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绍潼专利>正文

一种除癣、治脚湿气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13113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癣、治脚湿气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大枫子,土槿皮,生黄柏,生百部,生大黄,雄黄,滑石,皮硝、枯矾。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中药为原料,在保证疗效确切的情况下,产品的费用得到控制;在药材的选择和协同作用上,选用杀虫解毒、清热化淤、利湿燥湿、敛肤,渗透除屑、润肤化燥愈皮的药物进行组合,使其药效能发挥到最佳;且其产品分别制备为散剂、膏剂,其散剂主要用于扑散于鞋、袜里,阻断真菌源,其膏剂直接外涂于患处,杀灭真菌,标本兼治,疗效良好;而对于散剂、膏剂达不到良好着附效果的头部等部位,可自己加入高度白酒将散剂制成酊剂,外涂于患处杀灭真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癣、治脚湿气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除癣、治脚湿气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癣,主要指亲角质蛋白的皮肤癣菌,主要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简称癣。其感染人类的真菌主要来自外界环境,感染途径可为接触、吸入或食入等。目前皮肤癣菌病仍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类:头癣,真菌感染头皮毛发所致的疾病。多累及儿童,成人少见。根据治病的不同,大致分为四种,即黄癣、白癣、黑癣及脓癣。体癣,由致病真菌寄生在人体的光滑皮肤上(除手、足、毛发、甲板以及股阴部以外的皮肤)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主要见于青壮年及男性,多夏季发病。好发于面部、躯干及四肢近端。引起很轻的炎症反应,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继之脱屑。常呈环状,故俗称圆癣或钱癣。手癣,为手掌的皮肤癣菌感染。男女老幼均可染病,以成年人多见。起病于手掌某一部位,缓慢扩大,最终累及大部或全部甚至两侧手掌。损害为红斑、水疱、鳞屑和角化增厚。足癣,为足部的皮肤癣菌感染。多见于成人,儿童少见。发病季节性明显,夏秋病重,冬春病减。足癣以皮下水疱、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角化过度、脱屑等为特征。临床上可分为角化过度型、丘疹鳞屑型、水疱型、趾间糜烂型、体癣型。花斑癣,俗称汗斑。常发于多汗体质的青壮年。好发于颈项、肩胛、胸背,尤其是多汗部位及四肢近心端。皮损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无炎症性斑块,为淡褐、灰褐至深褐色,或轻度色素减退,可有少量糠秕状细鳞屑,常融合成片状,可有轻度痒感,常夏发冬愈。甲癣,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初起甲床微痒,继之则指(趾)甲变色,甲板高低不平,失去光泽,逐渐增厚,或蛀空而残缺不全或变脆,常与甲床分离。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有轻度瘙痒。其中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脚湿气生于足趾,由湿热下注或接触湿毒邪气而发。初病足趾间有小水庖,痒甚,经擦破后则流水,局部可有脱屑或结痂。因反复作趾间湿烂,故又称水溃疮。脚湿气每易有继发性感染,重证渗出液显著增多,并有特殊臭味,局部皮肤(以足趾屈侧近趾根附近为多见)易擦烂露出红色糜烂面,局部渐肿,甚至连及足面,名为「臭田螺」。另有一种脚湿气,趾间干痒,局部皮肤粗糙脱屑,气候寒冷时,容易出现皲裂。其中足癣、脚湿气是皮肤科疾病中常见病、多发病,虽易治,但根治较难,反复发生,缠绵久长。目前的现有技术,对于足癣和脚湿气这两种顽固性、易复发的疾病,多数采用的西医治疗,但西医治疗该病症,虽然疗效较好,但毒副作用大,有的甚至还含有毒素,远期效果不佳,费用相对较高;当然也有采用中药原料的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010103200.1,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中药,其对脚气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却不能对足癣进行根治,且其212例病例中,尚且有4例使用2个疗程后为无效,其总有效率为98.11%,其产品主要为液体,可用于外涂、喷患处,其未对产生真菌的鞋、袜有任何的处理,对于后期病症的复发,未做出根本性的杜绝,如直接采用液药喷于鞋、袜之上,那么鞋、袜会被药液浸湿,无法正常穿着,晾干后再穿,药液的药效又挥发掉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且其涂、喷的方法,使得一部分药液损失在空气中,且让空气弥漫有药液的刺鼻味道,对空气造成了污染,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除癣、治脚湿气的中药组合物。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中药为原料,在保证疗效确切的情况下,产品的费用得到控制;在药材的选择和协同作用上,选用杀虫解毒、清热化淤、利湿燥湿、敛肤,渗透除屑、润肤化皮愈裂的药物进行组合,使其药效能发挥到最佳;且其产品分别制备为散剂、膏剂,其散剂主要扑散于鞋、袜上,阻断真菌源,其膏剂直接外涂于患处,杀灭真菌,标本兼治,疗效良好;而对于散剂、膏剂达不到良好着附效果的头部等部位,可自己加入高度白酒将散剂制成酊剂,外涂于患处杀灭真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除癣、治脚湿气的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配比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大枫子2-5份,土槿皮1-3份,生黄柏1-3份,生百部2-5份,生大黄2-5份,雄黄0.5-1.5份,滑石3-8份,皮硝3-8份、枯矾3-8份。优选的是,按照重量配比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大枫子3份,土槿皮2份,生黄柏2份,生百部3份,生大黄3份,雄黄1份,滑石6份,皮硝6份、枯矾6份。优选的是,所述除癣、治脚湿气的中药组合物,可按照重量配比,加入高度白酒和凡士林,根据普通中药制剂方法制成散剂、膏剂。本专利技术对药物组成的原料进行精心挑选,使其能够相互协同作用,共同起效,更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原料药性论述如下:大枫子——性味辛,热;归肺,肝经;具有祛风燥湿,攻毒杀虫的功效;用于麻风,外用治梅疮,疥癣,手背皲裂等症。土槿皮——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用于疥癣,瘙痒,手足癣等症。生黄柏——性味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的功效,用于湿热带下,热淋,足膝肿痛,泻痢,黄疸,疮疡肿毒,湿疹湿疮,阴虚发热,遗精盗汗等症。生百部——性味甘、苦,微温;归入肺、脾、胃经;具有温润肺气,止咳,解毒,杀虫的功效;用于治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疳积臌胀等症。生大黄——性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的功效;用于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等症。雄黄——性味辛,温;归肝、大肠经;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消炎退肿等功效;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等症。滑石——性味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的功效;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等症。皮硝——性味咸、苦,寒;归胃经,肺经,脾经,肾经,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功效;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等症。枯矾——性味酸涩,寒;归入肺、脾、胃、大肠经;具有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用于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等症。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组成原料的药性论述均取自于《药典》、《本草纲目》。本专利技术中选用了大枫子、土槿皮、生百部、雄黄四味药为君药杀虫解毒,以生大黄、生黄柏为臣药清热化淤,以滑石、枯矾为佐药利湿燥湿、敛肤,以皮硝、纯粮食酒为辅渗透除屑,凡士林润肤化皮愈裂,经过各药物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癣、治脚湿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比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大枫子2‑5份,土槿皮1‑3份,生黄柏1‑3份,生百部2‑5份,生大黄2‑5份,雄黄0.5‑1.5份,滑石3‑8份,皮硝3‑8份、枯矾3‑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癣、治脚湿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比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大枫子2-5份,土槿皮2-3份,生黄柏2-3份,生百部3-5份,生大黄3-5份,雄黄0.5-1.5份,滑石3-8份,皮硝3-8份、枯矾3-8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癣、治脚湿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绍潼
申请(专利权)人:宋绍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