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弧度的送入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051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弧度的送入咀,所述副轨道上方设有输送链,副轨道的落衣端设有斜向下方的送入咀,该送入咀下方为主输送导轨,副轨道另一端设有斜向分布的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该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上设有垂直运动分离装,垂直运动分离装前段的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上设有传感装置,上述送入咀由直线轨迹滑落段和轨迹偏转段和导向轨迹滑落段构成,其中,直线轨迹滑落段一端与副轨道一端连接,导向轨迹滑落段一端悬空而另一端则通过轨迹偏转段与直线轨迹滑落段另一端连接,其中轨迹偏转段为向一侧偏转的圆弧状轨迹段。将原先笔直的送入咀设计成三段式结构,分别实现各自的功能,让衣架在滑落过程中分别经历加速直线滑行、偏转缓冲停顿、短距离精准导向滑行三个阶段,确保每一个衣架能平稳精确的落入输送连杆的挂衣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弧度的送入咀,所述副轨道上方设有输送链,副轨道的落衣端设有斜向下方的送入咀,该送入咀下方为主输送导轨,副轨道另一端设有斜向分布的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该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上设有垂直运动分离装,垂直运动分离装前段的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上设有传感装置,上述送入咀由直线轨迹滑落段和轨迹偏转段和导向轨迹滑落段构成,其中,直线轨迹滑落段一端与副轨道一端连接,导向轨迹滑落段一端悬空而另一端则通过轨迹偏转段与直线轨迹滑落段另一端连接,其中轨迹偏转段为向一侧偏转的圆弧状轨迹段。将原先笔直的送入咀设计成三段式结构,分别实现各自的功能,让衣架在滑落过程中分别经历加速直线滑行、偏转缓冲停顿、短距离精准导向滑行三个阶段,确保每一个衣架能平稳精确的落入输送连杆的挂衣部位。【专利说明】一种带弧度的送入咀
本技术涉及服装机械物流输送系统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带弧度的送入咀,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针式输送线将衣架送入主输送线的连杆时,是从一个送入咀上滑落下去,精准地落入连杆的挂衣部位。原先的送入咀是直的,滑落时速度较快,且中部无法形成缓冲,由于衣架的晃动偶尔也会出现送入时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弧度的送入咀,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原先直线状的送入咀改进为向一侧偏转且具有缓冲导向功能的带弧度的送入咀,确保衣架能最终以平稳的状态精准的落入输送连杆的挂衣部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弧度的送入咀,包括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轨道上方设有输送链,该输送链在垂直立面形成循环回路,输送链处等间距分布有拨针固定夹,拨针固定夹处设有拨针,所述拨针垂直输送链设置,拨针的下端位于拨针固定夹内,拨针的上端突出于输送链表面,并且拨针随输送链在一垂直立面循环位移,副轨道的落衣端设有斜向下方的送入咀,该送入咀下方为主输送导轨,副轨道另一端设有斜向分布的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该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上设有垂直运动分离装,垂直运动分离装前段的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上设有传感装置,上述送入咀由直线轨迹滑落段和轨迹偏转段和导向轨迹滑落段构成,其中,直线轨迹滑落段一端与副轨道一端连接,导向轨迹滑落段一端悬空而另一端则通过轨迹偏转段与直线轨迹滑落段另一端连接,其中轨迹偏转段为向一侧偏转的圆弧状轨迹段。 本技术优点在于,设计构思巧妙,将原先笔直的送入咀设计成三段式结构,分别实现各自的功能,让衣架在滑落过程中分别经历加速直线滑行、偏转缓冲停顿、短距离精准导向滑行三个阶段,确保每一个衣架能平稳精确的落入输送连杆的挂衣部位,使得整个送入过程更加顺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技术。应当理解,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技术,但这些实施方案拟阐述,而不是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弧度的送入咀,包括副轨道1,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副轨道I上方设有输送链2,该输送链2在垂直立面形成循环回路,输送链2处等间距分布有拨针固定夹3,拨针固定夹3处设有拨针4,所述拨针4垂直输送链2设置,拨针4的下端位于拨针固定夹3内,拨针4的上端突出于输送链2表面,并且拨针4随输送链2在一垂直立面循环位移,副轨道I的落衣端设有斜向下方的送入咀5,该送入咀 5下方为主输送导轨,副轨道I另一端设有斜向分布的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6,该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6上设有垂直运动分离装7,垂直运动分离装7前段的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6上设有传感装置8,上述送入咀5由直线轨迹滑落段9和轨迹偏转段10和导向轨迹滑落段11构成,其中,直线轨迹滑落段9 一端与副轨道I 一端连接,导向轨迹滑落段11 一端悬空而另一端则通过轨迹偏转段10与直线轨迹滑落段9另一端连接,其中轨迹偏转段10为向一侧偏转的圆弧状轨迹段。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直线轨迹滑落段9的宽度呈上宽下窄状,与轨迹偏转段10连接处形成最小宽度,上宽下窄的设计时为了减少接触面积,降低摩擦力,轨迹偏转段10的圆弧状内侧形成一钝角状凹陷12,该钝角状凹陷是为了使衣架在滑落过程中在该处有一个极端的停顿状态,使得原本可能晃动的衣架瞬间稳定,平稳的过度到下个运行轨迹中去,导向轨迹滑落段11的悬空端形成尖端13,该尖端13的端面为一平面,该尖端呈非对称状,具有导向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输送链在垂直立面呈环状,该输送链的一侧设有光电计数器和控制器,控制器与光电计数器连接。 使用时,拨针根数是根据针式输送链的长度来决定的,没有固定的数目。立体垂直环形针式输送链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在输入口由分离器送下来的衣架被针式输送链的拨针带动传送过去,衣架上设有与衣架14上服装相匹配的一张条码纸,该条形码标志着这件衣架开始了一个新的批次,包含着型号、尺码、数量、入库仓位或出库配送的地方、输出的通道号等等信息,以便自动分选、派送等识别。在电机的驱动下拨针带动衣架进入输出口通过送入咀滑行到主轨道中去,在衣架的输送过程中,可以分批分类别按数量依次输送,实现智能化传送服务,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误差的产生,衣架在拨针带动下沿导轨滑行至尽头落到送入咀上,沿带弧形的送入咀滑向主输送导轨,在PLC时间合速度的精准配合下,使主导轨的每一节连杆上送入一个衣架,以保证后面的智能控制功能的万无一失。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带弧度的送入咀,包括副轨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轨道(I)上方设有输送链(2),该输送链(2)在垂直立面形成循环回路,输送链(2)处等间距分布有拨针固定夹(3),拨针固定夹(3)处设有拨针(4),所述拨针(4)垂直输送链(2)设置,拨针(4)的下端位于拨针固定夹(3)内,拨针(4)的上端突出于输送链(2)表面,并且拨针(4)随输送链(2)在一垂直立面循环位移,副轨道(I)的落衣端设有斜向下方的送入咀(5),该送入咀(5)下方为主输送导轨,副轨道(I)另一端设有斜向分布的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6),该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6)上设有垂直运动分离装(7),垂直运动分离装(7)前段的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6)上设有传感装置(8),上述送入咀(5)由直线轨迹滑落段(9)和轨迹偏转段(10)和导向轨迹滑落段(11)构成,其中,直线轨迹滑落段(9 ) 一端与副轨道(I) 一端连接,导向轨迹滑落段(11) 一端悬空而另一端则通过轨迹偏转段(10 )与直线轨迹滑落段(9 )另一端连接,其中轨迹偏转段(10 )为向一侧偏转的圆弧状轨迹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弧度的送入咀,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轨迹滑落段(9)的宽度呈上宽下窄状,与轨迹偏转段(10)连接处形成最小宽度,轨迹偏转段(10)的圆弧状内侧形成一钝角状凹陷(12),导向轨迹滑落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弧度的送入咀,包括副轨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轨道(1)上方设有输送链(2),该输送链(2)在垂直立面形成循环回路,输送链(2)处等间距分布有拨针固定夹(3),拨针固定夹(3)处设有拨针(4),所述拨针(4)垂直输送链(2)设置,拨针(4)的下端位于拨针固定夹(3)内,拨针(4)的上端突出于输送链(2)表面,并且拨针(4)随输送链(2)在一垂直立面循环位移,副轨道(1)的落衣端设有斜向下方的送入咀(5),该送入咀(5)下方为主输送导轨,副轨道(1)另一端设有斜向分布的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6),该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6)上设有垂直运动分离装(7),垂直运动分离装(7)前段的垂直运动分离装轨道(6)上设有传感装置(8),上述送入咀(5)由直线轨迹滑落段(9)和轨迹偏转段(10)和导向轨迹滑落段(11)构成,其中,直线轨迹滑落段(9)一端与副轨道(1)一端连接,导向轨迹滑落段(11)一端悬空而另一端则通过轨迹偏转段(10)与直线轨迹滑落段(9)另一端连接,其中轨迹偏转段(10)为向一侧偏转的圆弧状轨迹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培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禾服装物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郑培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