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D‑LTE系统中多核心网接入选择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0186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09: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TD‑LTE系统中多核心网接入选择方法,包括:A、终端发起无线接入过程接入基站,在终端发送至基站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从全局唯一临时标识GUTI配置指示中导出的对应全局唯一MME标识GUMMEI配置指示;B、基站根据接收到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的GUMMEI配置指示,基站选择合适的核心网,将该终端接入所选择的核心网。通过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使终端通过共享接入网自适应接入对应的核心网,有效避免在终端布网时的人工操作和复杂的配置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D-LTE系统中多核心网接入选择方法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TD-LTE系统中多核心网接入选择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架构扁平化的发展,以及多种高速宽带可移动无线接入技术的不断涌现,为了保证第三代移动通讯伙伴计划(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的竞争力并考虑演进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短的传输延时,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同时支持3GPP内部接入系统之间的移动性以及3GPP接入系统和非3GPP接入系统之间的移动性,提高3GPP系统能力和性能,降低成本,3GPP提出了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SAE,SystemArchitectureEvolution)的下一代通信技术和架构理念。SAE作为GPRS核心网络的演进,具有简化架构,全IP化网络的特点,对更高吞吐量和更低等待时间的3GPP无线接入网络(RAN,RadioAccessNetwork)和非3GPP系统接入提供支持。基于TD-LTE的系统通常由终端、基站、核心网和业务网络四部分构成。在组网中,单一的系统往往无法满足对于运营商公用网络或者国家机关、大型集团等行业用户的组网要求。此时需要部署多个单一系统构成的大型通信系统,为用户提供大范围的业务服务。大型通信系统往往包括多个基站,多个核心网和多个业务网络,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使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多对多。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成本昂贵,大部分运营商和行业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节省成本,即不同的移动运营商和行业用户共享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入网,来实现通信网络初始阶段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同时,随着行业用户的不断增加,运营商和行业专网用户也倾向于建设自己独立的核心网和与核心网相连接的外部各种业务网,以提供各自的特色化业务。这就导致在通信网络中存在共享的无线接入网和相互独立的多套核心网和业务网,不同的用户终端或者行业终端通过共享的接入网接入各自对应的核心网和业务网,来获取业务服务。由于共享接入网是运营商之间以及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协议,应对终端透明。即,终端不应预先置入区别不同运营商或者服务提供商的信息,而是在终端通过共享的无线接入网接入核心网和业务网之后,动态锁定所接入的核心网和业务网信息。这种动态确定的方式,在终端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更符合行业生产和应用的需要。在3GPP的TD-LTE标准中,基站根据核心网与基站的网络拓扑结构结合不同核心网的负载进行核心网选择决策。即,基站会根据核心网与基站的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位置的核心网,减少终端在移动过程中更换核心网络的概率;同时,基站会根据获取的核心网的网络负载,进行网络负载均衡,选择负载较轻的核心网。LTE标准所提供的多核心网接入选择方法,适合同一运营商或者同一行业中多核心网的选择,其特点是针对同质化的多个核心网作出优化选择,有利于网络的合理化运营。但是对于不同的移动运营商和行业用户共享无线接入网、各自部署独立的核心网的情况,由于核心网的非同质化,则该方法不再适用。除了标准中的做法,现有技术中的多核心网接入选择通常还有以下方法:1.在基站中配置终端标识与核心网的对应关系,当终端接入基站时,终端携带终端标识,基站根据配置的终端标识与核心网的对应关系,将该终端接入对应的核心网。2.当终端在接入基站时,终端携带核心网标识,基站根据终端所携带的核心网标识将该终端接入对应的核心网。3.在基站中配置终端设备类型和核心网的对应关系,当终端在接入基站时,终端携带终端设备类型,基站根据配置的终端设备类型和核心网的对应关系选择合适的核心网,并将终端接入所选择的核心网。对于在基站中配置终端标识和核心网对应关系的方法,由于终端分属不同运营商和行业,而且终端分布范围为全网。所以,所有运营商和行业管理员均需要在全网基站中配置全部终端信息,这将造成基站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基站设备的处理复杂度,造成基站负荷增加。在终端信息变化时,运营商和行业管理员也需要通知全网基站进行配置信息更新,实际可操作性差并容易导致出错。对于终端携带核心网标识或者终端设备类型的方法,由于终端在出厂时无法获知终端实际使用网络的信息,只有在实际部署到相应网络,才可通过附加硬件(如SIM卡)或者进行配置信息二次升级方式来配置核心网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类型。这样会增加终端成本,增加终端布网以及后期维护的人工操作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TD-LTE系统中多核心网接入选择方法,能够使终端通过共享接入网自适应接入对应的核心网,有效避免在终端布网时的人工操作和复杂的配置操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D-LTE系统中多核心网接入选择方法,包括:A、终端发起无线接入过程接入基站,在终端发送至基站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从全局唯一临时标识GUTI配置指示中导出的对应全局唯一MME标识GUMMEI配置指示;B、基站根据接收到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的GUMMEI配置指示,基站选择合适的核心网,将该终端接入所选择的核心网。较佳地,步骤B之后进一步包括:C、核心网查询用户签约服务器获取用户签约信息。根据获得的终端签约信息判定是否允许终端接入,若允许接入,核心网通过向终端发送附着接受信令通知终端接入成功,信令中携带“允许GUTI配置指示”;若拒绝接入,核心网通过向终端发送附着拒绝信令通知终端接入失败,信令中携带“禁止GUTI配置指示”;D、终端根据接收到信令中所携带的GUTI配置指示的种类,保存相应GUTI配置指示。较佳地,所述GUMMEI配置指示为“允许GUMMEI配置指示”,则步骤B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的GUMMEI配置指示,基站选择合适的核心网为:基站根据GUMMEI配置指示选取对应的一个核心网,作为此次终端接入的核心网。较佳地,所述“允许GUMMEI配置指示”中被允许的GUMMEI的数目为一个或多个。较佳地,所述GUMMEI配置指示为“禁止GUMMEI配置指示”,则步骤B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的GUMMEI配置指示,基站选择合适的核心网为:基站在除了“禁止GUMMEI配置指示”所对应的核心网之外随机选取一个核心网,作为此次终端接入的核心网。较佳地,所述“禁止GUMMEI配置指示”中被禁止的GUMMEI的数目为一个或多个。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利用GUMMEI以及GUTI,通过终端、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附着接入过程,在终端接入网络时进行自适应的核心网接入选择,从而有效解决了在不同运营商和行业共享无线接入网而独立部署多核心网的TD-LTE系统中终端接入选择的问题,降低网络部署中的人工配置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方案实现多核心网选择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核心网接入选择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有效利用TD-LTE标准中终端和核心网之间使用的全局唯一临时标识(GUTI,GloballyUniqueTemporaryIdentity,),以及终端和基站之间使用的全局唯一MME标识(GUMMEI,GloballyUniqueMMEIdentifier),通过终端、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附着接入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2/201310245927.html" title="一种TD‑LTE系统中多核心网接入选择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TD‑LTE系统中多核心网接入选择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TD‑LTE系统中多核心网接入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终端发起无线接入过程接入基站,在终端发送至基站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从全局唯一临时标识GUTI配置指示中导出的对应全局唯一MME标识GUMMEI配置指示;B、基站根据接收到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的GUMMEI配置指示,基站选择合适的核心网,将该终端接入所选择的核心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D-LTE系统中多核心网接入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终端发起无线接入过程接入基站,在终端发送至基站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从全局唯一临时标识GUTI配置指示中导出的对应全局唯一MME标识GUMMEI配置指示;B、基站根据接收到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的GUMMEI配置指示,基站选择合适的核心网,将该终端接入所选择的核心网;C、核心网查询用户签约服务器获取用户签约信息,根据获得的用户签约信息判定是否允许终端接入,若允许接入,核心网通过向终端发送附着接受信令通知终端接入成功,信令中携带“允许GUTI配置指示”;若拒绝接入,核心网通过向终端发送附着拒绝信令通知终端接入失败,信令中携带“禁止GUTI配置指示”;D、终端根据接收到信令中所携带的GUTI配置指示的种类,保存相应GUTI配置指示,用于下一次无线接入过程;其中,当步骤A中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