复。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产妇骨盆矫正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垫、骨盆夹持器、内层气垫、振动器、升降卧板、伸缩杆、充气装置、动力装置以及人机面板;所述卧垫用于供人体平卧在其上面,并且所述卧垫在与人体平卧时骨盆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下凹部;所述升降卧板、伸缩杆、充气装置、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下凹部内;所述骨盆夹持器包括左、右两个夹持部,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升降卧板的上表面,所述骨盆夹持器用于在使用时夹持人体的骨盆部位,骨盆夹持器的内侧曲面与人体骨盆部位左、右两侧生理曲线相匹配;所述内层气垫设置在所述骨盆夹持器的内侧曲面上,用于通过充气形成与人体骨盆部位直接相接触且夹持力度可调的气垫层;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内层气垫与人体骨盆部位相接触的接触面内部,用于以预定的振辐和频率产生振动从而对人体骨盆部位进行按摩;所述升降卧板的下表面固定结合若干个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分别连接各自的所述动力装置,并且在所述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作用下,所述伸缩杆可彼此独立地向上伸长,从而推动所述升降卧板局部上移;并且,在人体骨盆部位发力所施加的向下压力作用下,局部上移的所述升降卧板可回复原位,并且所述伸缩杆自动向下收缩;所述充气装置通过导气管连接所述内层气垫并对其充气或放气;所述人机面板安装在所述卧垫上表面与人体平卧时手部相对应的位置处。 优选的是,所述升降卧板的上层包括由橡胶制作的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具有与人体骨盆部位后侧的生理曲线相匹配的曲面并且在所述伸缩杆的推动下可产生局部形变。 优选的是,所述升降卧板在弹性层以下包括若干块推动板,每个推动板连接一根所述伸缩杆;所述推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弹性层的曲面相匹配,并且所述推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伸缩杆的末端固定结合。 优选的是,所述升降卧板下方的伸缩杆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卧板外周位置的至少五根所述伸缩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卧板中心位置的至少一根所述伸缩杆。 优选的是,所述动力装置可为所述伸缩杆提供向上伸长或向下收缩的双向动力,并且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置压力传感器;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人体骨盆部位发力所施加的向下压力超过预定阈值时,所述动力装置将为所述伸缩杆提供的动力由向上伸长改变为向下收缩。 优选的是,所述动力装置为双向伺服电动机,并且所述伸缩杆还包括降速齿轮组、支撑外壳、滚珠丝杠、滚珠螺母、伸缩套杆;所述降速齿轮组连接所述伺服电动机的电机轴并对电机轴输出的转速进行降速;所述支撑外壳用于固定安装所述伸缩杆并容纳所述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杠在所述降速齿轮组的带动下转动;所述滚珠螺母与所述滚珠丝杠相啮合,从而在所述滚珠丝杠的转动作用下可沿所述滚珠丝杠上升或者下降,所述伸缩套杆固定在所述滚珠螺母上,并随着滚珠螺母上升或者下降。 优选的是,所述伸缩杆还包括位移测量传感器,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伸缩套杆的上升或者下降的长度,当达到最大长度时所述动力装置将停止。 优选的是,所述充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层气垫与人体骨盆部位相接触的接触面外表面的压电传感器以及气泵,当所述压电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达到预定值时,所述气泵停止对所述内层气垫充气。 优选的是,所述升降卧板的左、右外边缘具有轨道开槽,所述骨盆夹持器的左、右夹持部可分别在移位电机和传动丝杠的推动下沿滑动轨道移动一定的位移量以夹持骨盆部位。 优选的是,所述骨盆夹持器的左、右夹持部分别设置红外测距器,所述红外测距器用于测量所述左、右夹持部与人体的距离,当距离接近到预定值时,所述移位电机将停止。 从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产妇骨盆矫正复原装置能够以适当的力度夹持固定产妇骨盆部位,促使骨盆的骨骼结构回位并固定;在主动性锻炼模式下,所述升降卧板的各个局部会按照适当的幅度逐一上升,促使产妇的骨盆部位发力将该升降卧板压下,通过这种发力训练能够增强因生产变得松驰的骨盆韧带的力量,促进韧带功能的恢复;另外本专利技术还通过振动按摩促进机体损作恢复,并缓解因生产带来的疼痛症状。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使得孕妇在产后卧床的阶段也可以开展针对骨盆的恢复训练,有助于抓住最佳时期进行骨盆的矫正与复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产妇骨盆矫正复原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骨盆夹持器相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升降卧板相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伸缩杆分布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伸缩杆相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
的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妇骨盆矫正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垫、骨盆夹持器、内层气垫、振动器、升降卧板、伸缩杆、充气装置、动力装置以及人机面板;所述卧垫用于供人体平卧在其上面,并且所述卧垫在与人体平卧时骨盆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下凹部;所述升降卧板、伸缩杆、充气装置、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下凹部内;所述骨盆夹持器包括左、右两个夹持部,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升降卧板的上表面,所述骨盆夹持器用于在使用时夹持人体的骨盆部位,骨盆夹持器的内侧曲面与人体骨盆部位左、右两侧生理曲线相匹配;所述内层气垫设置在所述骨盆夹持器的内侧曲面上,用于通过充气形成与人体骨盆部位直接相接触且夹持力度可调的气垫层;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内层气垫与人体骨盆部位相接触的接触面内部,用于以预定的振辐和频率产生振动从而对人体骨盆部位进行按摩;所述升降卧板的下表面固定结合若干个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分别连接各自的所述动力装置,并且在所述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作用下,所述伸缩杆可彼此独立地向上伸长,从而推动所述升降卧板局部上移;并且,在人体骨盆部位发力所施加的向下压力作用下,局部上移的所述升降卧板可回复原位,并且所述伸缩杆自动向下收缩;所述充气装置通过导气管连接所述内层气垫并对其充气或放气;所述人机面板安装在所述卧垫上表面与人体平卧时手部相对应的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妇骨盆矫正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垫、骨盆夹持器、内层气垫、振动器、升降卧板、伸缩杆、充气装置、动力装置以及人机面板;所述卧垫用于供人体平卧在其上面,并且所述卧垫在与人体平卧时骨盆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下凹部;所述升降卧板、伸缩杆、充气装置、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下凹部内;所述骨盆夹持器包括左、右两个夹持部,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升降卧板的上表面,所述骨盆夹持器用于在使用时夹持人体的骨盆部位,骨盆夹持器的内侧曲面与人体骨盆部位左、右两侧生理曲线相匹配;所述内层气垫设置在所述骨盆夹持器的内侧曲面上,用于通过充气形成与人体骨盆部位直接相接触且夹持力度可调的气垫层;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内层气垫与人体骨盆部位相接触的接触面内部,用于以预定的振辐和频率产生振动从而对人体骨盆部位进行按摩;所述升降卧板的下表面固定结合若干个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分别连接各自的所述动力装置,并且在所述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作用下,所述伸缩杆可彼此独立地向上伸长,从而推动所述升降卧板局部上移;并且,在人体骨盆部位发力所施加的向下压力作用下,局部上移的所述升降卧板可回复原位,并且所述伸缩杆自动向下收缩;所述充气装置通过导气管连接所述内层气垫并对其充气或放气;所述人机面板安装在所述卧垫上表面与人体平卧时手部相对应的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妇骨盆矫正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卧板的上层包括由橡胶制作的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具有与人体骨盆部位后侧的生理曲线相匹配的曲面并且在所述伸缩杆的推动下可产生局部形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妇骨盆矫正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卧板在弹性层以下包括若干块推动板,每个推动板连接一根所述伸缩杆;所述推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弹性层的曲面相匹配,并且所述推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伸缩杆的末端固定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产妇骨盆矫正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卧板下方的伸缩杆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卧板外周位置的至少五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星红池仁卯宋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川洋妇婴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