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3249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7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横置的底架与竖设于底架上的立架,所述底架两侧对称设有车轮,所述的车轮由一舵机驱动,所述舵机与一设置于电路板上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的立架后端面上,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一MCU以及与该MCU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的MCU还连接有金属传感器、蜂鸣器、地面QTI传感器、两个光敏传感器以及一LED显示屏;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于底架前端上方两侧,所述LED显示屏设置于立架上端部,所述金属传感器设置于底架下端面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循迹避障,实现与出币滑道出币口对接,顺利的将ATM处的硬币接走,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
,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ATM (自动存取款机)一般只能存取面额为100元的人民币纸币,无法存取I角、5角、I元的硬币,居民手中有大量的硬币难以花销,大量的商家企业,如超市、便利店等对此却有大量需求,为适应市场需求,调节供需关系,银行推出可以存取硬币的ATM。但目前银行的硬币处理基本依靠手工,业务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自动运输ATM处硬币的动态机器人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机器人系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横置的底架与竖设于底架上的立架,所述底架上倾斜设置有用于与ATM出币滑道对接以存放硬币的接币滑道,所述接币滑道穿过立架,所述立架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吊臂配合的吊臂抓手,所述底架两侧对称设有车轮,所述的车轮由一舵机驱动,所述舵机与一设置于电路板上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的立架后端面上,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一 MCU以及与该MCU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的MCU与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MCU还连接有用于用于检测既定轨道的金属传感器、蜂鸣器、地面QTI传感器、两个光敏传感器以及一 LED显示屏;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于底架前端上方两侦牝所述LED显示屏设置于立架上端部,所述金属传感器设置于底架下端面中部。 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币滑道中部外沿两侧经丝杆与底架中部相连接、其尾部外沿两侧经螺栓与底架尾部相连接。 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架后端下方中部设有一万向轮。 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的MCU为STC89S52RC单片机。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Ol:发出遥控指令给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控制该动态机器人系统启动接币作业;步骤S02:所述动态机器人系统进入模式显示,该模式包括循迹模式、接币模式、返程模式;步骤S03:启动循迹模式,通过三个金属传感器,检测到既定轨道上的铁片,同时QTI传感器实现运动机器人的循迹避障功能,利用光敏传感器接收到设置在ATM处的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由MCU控制所述的舵机驱动所述车轮,实现该动态机器人寻光到达ATM出币滑道; 步骤S04:启动接币模式,通过吊臂将该动态机器人的接币滑道与ATM的出币滑道对接,接币完成,吊臂将该动态机器人松开;步骤S05:动态机器人利用QTI传感器实现运动机器人的循迹返回。 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式显示用1、2、3对应表示循迹模式、接币模式、返程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能够循迹避障,实现与出币滑道出币口对接,顺利的将ATM处的硬币接走;(2)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智能高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动态机器人与静态机器人工作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底架,3-立架,4-出币滑道,5-接币滑道,6-吊臂,7-吊臂抓手,8-车轮,9-丝杆,10-第一螺栓,11-数码显示屏,12-电路安装盒,13-QTI传感器,14-面板,15-第二螺栓,16-舵机,17-光敏传感器,18-金属传感器,19-万向轮,20-静态机器人(ATM), 21-电磁铁,22为旋转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不,一种动态机器人系统,包括机架I,所述机架I包括横置的底架2与竖设于底架上的立架3,所述底架2上倾斜设置有用于与ATM出币滑道4对接以存放硬币的接币滑道5,所述接币滑道5穿过立架3,所述立架3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静态机器人上的吊臂6配合的吊臂抓手7,所述底架2两侧对称设有车轮8,所述的车轮由一舵机驱动,所述舵机与一设置于电路板上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的立架后端面上,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一 MCU以及与该MCU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的MCU与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MCU还连接有用于检测金属传感器、蜂鸣器、地面QTI传感器13、两个光敏传感器17以及一 LED显示屏11 ;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于底架前端上方中部,所述LED显示屏设置于立架上端部,所述金属传感器设置于底架下端面中部。所述的MCU可以为STC89S52RC 单片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币滑道5中部外沿两侧经丝杆9与底架2中部相连接、其尾部外沿两侧经第一螺栓10与底架2尾部相连接;通过调节丝杆9与第一螺栓10可以调节接币滑道5的角度,便于接币滑道5与ATM的出币滑道4更好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LED显示屏11可用于显示该动态机器人的工作状态;请继续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架3后端面设有一电路安装盒12 ;所述的电路板设置于电路安装盒内;所述底架2前端下方中部设有QTI传感器13,所述QTI传感器13设置在一面板14上,所述面板通过第二螺栓15栓接在底架2前端,所述面板14可以通过旋转第二螺栓15上下调节高度,使得QTI传感器13处于一个适合高度,能够很好地检测到黑白线;所述底架2前端下方设有用于驱动相应车轮及控制其转向的舵机16 ;所述底架2前端上方中部设有光敏传感器17 ;所述底架2下端面中部设有金属传感器1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架2后端下方中部设有一万向轮19。 本实施例以三个金属传感器18为例子,其工作过程如下:安装在该动态机器人底架下方的三个金属传感器18,检测到既定轨道上的铁片,同时QTI传感器13实现运动机器人的循迹避障功能,光敏传感器17接收到设置在ATM处的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该动态机器人寻光到达ATM出币滑道4 ;如图3所示,静态机器人具有一旋转底座22,该静态机器人上的吊臂6可以旋转到任意角度,使得该动态机器人的吊臂抓手7与设置在静态机器人上的吊臂6相配合,该动态机器人可以被吊臂6提到适当高度,同时接币滑道5与出币滑道4对接,设置在静态机器人内的电磁铁21得电,出币滑道4处的出币口打开,硬币从出币滑道4滑到接币滑道5内;当滑出的硬币数达到一定时,出币滑道4处的出币口关闭,静态机器20人将该动态机器人放至地面,同时接币滑道5与出币滑道4分开,且该动态机器人的吊臂抓手7与静态机器人上的吊臂6松开,该动态机器人顺利的将ATM内的硬币接走。 具体的,请参见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动态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Ol:发出遥控指令给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控制该动态机器人系统启动接币作业;步骤S02:所述动态机器人系统进入模式显示,该模式包括循迹模式、接币模式、返程模式;步骤S03:启动循迹模式,通过三个金属传感器,检测到既定轨道上的铁片,同时QTI传感器实现运动机器人的循迹避障功能,利用光敏传感器接收到设置在ATM处的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由MCU控制所述的舵机驱动所述车轮,实现该动态机器人寻光到达ATM出币滑道;步骤S04:启动接币模式,通过吊臂将该动态机器人的接币滑道与ATM的出币滑道对接,接币完成,吊臂将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机器人系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横置的底架与竖设于底架上的立架,所述底架上倾斜设置有用于与ATM出币滑道对接以存放硬币的接币滑道,所述接币滑道穿过立架,所述立架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吊臂配合的吊臂抓手,所述底架两侧对称设有车轮,所述的车轮由一舵机驱动,所述舵机与一设置于电路板上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的立架后端面上,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一MCU以及与该MCU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的MCU与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MCU还连接有用于检测既定轨道的金属传感器、蜂鸣器、地面QTI传感器、两个光敏传感器以及一LED显示屏;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于底架前端上方两侧,所述LED显示屏设置于立架上端部,所述金属传感器设置于底架下端面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机器人系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横置的底架与竖设于底架上的立架,所述底架上倾斜设置有用于与ATM出币滑道对接以存放硬币的接币滑道,所述接币滑道穿过立架,所述立架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吊臂配合的吊臂抓手,所述底架两侧对称设有车轮,所述的车轮由一舵机驱动,所述舵机与一设置于电路板上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的立架后端面上,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一 MCU以及与该MCU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的MCU与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MCU还连接有用于检测既定轨道的金属传感器、蜂鸣器、地面QTI传感器、两个光敏传感器以及一 LED显示屏;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于底架前端上方两侧,所述LED显示屏设置于立架上端部,所述金属传感器设置于底架下端面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币滑道中部外沿两侧经丝杆与底架中部相连接、其尾部外沿两侧经螺栓与底架尾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后端下方中部设有一万向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机器人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锦林党养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