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水分稻谷入仓防黄变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379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水分稻谷入仓防黄变技术,它由粮堆高温引起黄变,利用南方秋季白天温度高湿度小的特点,以自然空气为介质,以轴流风机为动力,采用稻谷分层入仓,再通过仓内的通风、降水、控温达到防黄变的目的;该技术投资少、费用低、防霉效果好、粮食品质优、处理能力大,便于收购企业可以大量地收购原粮,较好的解决了高水分原粮降水、控温、防黄变的问题,原粮收购后简单清理后就可直接入仓,干燥控温处理与贮藏两道程序合一,防黄变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水分稻谷入仓防黄变技术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水分稻谷入仓防黄变技术,属于粮食仓储

技术介绍
: 近年来,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土地通过流转集中在一小部分种粮大户手中,收割 时间更趋集中,一旦有企业对原粮需求量较大,按传统的晾晒方法,晒粮场所很不好找,通 常晒两三吨粮食,需要2至3天,费时费力,搬进搬出及翻晒的人工成本按百斤计算,人工成 本很高,最难克服的是受天气制约,一旦下雨就无法晾晒,引起原粮的黄变霉。而采用高温 烘干的方法:一是设备不足,烘干能力受限;二是需要的介质温度高、干燥能耗大、费用高; 三是烘干后稻谷裂纹率高,整精米率降低,对稻谷加工和食用品质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高水分原粮降水、控温、防黄变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水分稻谷 入仓防黄变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高水分稻谷入仓防黄变技 术,选用气密性较好的阁楼式隔热仓房,仓房长24米,宽22米、仓内空间高度8. 5米,专粮 线6米,在仓内顶部安装带有轨道滑轮的吊轮一台,仓底部设有一 口三道的地槽通风道2 组,开孔率为30%,风道间距为4米,在地槽通风道的基础上,采用50*24-2半圆型地上笼钢 板网通风道沿支风道的横向方向增设8条辅助风道,其间距为3米,两边距墙1. 5米,使整 仓风道连为一体,形成网络状。 稻谷入仓前,对风网进行通风调试,调节导风板,让风网内各点风量均匀,并在两 主风道的十字交汇处挖孔焊接35cm*35cm*35cm的铁制阀兰口,安装坚直方向的导风板,当 粮堆低于3米以下时处于关闭状态。再用木框做骨架,用防鼠网外加钢纱窗布两层四面封, 做成一批规格为35cm*35cm*150cm通风道,并预先在两个铁制阀兰上分别坚直安装两根木 制通风道,稻谷入仓时注意通风道口顶端的遮盖,严防粮粒悼入通风道以堵塞风网。待粮食 拉平装到3米高时辅设第2层风网,风网用木制通风道,进风口与坚直通风道连接,摆设方 式同仓底。 粮食入库选择晚上收购进仓,白天通风降水,夜间通风降温,入库水分控制在20% 以内,入仓时稻谷需经清理,筛除杂质以减少虫害微生物及霉菌的滋生场所。 具体操作程序为:验质一过磅一卸车一输送一清理一输送入仓一仓内第一道抛粮 机一仓内第二道抛粮机。 仓内抛粮机可利用仓顶安装的吊轮适时调整方向与角度,确保入库粮层均匀保持 在80-100厘米左右。收购时间应好好把握,必须当天晚上开始收购次日早上7。00点以 前结束,待本批次粮层基本完成,停止收购,用人工将粮层均匀疏散扒平,插入米温杆,检 测粮温粮湿、仓温仓湿、气温气湿,同时分区设点取样送检验室后,移开仓门边输送带,关闭 门窗,打开通风道口,当环境温度高于35°C,气湿低于70%时,(湘南地区秋高气爽,8月中下 旬及9月份的白天晴好天气均能达到此条件),开启风机。通风路径为热空气从仓底通风道 口进入,由通风道组成的风网平均分配空气,经粮堆与粮粒所含的自由水进行交换,由墙上 安装的轴流风机排出。开启风机时间掌握在上午9点至下午6点左右,停机后,打开风机对 面墙上的门窗,关闭通风道口,再开启风机散失仓内湿热,人工疏扒粮面,检测粮堆温度水 分,并取样送检验室。 当最高粮温低于38°C,最高水分低于15%时,当天晚上便可继续收购,每次新入库 粮层厚度也应控制在80- 100cm,收购完毕,重复上述操作。装粮线高度为6米,分6-7次 入库效果为最佳。注意粮层收到3米高时须辅设第2层风网。 若粮堆温度与水分未能达到上述条件,应在当天晚上与第二天白天继续通风达到 条件后再收购。当遇上阴天或夜间气温不高时,可在每个通风道口用纤维袋装生石灰15公 斤悬挂于通风道内,让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自然解潮,即对途经风道的空气加热,又降 低了风道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还能抑制粮堆中霉菌的生长。其原理为:CaO + H20 -Ca(OH) +热气丨。生成的氢氧化钙有消毒杀菌的作用。生石灰应每24小时更换一次。 备用粮食进仓设备是指:输送带2-3条,TQWL-YWL80B型清理筛一台,YBCJ8*15型 液压补仓机一台,扬程12米的抛粮机两台。 通风降水设备及检测仪器是指:SF-6型管道式轴流风机2台,固定安装在仓房专 粮线高度以上的北面墙上,单机功率为2. 2KW,全压为300Pa,风量为18700m3/h,LDS-ID粮 食水分快速检测仪,传统米温计,JNYX2000-19电动插样器、FJQ80-2分样器、JLGL45-B实验 砻谷机,LTJM-2008实验碾米机,JJSD电动筛选器,谷物选筛、感量0。Img与0。Olg的上 皿式电子天平各一台,HJ-2黄曲霉毒素测定仪。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较好的解决了高水分原粮混入粮堆后的关健问 题,即由粮堆高温引起黄变,利用南方秋季白天温度高湿度小的特点,以自然空气为介质, 以轴流风机为动力,采用稻谷分层入仓,再通过仓内的通风、降水、控温达到防黄变的目的; 该技术投资少、费用低、防霉效果好、粮食品质优、处理能力大,便于收购企业可以大量地收 购原粮,较好的解决了高水分原粮降水、控温、防黄变的问题,原粮收购后简单清理后就可 直接入仓,干燥控温处理与贮藏两道程序合一,防黄变效果更佳。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
技术实现思路
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 选用气密性较好的阁楼式隔热仓房,仓房长24米,宽22米、仓内空间高度8. 5米,专 粮线6米,在仓内顶部安装带有轨道滑轮的吊轮一台,仓底部设有一 口三道的地槽通风道2 组,开孔率为30%,风道间距为4米,在地槽通风道的基础上,采用50*24-2半圆型地上笼钢 板网通风道沿支风道的横向方向增设8条辅助风道,其间距为3米,两边距墙1. 5米,使整 仓风道连为一体,形成网络状。提前5天对此空仓做好消毒。 第1日收购稻谷入仓,入仓前对风网进行通风调试,调节导风板,让风网内各点风 量均匀,并在两主风道的十字交汇处挖孔焊接35 Cm*35Cm*35cm的铁制阀兰口,安装坚直方 向的导风板,当粮堆低于3米以下时处于关闭状态。再用木框做骨架,用防鼠网外加钢纱窗 布两层四面封,做成一批规格为35 Cm*35cm*15〇Cm通风道,并预先在两个铁制阀兰上分别 坚直安装两根木制通风道,稻谷入仓时注意通风道口顶端的遮盖,严防粮粒悼入通风道以 堵塞风网。待粮食拉平装到3米高时辅设第2层风网,风网用木制通风道,进风口与坚直通 风道连接,摆设方式同仓底。 将第1日晚上收购、清理后的本地产早籼稻285120公斤(水分为15%-19%)于第2 日早上8点之前人工疏平粮堆,粮层平均厚度为91cm,插入米温杆28根,米温球位置距地面 约40cm,并分区设点取样检测粮食质量。 于第2日早上9点逐次开启两台风机,第2日下午6点停机,打开风机对面墙上的 门窗,再开机半小时散失仓内湿热,夜间用生石灰30公斤分两包挂入两通风道口内,于第2 日晚上10点开机,至第3日下午5点停机,开门窗开机半小时散湿热,入仓检测及取样,累 计开机27小时,耗电115. 6度,两天来天气为晴天,气温37°C,气湿为67%,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水分稻谷入仓防黄变技术,其特征是选用气密性较好的阁楼式隔热仓房,仓房长24米,宽22米、仓内空间高度8.5米,专粮线6米,在仓内顶部安装带有轨道滑轮的吊轮一台,仓底部设有一口三道的地槽通风道2组,开孔率为30%,风道间距为4米,在地槽通风道的基础上,采用50*24‑2半圆型地上笼钢板网通风道沿支风道的横向方向增设8条辅助风道,其间距为3米,两边距墙1.5米,使整仓风道连为一体,形成网络状;稻谷入仓前,对风网进行通风调试,调节导风板,让风网内各点风量均匀,并在两主风道的十字交汇处挖孔焊接35cm*35cm*35cm的铁制阀兰口,安装竖直方向的导风板,当粮堆低于3米以下时处于关闭状态;再用木框做骨架,用防鼠网外加钢纱窗布两层四面封,做成一批规格为35cm*35cm*150cm通风道,并预先在两个铁制阀兰上分别竖直安装两根木制通风道,稻谷入仓时注意通风道口顶端的遮盖,严防粮粒悼入通风道以堵塞风网;待粮食拉平装到3米高时辅设第2层风网,风网用木制通风道,进风口与竖直通风道连接,摆设方式同仓底;粮食入库选择晚上收购进仓,白天通风降水,夜间通风降温,入库水分控制在20%以内,入仓时稻谷需经清理,筛除杂质以减少虫害微生物及霉菌的滋生场所;具体操作程序为:验质—过磅—卸车—输送—清理—输送入仓—仓内第一道抛粮机—仓内第二道抛粮机;仓内抛粮机可利用仓顶安装的吊轮适时调整方向与角度,确保入库粮层均匀保持在80—100厘米左右;收购时间应好好把握,必须当天晚上开始收购次日早上7:00点以前结束,待本批次粮层基本完成,停止收购,用人工将粮层均匀疏散扒平, 插入米温杆,检测粮温粮湿、仓温仓湿、气温气湿,同时分区设点取样送检验室后,移开仓门边输送带,关闭门窗,打开通风道口,当环境温度高于35℃,气湿低于70%时,(湘南地区秋高气爽,8月中下旬及9月份的白天晴好天气均能达到此条件),开启风机;通风路径为热空气从仓底通风道口进入,由通风道组成的风网平均分配空气,经粮堆与粮粒所含的自由水进行交换,由墙上安装的轴流风机排出;开启风机时间掌握在上午9点至下午6点左右,停机后,打开风机对面墙上的门窗,关闭通风道口,再开启风机散失仓内湿热,人工疏扒粮面,检测粮堆温度水分,并取样送检验室;当最高粮温低于38℃,最高水分低于15%时,当天晚上便可继续收购,每次新入库粮层厚度也应控制在80—100cm,收购完毕,重复上述操作;装粮线高度为6米,分6‑7次入库效果为最佳;注意粮层收到3米高时须辅设第2层风网;若粮堆温度与水分未能达到上述条件,应在当天晚上与第二天白天继续通风达到条件后再收购;当遇上阴天或夜间气温不高时,可在每个通风道口用纤维袋装生石灰15公斤悬挂于通风道内,让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自然解潮,即对途经风道的空气加热,又降低了风道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还能抑制粮堆中霉菌的生长;其原理为:CaO + H2O→Ca(OH) +热气↑;生成的氢氧化钙有消毒杀菌的作用;生石灰应每24小时更换一次;备用粮食进仓设备是指:输送带2‑3条,TQWL‑YWL80B型清理筛一台,YBCJ8*15型液压补仓机一台,扬程12米的抛粮机两台; 通风降水设备及检测仪器是指:SF‑6型管道式轴流风机2台,固定安装在仓房专粮线高度以上的北面墙上,单机功率为2.2KW,全压为300Pa,风量为18700m3/h,LDS‑ID粮食水分快速检测仪,传统米温计,JNYX2000‑19电动插样器、FJQ80‑2分样器、JLGL45‑B实验砻谷机,LTJM‑2008实验碾米机,JJSD电动筛选器,谷物选筛、感量0.1mg与 0.01g的上皿式电子天平各一台,HJ‑2黄曲霉毒素测定仪。...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水分稻谷入仓防黄变技术,其特征是选用气密性较好的阁楼式隔热仓房,仓 房长24米,宽22米、仓内空间高度8. 5米,专粮线6米,在仓内顶部安装带有轨道滑轮的吊 轮一台,仓底部设有一 口三道的地槽通风道2组,开孔率为30%,风道间距为4米,在地槽通 风道的基础上,采用50*24-2半圆型地上笼钢板网通风道沿支风道的横向方向增设8条辅 助风道,其间距为3米,两边距墙1. 5米,使整仓风道连为一体,形成网络状; 稻谷入仓前,对风网进行通风调试,调节导风板,让风网内各点风量均匀,并在两主风 道的十字交汇处挖孔焊接35cm*35cm*35cm的铁制阀兰口,安装坚直方向的导风板,当粮堆 低于3米以下时处于关闭状态;再用木框做骨架,用防鼠网外加钢纱窗布两层四面封,做成 一批规格为35 Cm*35cm*15〇Cm通风道,并预先在两个铁制阀兰上分别坚直安装两根木制通 风道,稻谷入仓时注意通风道口顶端的遮盖,严防粮粒悼入通风道以堵塞风网;待粮食拉平 装到3米高时辅设第2层风网,风网用木制通风道,进风口与坚直通风道连接,摆设方式同 仓底; 粮食入库选择晚上收购进仓,白天通风降水,夜间通风降温,入库水分控制在20%以 内,入仓时稻谷需经清理,筛除杂质以减少虫害微生物及霉菌的滋生场所; 具体操作程序为:验质一过磅一卸车一输送一清理一输送入仓一仓内第一道抛粮机一 仓内第二道抛粮机; 仓内抛粮机可利用仓顶安装的吊轮适时调整方向与角度,确保入库粮层均匀保持在 80-100厘米左右;收购时间应好好把握,必须当天晚上开始收购次日早上7 :00点以前 结束,待本批次粮层基本完成,停止收购,用人工将粮层均匀疏散扒平,插入米温杆,检测 粮温粮湿、仓温仓湿、气温气湿,同时分区设点取样送检验室后,移开仓门边输送带,关闭门 窗,打开通风道口,当环境温度高于35°C,气湿低于70%时,(湘南地区秋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洪林李竹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绿海粮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