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正球专利>正文

双动手摇健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729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动手摇健身车,包括底板、两个万向轮、两个驱动轮、两个手摇轮和安装在底板后端上方的坐垫,在该底板的后端上方两侧对称布置有两向底板内侧倾斜的支撑架,所述万向轮对称安装在底板下方前端两侧,各所述驱动轮同轴的安装在相应支撑架底部,各所述手摇轮同轴的安装在相应支撑架顶部,各手摇轮通过安装在支撑架内的一皮带轮转动机构与相应的驱动轮连接,在各所述手摇轮上均设有一手柄,各所述手柄控制各手摇轮独立旋转,并通过皮带轮转动机构驱动各相应的驱动轮同步或异步运动,控制底板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手摇双转动结构,实现直线运动或转弯变向,运行平稳可靠,适合娱乐健身、休闲养生之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动手摇健身车,包括底板、两个万向轮、两个驱动轮、两个手摇轮和安装在底板后端上方的坐垫,在该底板的后端上方两侧对称布置有两向底板内侧倾斜的支撑架,所述万向轮对称安装在底板下方前端两侧,各所述驱动轮同轴的安装在相应支撑架底部,各所述手摇轮同轴的安装在相应支撑架顶部,各手摇轮通过安装在支撑架内的一皮带轮转动机构与相应的驱动轮连接,在各所述手摇轮上均设有一手柄,各所述手柄控制各手摇轮独立旋转,并通过皮带轮转动机构驱动各相应的驱动轮同步或异步运动,控制底板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本专利技术通过手摇双转动结构,实现直线运动或转弯变向,运行平稳可靠,适合娱乐健身、休闲养生之用。【专利说明】双动手摇健身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娱乐健身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双动手摇健身车。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平时的休闲健身机会。然而,现有的健身车的传动机构都是脚踏,在脚运动的同时需要手配合旋转方向盘来实现转向,这种结构对于腿部劳累了一天的人来说无法再承受;为此,人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扭扭车,是通过手旋转方向盘,使车体左右扭动来实现车体的前后移动,这种运动方式的车虽然使脚得到了解脱,但其整体控制方式较为繁琐,车体一旦运行不当还容易发生侧翻,安全性不高,对使用者的体重也有一定的限制;人们还根据残疾人用车专利技术了一种简单的手摇式车,其是通过双手摇动一驱动轮,驱动轮再通过链轮带动车体前方的主车轮直线运动,为方便转弯,车体基本为三轮形式,主车轮一般位于车体前方中心且只有一个,这种结构的车体整体稳定性较四轮的差,且转弯时的半径较大,不适合在家楼下的花园内玩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腿力驱动、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占地面积小、转弯方便的双动手摇健身车。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双动手摇健身车,包括底板、两个万向轮、两个驱动轮、两个手摇轮和安装在底板后端上方的坐垫,在该底板的后端上方两侧对称布置有两向底板内侧倾斜的支撑架,所述万向轮对称安装在底板下方前端两侧,各所述驱动轮同轴的安装在相应支撑架底部,各所述手摇轮同轴的安装在相应支撑架顶部,各手摇轮通过安装在支撑架内的一皮带轮转动机构与相应的驱动轮连接,在各所述手摇轮上均设有一手柄,各所述手柄控制各手摇轮独立旋转,并通过皮带轮转动机构驱动各相应的驱动轮同步或异步运动,控制底板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 所述支撑架安装在底板后端上方的中心两侧,在所述底板前端设有一与支撑架上端连接线相接的撑杆,在该撑杆底部设有踩脚轮。 为使本专利技术更适合携带儿童,适合做腿部锻炼,所述支撑架安装在底板的左右两侦牝在所述底板前端中心设有一立杆,在所述立杆与坐垫之间的底板上设有一高度可调的儿童座位,在所述立杆上设有若干按摩杆和儿童扶手且在该立杆的顶部设有一震动彩灯,或者在所述立杆上还可安装有踩脚踏板。 为方便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和移动,所述坐垫采用无靠背型,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一推手。 为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及更安全,所述坐垫设有靠背。 为使本专利技术的防震防损更能更好,所述万向轮和驱动轮都采用高弹力材料制成的实心轮。 为使本专利技术在运动时的噪音更低,在所述底板上均匀开有若干通孔。 为使使用者的驱动力利用率达到最大,所述支撑架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45°到50°之间。 为保证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更好,在所述底板四周装有防撞胶条。 在所述坐垫的底部设有一置物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几下优点:1、通过位于底板各侧的两幅可独立运动的手摇轮一皮带轮转动机构一驱动轮转动副结构,通过驱动各手摇轮同步旋转,利用皮带轮转动机构带动相应的驱动轮同步运动,控制底板直线前移或后退;通过驱动各手摇轮分别旋转和静止,利用皮带轮转动机构控制各相应的驱动轮旋转运动和静止不动,控制底板绕静止不动的驱动轮为中心转弯变向。 2、本专利技术采用四轮结构,运行平稳可靠。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平地、室内、厅堂、庭院及老干所、老年公寓山庄、公园、学校、游乐场所等地方使用,是人们健身、运动、休闲、旅游等户外活动较为理想的健身代步工具。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这种双动手摇健身车,包括底板1、两个万向轮2、两个驱动轮3、两个手摇轮4和安装在底板I后端上方的坐垫5,在该底板I的后端上方中心两侧对称布置有两向底板内侧倾斜的支撑架6,支撑架6与底板I之间的夹角为45°到50°之间,在底板I前端设有一与支撑架6上端连接线相接的撑杆7,其中在底板I上均匀开有若干消声用通孔11,在底板I四周装有防撞胶条12,万向轮2对称安装在底板I下方前端两侧,各驱动轮3同轴的安装在相应支撑架6底部,且万向轮2和驱动轮3都是由高弹力材料制成的实心轮,各手摇轮4同轴的安装在相应支撑架6顶部,各手摇轮4通过安装在支撑架6内的一皮带轮转动机构41与相应的驱动轮3连接,在各手摇轮4外侧上均设有一手柄42,坐垫5采用无靠背型,在支撑架6上设有一推手61,在该撑杆7底部设有踩脚轮71。 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1、使用者单手扶住推手61,使车体保持静止;2、抬脚,使身体一边跨过坐垫5并坐在该坐垫5上;3、将双腿放在底板I上,双手分别握住相应侧的手柄42;4、同步摇动手柄42,各手柄42控制各手摇轮4独立且同步旋转,各手摇轮4通过皮带轮转动机构41驱动各相应的驱动轮3独立且同步运动,底板I随着驱动轮3直线前移或后退。 5、左手控制左侧的手柄不动,右手摇动右侧手柄,底板I左侧的驱动轮通过左侧的手摇轮和皮带轮转动机构控制停止运动,底板I右侧的驱动轮通过右侧的手摇轮和皮带轮转动机构独立运动,致使底板以左侧驱动轮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向;反之同上。 6、同步控制各手柄42停止不动,底板I两侧驱动轮3通过各手摇轮4和皮带轮转动机构41控制停止运动,底板I静止不动,将双脚置于踩脚轮71上,来回滚动,完成脚底按摩。 实施例二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这种双动手摇健身车,包括底板1、两个万向轮2、两个驱动轮3、两个手摇轮4和安装在底板I后端上方的坐垫5,在该底板I的后端上方两侧对称布置有两向底板内侧倾斜的支撑架6且该支撑架6安装在底板I的左右两侧,支撑架6与底板I之间的夹角为45°到50°之间,在底板I前端中心设有一立杆8,在立杆8与坐垫5之间的底板上设有一高度可调的儿童座位9,其中在底板I上均匀开有若干消声用通孔11,在底板I四周装有防撞胶条12,万向轮2对称安装在底板I下方前端两侧,各驱动轮3同轴的安装在相应支撑架6底部,且万向轮2和驱动轮3都是由高弹力材料制成的实心轮,各手摇轮4同轴的安装在相应支撑架6顶部,各手摇轮4通过安装在支撑架6内的一皮带轮转动机构41与相应的驱动轮3连接,在各手摇轮4外侧上均设有一手柄42,坐垫5设有靠背,在坐垫5的底部设有一置物孔,在立杆8上设有若干按摩杆81和儿童扶手82,在该立杆的顶部设有一震动彩灯83。 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1、使用者从底板I前方登上,绕过儿童座位9坐在坐垫5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动手摇健身车,其特征在于:该车包括底板、两个万向轮、两个驱动轮、两个手摇轮和安装在底板后端上方的坐垫,在该底板的后端上方两侧对称布置有两向底板内侧倾斜的支撑架,所述万向轮对称安装在底板下方前端两侧,各所述驱动轮同轴的安装在相应支撑架底部,各所述手摇轮同轴的安装在相应支撑架顶部,各手摇轮通过安装在支撑架内的一皮带轮转动机构与相应的驱动轮连接,在各所述手摇轮上均设有一手柄,各所述手柄控制各手摇轮独立旋转,并通过皮带轮转动机构驱动各相应的驱动轮同步或异步运动,控制底板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球
申请(专利权)人:李正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