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待处理信号的接收方法及接收器技术

技术编号:1083288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7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待处理信号的接收方法及接收器,该方法包括:通过一设置于一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一位置的第一天线本体获得一待处理信号;通过一数据接口接收待处理信号,其中,数据接口设置于第一层面的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数据接口的第一端口与第一天线本体连接;通过一数据传输线将待处理信号传输至一处理器,其中,数据传输线与数据接口的第二端口连接。通过该方法,既能够减小待处理信号接收器在电路板的位置面积,又能够减小待处理信号接收器输出的待处理信号失真度,使得待处理信号接收器最终输出的待处理信号与第一天线本体接收的待处理信号相似度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待处理信号的接收方法及接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待处理信号的接收方法及接收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比如,用户通过笔记本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等,并由于其自身固有的便携性的优势而广泛应用。目前,移动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但机身的尺寸越来越小,厚度越来越薄,这推动了移动设备硬件和结构设计的发展,对于移动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待处理信号接收器的尺寸要求也趋向于小型化。现有技术中待处理信号接收器通常包含有:天线本体,数据接口和处理器,其中,处理器通过数据接口与天线本体连接。当待处理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一待处理信号的工作过程具体为:当天线本体获得一待处理信号时,通过数据接口将待处理信号传输至处理器,由处理器对待处理信号进行处理。相应地,当待处理信号接收器用于发送处理器处理后信号的工作过程具体为:处理器输出一处理后信号时,通过数据接口将处理后信号传输至天线本体,最终由天线本体对处理后信号进行发送。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待处理信号接收器中的天线本体与处理器在电路板上的位置彼此分离,数据接口与天线本体、处理器之间相互独立。也就是说,天线本体、数据接口和处理器分别位于电路板的不同位置。所以,对于移动设备而言,移动设备需要预留足够的位置放置天线本体、数据接口和处理器。进一步,当天线本体接收到一待处理信号时,待处理信号经由数据接口和数据传输器的过程中,使得待处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存在衰减,并且在传输过程中引入了噪声干扰,使得待处理信号出现失真度增大的技术问题。综上,现有技术中存在待处理信号接收器需要电路板预留的位置面积大且待处理信号接收器输出的待处理信号失真度增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待处理信号的接收方法及接收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待处理信号接收器需要电路板预留的位置面积大且待处理信号接收器输出的待处理信号失真度增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待处理信号的接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一设置于一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一位置的第一天线本体获得一待处理信号;通过一数据接口接收所述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数据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层面的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所述数据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连接;通过一数据传输线将所述待处理信号传输至一处理器,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线与所述数据接口的第二端口连接;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线位于与所述第一层面不同的第二层面,或者,所述数据传输线位于所述第一层面的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可选的,所述通过一设置于一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一位置的第一天线本体获得一待处理信号,具体为: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本体接收由第二天线本体发送的所述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天线本体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连接。可选的,所述通过一数据接口接收所述待处理信号,具体为:通过所述数据接口接收由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传递的所述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数据接口直接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连接。另一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待处理信号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包括:第一天线本体,设置于一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一位置,用于获得一待处理信号;数据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层面的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所述数据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待处理信号;数据传输线,所述数据传输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接口的第二端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待处理信号传输至与所述接收器连接的处理器;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线位于与所述第一层面不同的第二层面,或者,所述数据传输线位于所述第一层面的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本体具体用于:接收由第二天线本体发送的所述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天线本体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连接。可选的,所述数据接口具体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传递的所述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数据接口直接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一设置于一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一位置的第一天线本体获得一待处理信号;通过一数据接口接收所述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数据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层面的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所述数据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连接;通过一数据传输线将所述待处理信号传输至一处理器,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线与所述数据接口的第二端口连接。首先,由于在待处理信号接收器中,将第一天线本体设置于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一位置,将数据接口设置于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二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天线本体和数据接口在同一载体上,载体位于电路板中的特定位置,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待处理信号接收器需要电路板预留的位置面积大的技术问题。进一步,正因为第一天线本体和数据接口位于同一载体上,使得待处理信号在第一天线本体和数据接口之间相互匹配,减少了当第一天线本体和数据接口之间不匹配时带来的干扰,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待处理信号接收器输出的待处理信号失真度增大的技术问题。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待处理信号接收器需要电路板预留的位置面积大且待处理信号接收器输出的待处理信号失真度增大的技术问题,既能够减小待处理信号接收器在电路板的位置面积,又能够减小待处理信号接收器输出的待处理信号失真度,使得待处理信号接收器最终输出的待处理信号与第一天线本体接收的原始待处理信号相比,相似度增大。再进一步,由于数据传输线在载体的位置既能够位于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三位置,也可以位于载体的第二层面。当数据传输线位于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三位置时,能够进一步地减少待处理信号接收器在电路板的位置面积,能够进一步地减少待处理信号接收器输出的待处理信号失真度,使得待处理信号接收器最终输出的待处理信号与第一天线本体接收的待处理信号相比,相似度更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待处理信号接收器的架构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待处理信号的接收方法流程图;图3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待处理信号接收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待处理信号接收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待处理信号的接收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待处理信号接收器需要电路板预留的位置面积大且待处理信号接收器输出的待处理信号失真度增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通过一设置于一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一位置的第一天线本体获得一待处理信号;通过一数据接口接收待处理信号,其中,数据接口设置于第一层面的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数据接口的第一端口与第一天线本体连接;通过一数据传输线将待处理信号传输至一处理器,其中,数据传输线与数据接口的第二端口连接。首先,由于在待处理信号接收器中,将第一天线本体设置于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一位置,将数据接口设置于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二位置,也就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待处理信号的接收方法及接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待处理信号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一设置于一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一位置的第一天线本体获得一待处理信号;通过一数据接口接收所述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数据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层面的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所述数据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连接;通过一数据传输线将所述待处理信号传输至一处理器,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线与所述数据接口的第二端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待处理信号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一设置于一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一位置的第一天线本体获得一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载体位于电路板上;通过一数据接口接收所述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数据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层面的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所述数据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连接;通过一数据传输线将所述待处理信号传输至一处理器,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线与所述数据接口的第二端口连接;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线位于所述载体上的与所述第一层面不同的第二层面,或者,所述数据传输线位于所述第一层面的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一设置于一载体的第一层面的第一位置的第一天线本体获得一待处理信号,具体为: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本体接收由第二天线本体发送的所述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天线本体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天线本体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一数据接口接收所述待处理信号,具体为:通过所述数据接口接收由所述第一天线本体传递的所述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显西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