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系统、设备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04896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1:53
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显示控制单元和第二显示控制单元。第一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在其上显示了程序的设置值的按钮。第二显示控制单元在按钮被按下时启动程序,根据所启动的程序,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与被按下的按钮相对应的设置屏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显示控制单元和第二显示控制单元。第一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在其上显示了程序的设置值的按钮。第二显示控制单元在按钮被按下时启动程序,根据所启动的程序,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与被按下的按钮相对应的设置屏幕。【专利说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享受于2013年6月11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0.2013-123225的优先权,并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0.2011-205254公开了一种信息终端,该终端使用户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从基本操作屏幕,例如待机屏幕或桌面(屏幕),返回到先前显示的屏幕。 在该信息终端中,日志存储单元将指示所开始的应用程序(AP)的信息和指示由该AP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屏幕的信息作为屏幕日志存储在数据库(DB)中。当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待机屏幕时,接收单元接收特定的键输入。此外,显示控制单元启动由屏幕日志所指示的该AP,其是当接收该键输入时从DB读取的,并且根据所启动的AP,其控制显示单元以显示由屏幕日志所指示的屏幕。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从诸如待机屏幕或桌面屏幕之类的基本操作屏幕返回(重新显示)到在AP的先前的终止之前显示的屏幕。 在此,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0.2011-205254中公开的信息终端中,可以被重新显示的屏幕受限于在DB中存储为屏幕日志的屏幕。从而,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0.2011-205254的信息终端中,如果要启动的屏幕与在DB中被存储为屏幕日志的屏幕不同,则操作者需要执行以下操作。具体地,在该情况下,操作者需要执行用于从重新显示的屏幕(先前的显示屏幕)返回到总菜单的屏幕的操作并且然后执行用于从总菜单选择所想要的菜单项的操作。 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0.2011-205254的信息终端中,仅先前的显示屏幕是可以通过单个操作步骤,即,仅执行用于输入特定键的操作来重新显示的。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0.2011-205254的信息终端中,如果要显示与先前的显示屏幕不同的屏幕,则在显示先前的显示屏幕之后,需要执行至少两个操作,即,用于将显示返回到总菜单的屏幕一次的操作步骤,以及用于再次执行从总菜单选择想要的菜单项的操作的操作步骤。从而,在该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0.2011-205254的信息终端中,由于如果要显示与先前的显示屏不同的屏幕,则增加了操作步骤的数量,从而存在问题。 因此,存在对于实现了减少显示想要的屏幕所需要的操作步骤的数量的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一实施例,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显示控制单元和第二显示控制单元。第一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按钮,在该按钮上显示了程序的设定值。第二显示控制单元在该按钮被按下时,启动该程序,并且根据所启动的程序,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与被按下的按钮相对应的设置屏幕。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阅读下文的对本专利技术的当前优选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的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和工业意义。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MFP的硬件配置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MFP的软件配置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MFP中安装的设置小部件程序(SWP)的功能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在MFP的主屏幕上显示的设置小部件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5是设置小部件的放大图; 图6是示出颜色设置屏幕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托盘设置屏幕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副本数量设置屏幕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针对其他设置项的设置屏幕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显示用于开始复印操作的开始按钮的设置小部件的图; 图11是示出复印AP的初始屏幕的示例的图; 图12是响应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MFP的设置小部件的操作的、操作单元的CPU的操作的解释图; 图13是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MFP中安装的设置小部件程序(SWP)的功能框图; 图14是响应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MFP的设置小部件的操作的、操作单元的CPU的操作的解释图; 图15是响应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MFP的设置小部件的操作的、操作单元的CPU的操作的解释图; 图16是响应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MFP的设置小部件的操作的、操作单元的CPU的操作的解释图; 图17是响应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MFP的设置小部件的操作的、操作单元的CPU的操作的解释图;以及 图18是响应于根据第六实施例的MFP的设置小部件的操作的、操作单元的CPU的操作的解释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给出了对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在下文中,通过使用多功能外围设备(MFP)作为信息处理系统的示例来给出说明。多功能外围设备是具有打印功能、复印功能、扫描仪功能和传真功能中的至少两项功能的设备。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MFP I的硬件配置图。如图1中所示出的,MFP I包括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的主体10,例如,复印功能、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以及打印机功能,以及包括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接收输入的操作单元20。主体10和操作单元20通过专用通信路径39通信地相互连接。例如,具有USB(通用串行总线)标准的一个可以用作通信路径39 ;但是,无论其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可以使用具有任何标准的一个。 主体10能够根据通过操作单元20接收的输入来执行操作。此外,主体10也能够与诸如客户端PC(个人计算机)之类的外部设备通信,以及能够根据从外部设备接收的指令来执行操作。 主体10 包括 CPU 1UR0M 12,RAM 13、HDD(硬盘驱动器)14、通信 I/F(接口)15、连接I/F 16以及引擎单元17,并且其通过系统总线18相互连接。CPU是“中央处理单元”的缩写,ROM是“只读存储器”的缩写。RAM是“随机访问存储器”的缩写。 除了 OS (操作系统)程序之外,ROM 12存储复印应用程序(复印AP)和扫描仪应用程序(扫描仪AP)。此外,ROM 12存储传真应用程序(传真AP)和打印机应用程序(打印机AP)。此外,ROM 12存储各种类型的程序。虽然,ROM 12存储上文描述的各种类型的程序,但是HDD 14可以存储它们。 CPU 11以集成的方式控制主体10的操作。CPU 11使用RAM 13作为工作区域(工作空间)并执行在ROM 12、HDD 14等中存储的程序,以控制主体10的整体操作和执行诸如复印功能、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或打印机功能之类的上文描述的各种类型的功能。 通信I/F 15是用于与诸如客户端PC (个人计算机)之类的外部设备通信的接口。连接I/F 16是用于通过通信路径39与操作单元20通信的接口。 引擎单元17是执行与信息处理和通信不同的处理的通用硬件,以执行复印功能、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和打印机功能。例如,其包括:扫描仪(图像读取单元),其扫描并读取原始文档的图像;绘图机(图像形成单元),其在诸如纸张之类的片材上执行打印;传真单元,其执行传真通信等。此外,其可以包括特定的选项,例如将打印的片材进行分离的修整器,或自动馈送原始文档的自动文档馈送器(ADF:自动文档馈送器)。 接下来,操作单元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显示控制单元,用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按钮,在所述按钮上显示了程序的设置值;以及第二显示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按钮被按下时启动程序,并且根据所启动的程序,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与被按下的所述按钮相对应的设置屏幕。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信佐藤匡橘高史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