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制路由器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0793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天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PCB制路由器天线,包括辐射振子、接地区域、连接线、绕线及PCB,辐射振子、接地区域及绕线设置于PCB上,辐射振子的一端与绕线电连接,另一端与外界电源及连接线电连接,接地区域与外界电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辐射振子、接地线及绕线设置于PCB上,替代了传统天线的螺旋杆、铜管等结构,简化了生产工序,同时也节约了材料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PCB制路由器天线
本技术属于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PCB制路由器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其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应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移动通信由3G向4G衍进,同时WIFI也由原来的lla, b, g, η向高吞吐的Ilac发展。现代通讯技术更是要求高联通速率、优质信号强度、灵敏的反应速度、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以上对无线通信的要求除了在应用电路上要做好相关参数的设计,天线的性能也显得尤为重要。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路由器的WLAN5dBi套杆天线,其包括辐射铜管I丨、接地铜管2 ;、连接线3'及螺旋杆4 ',这种天线制作工序复杂、铜管价格较高,增加了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CB制路由器天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PCB制路由器天线制作工序复杂及材料成本高的问题。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CB制路由器天线,包括辐射振子、接地区域及连接线,所述PCB制路由器天线还包括绕线及PCB,所述辐射振子、接地区域及绕线设置于所述PCB上,所述辐射振子的一端与所述绕线电连接,另一端与外界电源及所述连接线电连接,所述接地区域与外界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辐射振子、接地区域及绕线为覆盖于所述PCB上的铜片。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整体呈连续的矩形波状。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的圈数为8.5圈。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的宽度为0.7mm。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的缝宽为0.7m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为同轴线,其包括导体及包裹于所述导体外围的接地编织层,所述导体与所述辐射振子电连接,所述接地编织层所述接地区域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辐射振子包括辐射体,所述辐射体的长度与所述接地区域的长度相同。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将辐射振子、接地线及绕线设置于PCB上,替代了传统天线的螺旋杆、铜管等结构,简化了生产工序,同时也节约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PCB制路由器天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B制路由器天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一种PCB制路由器天线,包括辐射振子1、接地区域2、连接线3、绕线4及PCB5。辐射振子1、接地区域2及绕线4设置于PCB5上,辐射振子I的一端与绕线4电连接,另一端与外界电源(图中未示出)及连接线3电连接,接地区域2与外界电源电连接。 具体地,辐射振子1、接地区域2及绕线4为覆盖于PCB5上的铜片,绕线4整体呈连续的矩形波状,从而可达到螺旋振子的效果。优化地,绕线4的圈数为8.5圈,绕线4的宽度为0.7mm,缝宽为0.7mm。 上述连接线3为同轴线,其包括导体31及包裹于导体31外围的接地编织层32,导体31与辐射振子I电连接,接地编织层32与接地区域2电连接。 上述福射振子I包括福射体11,福射体11的长度与接地区域2的长度相同。 本实施例的PCB制路由器天线还包括塑胶套杆(图中未示出),上述辐射振子1、接地区域2、绕线4、PCB5及部分连接线3均设置于塑胶套杆内,该塑胶套杆可选用目前市面上已有的WLAN5dBi套杆天线的塑胶套杆。 为本实施例的PCB制路由器天线的设计原理如下: 导线上有交流电通过时,可发生电磁辐射,辐射能力与导线长度和形状有关。两导线很近时电场束缚在两导线之间,辐射很微弱。但当两导线张开,电场就散播在周围空间内,辐射增强。当导线的长度L可以跟波长λ相比拟的时候导线通导电流变大,辐射才较强。 半波偶极子由两个直径和长度都相等的直导线组成,每个导线是工作波长的1/4长度,导线直径〈〈λ。(天线长度的计算:L = λ /4 = c/4f, c为真空中光速,f为工作频率。) 本实施例的PCB制路由器天线在上述的原理上延伸,在λ/4辐射导线上增加矩形波状谐振走线,提高了 PCB制路由器天线的增益与端口阻抗匹配。 利用高频结构仿真(High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 HFSS)进行仿真确认PCB制路由器天线性能:首先根据目前市面通用5dBi外置套杆天线的塑胶尺寸确定PCB5大小为7.6*125*0.8mm ;然后由工作频段2.4G?2.5G确定辐射体11长度大致30mm。由于PCB5介质特性可以缩短辐射体11的长度,所以初步定在25_,同样地,接地区域2的长度也为25mm。 从仿真结果可得出PCB5表面电流除了在馈源点分布以外,主要集中分布在绕线4上部区域。绕线4各个缝隙之间形成缝隙电场,交变电场形成磁场向空间辐射电磁能量,从而加强PCB制路由器天线的辐射能力,提高PCB制路由器天线的增益。 本实施的PCB制路由器天线将辐射振子1、接地线2及绕线4设置于PCB5上,替代了传统天线的螺旋杆、铜管等结构,简化了生产工序,同时也节约了材料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B制路由器天线,包括辐射振子、接地区域及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制路由器天线还包括绕线及PCB,所述辐射振子、接地区域及绕线设置于所述PCB上,所述辐射振子的一端与所述绕线电连接,另一端与外界电源及所述连接线电连接,所述接地区域与外界电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制路由器天线,包括辐射振子、接地区域及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制路由器天线还包括绕线及PCB,所述辐射振子、接地区域及绕线设置于所述PCB上,所述辐射振子的一端与所述绕线电连接,另一端与外界电源及所述连接线电连接,所述接地区域与外界电源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制路由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振子、接地区域及绕线为覆盖于所述PCB上的铜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制路由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整体呈连续的矩形波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制路由器天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杨小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必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