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巷道抑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26244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用巷道抑爆装置,至少包括: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和固定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及检测电路的壳体,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壳体两侧,壳体两侧有导角,使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形成大于90度的发散角,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各自的检测光区形成大于90度的重合区,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分别由壳体隔开,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分别与检测电路电连接,通过检测电路对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进行检测处理,由检测电路给出抑爆信号。(*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巷道抑爆装置
本技术涉及火花检测技术,特别是一种矿用巷道抑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煤矿安全检测中,增加火焰信号检测和处置,能达到积极预防重大险情的发生;但过分灵敏或对误信号的检测,则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管理,紫外光电管能探测到一定的强度、一定角度和一定距离的火焰信号后,通过对紫外光电管探测器信号的分折和处理,可以达到安全检测火焰信号的目的。为了使火焰信号更准确和可靠,通常采用双传感器进行火焰检测,以便消除单一传感器的误检测。但是由于紫外光电管之间在近距离容易出现相互干涉现象,所产生的影响不仅达不到提高可靠性的目的,还会引起错误信号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产生相互干涉信号不会影响信号检测的矿用巷道抑爆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矿用巷道抑爆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和固定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及检测电路的壳体,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壳体两侧,壳体两侧有导角,使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形成大于90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巷道抑爆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1)、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和固定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1)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及检测电路的壳体(3),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1)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分别设置在壳体(3)两侧,壳体(3)两侧有导角(8),使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1)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形成大于90度的发散角,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1)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各自的检测光区形成大于90度的重合区(7),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1)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分别由壳体(3)隔开,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1)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7.02 CN 201420362188.X1.一种矿用巷道抑爆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I)、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和固定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I)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及检测电路的壳体(3 ),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I)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 )分别设置在壳体(3)两侧,壳体(3)两侧有导角(8),使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I)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形成大于90度的发散角,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I)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各自的检测光区形成大于90度的重合区(7),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I)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分别由壳体(3)隔开,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I)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 )分别与检测电路(4 )电连接,通过检测电路(4 )对第一紫外光电管传感器(I)和第二紫外光电管传感器(2)进行检测处理,由检测电路(4)给出抑爆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巷道抑爆装置,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胜白建成南英超杨广平陈毅董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钜熙矿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