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书彬专利>正文

一种PICC轨迹显示导航超声定位可视置管辅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3352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7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ICC轨迹显示导航超声定位可视置管辅助系统。本系统包括血管显影B超子系统、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显影B超子系统;其中,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包括PICC导管和导丝,导丝尖端具有感应信息发送装置,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还包括具有接收该感应信息发送装置所发送感应信息的感应接收阵列,以及与该感应接收阵列连接的数据处理及显示单元;数据处理及显示单元用于将该感应接收阵列接收的感应信息转换为该导丝的轨迹并显示;血管显影B超子系统用于监视将该导丝置入需要置管的血管;显影B超子系统用于监视该导丝尖端所要到达的终点位置。本系统将PICC穿刺置管操作的全程由盲操作变为全程可视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icc轨迹显示导航超声定位可视置管辅助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Picc轨迹显示导航超声定位可视置管辅助系统。此辅助系统属于新型医疗及检测仪器

技术介绍
PICC导管是一种经肘前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上腔中心静脉处的导管,可以较长时间留置使用。根据导管质量的不同可以在体内留置3个月至一年。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迅速稀释药物浓度,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和不利因素。 引用2011年8月发表在《中华护理杂志》上的文章《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研究》的相关内容显示=PICC导管穿刺过程中并不是每次置管均能将导管尖端置入到上腔静脉(SVC)末端,很多偶然的因素均能促使导管尖端异位,最关键的是从PICC开始在临床进行操作至今,均为盲插置管,且病人血管条件存在个体及解剖差异,甚至因为置管时病人紧张致使静脉痉挛,置管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偏离,异位入管径较小的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等。 国外文献报道,当PICC导管尖端异位时,可以明显增加血行感染、血栓形成、管腔堵塞以及局部静脉炎的发生率,在Picc导管并发症中,导管尖端异位非常常见,发生率可高达34.20%,且异位后会增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导管使用时间。导管尖端异位后如不能及时纠正,在治疗过程中便会产生严重的组织损伤,甚至颅神经的损伤,不能完成治疗就必须拔除导管,有时固定后则需重新调整尖端位置,既增加了感染风险,又增加患者痛苦,甚至重置导管而增加患者经济费用。目前明确Picc导管尖端是否到达上腔静脉(SVC)末端的方法,只有通过射线透视才可以大致估计导管尖端是否到达上腔静脉(SVC)末端,导管尖端定位精度不够,并且射线对人体有害,同时许多危重患者由于病情要求体位保持完全静止,不便到放射科进行射线透视,或者多次搬动患者后增加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等坐寸O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危险因素和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ICC轨迹显示导航超声定位可视置管辅助系统。本系统为基于磁力轨迹显示导航子系统、血管超声成像子系统、心脏超声成像子系统,对三个子系统进行改进兼容集成为一个操作系统,此系统将为PICC临床操作提供穿刺点血管成像、导管运行轨迹的实时显示导航和导管尖端位置的精确定位。将PICC穿刺置管操作的全程由盲操作变为全程可视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完全规避置管过程中发生的管道偏离;导管尖端定位精确,既可使被操作者免受放射线照射,还可以提高置管精度,有效的避免发生导管尖端异位所造成的威胁被操作者生命安全的各类并发症。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PICC轨迹显示导航超声定位可视置管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血管显影B超子系统、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显影B超子系统;其中,所述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包括PICC导管和导丝,该导丝尖端具有感应信息发送装置,所述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还包括具有接收该感应信息发送装置所发送感应信息的感应接收阵列,以及与该感应接收阵列连接的数据处理及显示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及显示单元用于将该感应接收阵列接收的感应信息转换为该导丝的轨迹并显示;所述血管显影B超子系统用于监视将该导丝置入需要置管的血管;所述显影B超子系统用于监视该导丝尖端所要到达的终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为磁力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其中所述感应信息发送装置为磁体头,所述感应接收阵列为磁感应阵列。 进一步的,所述磁体头为永磁体。 进一步的,所述磁体头为电磁体。 进一步的,所述血管显影B超子系统、显影B超子系统集合成同一 B超机。 进一步的,所述显影B超子系统为心脏显影B超子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血管显影B超子系统、心脏显影B超子系统、轨迹显示导航子系统共用同一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血管显影B超子系统、心脏显影B超子系统、轨迹显示导航子系统集成于同一主机系统。 需要解决问题所在位置 将整个PICC置管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PICC套管针的穿刺过程中,盲穿失败导致置管失败,增加了被操作者的痛苦。 第二部分:PICC导丝和导管的置入过程,导丝在血管内打折、盘踞、方向偏离,进入其他血管内,造成一系列的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出现,危机患者生命。 第三部分:PICC导丝和导管尖端定位的过程中,传统方法是体外进行粗略测量,得到大概的数值,导管尖端位置的确定,必须要等导管置管完毕后,移动到放射科进行放射线透视确定,但是透视的确定也是根据解剖位置大体估计,完全没有办法达到100%精确到达指定位置(上腔静脉(SVC)末端),同时要接受放射线照射,增加诊疗项目和费用,部分不适合被移动的被操者被迫进行移动,增加被操作者的风险;Picc置管要求一次性成功,如透视发现管道过短,只能将管道拔出,置管彻底失败,增加被操作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和贻误病情。与此同时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生Picc导管尖端异位,明显增加血行感染、血栓形成、管腔堵塞以及局部静脉炎的发生率,甚者在置管过程中引起心脏骤停等严重危害生命安全的并发症。 本技术系统的组成 此技术系统有三个子系统兼容集成而成: 子系统一:血管显影B超子系统。 子系统二: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 1.PICC导丝尖端为具有磁性的磁体头(系统中磁体的形式可以是2种形式:1.永磁体2.电磁体)。 2.铺设在被操作者身下的由磁感应器组成的磁感应阵列。 3.连接磁感应阵列的处理器,处理器与一显示器连接,显示器实时显示处理器的处理结果,即导丝在人体中的轨迹。 子系统三:心脏显影B超子系统。 本技术主要针对贯穿整个PICC置管的三部分进行相应的处置: 针对第一部分问题:此辅助系统,设置了血管显影B超,为操作者提供清晰的血管图像,可以实时监视穿刺针进入需要置管的血管,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针对第二部分问题:此辅助系统,设置了磁力轨迹显影系统,整个导管导丝在血管内的走形、走向,完全实时显示到人体坐标显示区,这样可以及时处理在置管过程中出现的管道在血管内打折盘踞和管道偏离,异位入管径较小的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等情况的发生,使操作者心中有数。 针对第三部分问题:PICC尖端在腔静脉(SVC)末端的定位,将心脏显影B超改进,可以固定于心前区,调整角度使B超定位到腔静脉(SVC)末端,当导丝导管到达腔静脉(SVC)末端时,随即停止送管,完成精确定位置管。省去了放射线透视的定位步骤,保证了置管的长度完全适合,从根本上规避了 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发生。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将盲操作变为整个操作全过程可视化,导丝导管轨迹清晰可见,可以及时对导丝导管进行位置调整,置管到达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很好的规避了传统操作中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和危害被操作者的安全的各种因素,同时对被操作者没有任何的射线损伤,减少被操作者的检查项目和被搬动的次数,提高患者舒适度、安全度,也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整个系统为操作者提供了实时的参考依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和便利,使Picc置管操作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结构简单,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ICC轨迹显示导航超声定位可视置管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血管显影B超子系统、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显影B超子系统;其中,所述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包括PICC导管和导丝,该导丝尖端具有感应信息发送装置,所述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还包括具有接收该感应信息发送装置所发送感应信息的感应接收阵列,以及与该感应接收阵列连接的数据处理及显示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及显示单元用于将该感应接收阵列接收的感应信息转换为该导丝的轨迹并显示;所述血管显影B超子系统用于监视将该导丝置入需要置管的血管;所述显影B超子系统用于监视该导丝尖端所要到达的终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CC轨迹显示导航超声定位可视置管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血管显影B超子系统、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显影B超子系统;其中,所述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包括PICC导管和导丝,该导丝尖端具有感应信息发送装置,所述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还包括具有接收该感应信息发送装置所发送感应信息的感应接收阵列,以及与该感应接收阵列连接的数据处理及显示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及显示单元用于将该感应接收阵列接收的感应信息转换为该导丝的轨迹并显示;所述血管显影B超子系统用于监视将该导丝置入需要置管的血管;所述显影B超子系统用于监视该导丝尖端所要到达的终点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轨迹显示导航超声定位可视置管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为磁力轨迹显影导航子系统;其中所述感应信息发送装置为磁体头,所述感应接收阵列为磁感应阵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书彬赵冉冉张羽曹子栋
申请(专利权)人:郑书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