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海荣专利>正文

电池滚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9892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滚槽装置,包括固定模座、活动设置在固定模座上的活动机构、滚刀进给机构、顶压机构以及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主传动轴、在主传动轴转动带动下同步转动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连接在顶压机构和主传动轴之间并带动顶压机构沿电池钢壳的轴向移动,第二传动轴连接在活动机构和主传动轴之间并带动活动机构沿电池钢壳的轴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滚槽装置,通过联动机构驱使顶压机构或活动机构相向移动对电池钢壳轴向挤压,使电池钢壳轴向变形以进行滚槽,避免电池钢壳在滚槽时电池钢壳变薄而导致槽位断开或有裂纹等缺陷,提高滚槽的质量,从而提高电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滚槽装置,包括固定模座、活动设置在固定模座上的活动机构、滚刀进给机构、顶压机构以及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主传动轴、在主传动轴转动带动下同步转动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连接在顶压机构和主传动轴之间并带动顶压机构沿电池钢壳的轴向移动,第二传动轴连接在活动机构和主传动轴之间并带动活动机构沿电池钢壳的轴向移动。本技术的电池滚槽装置,通过联动机构驱使顶压机构或活动机构相向移动对电池钢壳轴向挤压,使电池钢壳轴向变形以进行滚槽,避免电池钢壳在滚槽时电池钢壳变薄而导致槽位断开或有裂纹等缺陷,提高滚槽的质量,从而提局电池质量。【专利说明】电池滚槽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滚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人们对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圆柱电池的制造过程中,电池钢壳的滚槽工序是关键工序。目前的滚槽工序中,通常是采用滚刀接触滚动的电池钢壳,在电池钢壳上滚出一圈槽位。然而,在滚槽时,会使槽位拉伸而变薄,容易出现裂纹或断开,降低滚槽质量,从而降低电池生产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滚槽质量的电池滚槽装置。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滚槽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电池钢壳的固定模座、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模座上的用于定位并带动所述电池钢壳转动的活动机构、在垂直所述电池钢壳的轴向方向上对所述电池钢壳进行滚槽的滚刀进给机构、与所述固定模座相对设置且沿所述电池钢壳的轴向方向可来回移动的顶压机构、以及驱动所述活动机构和顶压机构同时相向移动对所述电池钢壳进行轴向挤压的联动机构;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主传动轴、在所述主传动轴转动带动下同步转动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在所述顶压机构和所述主传动轴之间并带动所述顶压机构沿所述电池钢壳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在所述活动机构和所述主传动轴之间并带动所述活动机构沿所述电池钢壳的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主传动轴包括主轴体、以及对应所述顶压机构和所述活动机构间隔设置在所述主轴体上的两个主轴伞齿轮; 所述第一传动轴包括第一轴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体相对两端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一凸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和对应一端的所述主轴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凸轮可转动连接所述顶压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凸轮转动驱动所述顶压机构移动; 所述第二传动轴包括第二轴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轴体相对两端的第二伞齿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和对应另一端的所述主轴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凸轮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二凸轮转动驱动所述活动机构移动。 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主传动轴连接、驱动所述主传动轴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 优选地,所述顶压机构包括第一顶压主体、以及用于抵压在所述电池钢壳一端上的第二顶压主体,所述第二顶压主体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顶压主体朝向所述固定模座的一端,所述第一顶压主体背向所述固定模座的一端上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一凸轮相对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可上下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模座底部的活动座、以及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活动座上并穿设在所述固定模座内的活动杆;所述固定模座内设有贯通的供所述活动杆穿设的通槽,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和所述通槽之间形成与所述顶压机构相对、用于放置并定位所述电池钢壳的定位部;所述活动座上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相对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内还设有用于通电吸附所述电池钢壳的电磁组件。 优选地,所述活动机构还包括连接并驱动所述活动杆相对所述固定模座和活动座转动而带动所述电池钢壳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 优选地,所述滚刀进给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之间并位于所述固定模座一侧。 优选地,所述滚刀进给机构包括滚刀支架、滚刀以及第三滚轮,所述滚刀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滚刀支架靠近所述固定模座的一端,所述第三滚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滚刀支架远离所述固定模座的一端;所述主传动轴上设有第三凸轮,所述第三滚轮和所述第三凸轮相对可转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三凸轮转动驱动所述滚刀支架沿垂直所述电池钢壳的轴向方向上来回移动。 优选地,所述滚刀进给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滑轨,所述滚刀支架沿所述滑轨可移动配合在所述滑轨上。 本技术的电池滚槽装置,通过联动机构驱使顶压机构或活动机构相向移动对电池钢壳轴向挤压,使电池钢壳轴向变形以进行滚槽,避免电池钢壳在滚槽时电池钢壳变薄而导致槽位断开或有裂纹等缺陷,提高滚槽的质量,从而可提高电池质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滚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池滚槽装置中固定模座和活动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滚槽装置,包括固定模座10、活动机构20、滚刀进给机构30、顶压机构40以及联动机构;固定模座10用于放置电池钢壳100 ;活动机构20活动设置在固定模座10上,用于定位并带动电池钢壳100转动;滚刀进给机构30在垂直电池钢壳100的轴向方向上对电池钢壳100进行滚槽;顶压机构40与固定模座10相对设置且沿电池钢壳100的轴向方向可来回移动;联动机构驱动活动机构20和顶压机构40同时相向移动对电池钢壳100进行轴向挤压。通过活动机构30和顶压机构4对电池钢壳100轴向挤压,使电池钢壳100轴向变形以进行滚槽,避免电池钢壳100在滚槽时电池钢壳100变薄而导致槽位断开或有裂纹等缺陷,提高滚槽的质量,从而可提高电池质量。 其中,联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主传动轴50、以及在主传动轴50转动带动下同步转动的第一传动轴60和第二传动轴70。第一传动轴60连接在顶压机构40和主传动轴50之间,并带动顶压机构40沿电池钢壳100的轴向移动;第二传动轴70连接在活动机构20和主传动轴50之间,并带动活动机构20沿电池钢壳100的轴向移动。活动机构20在第二传动轴70的带动下向顶压机构40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电池钢壳100也移动,顶压机构40在第一传动轴60的带动下同时向活动机构20方向移动,直至与电池钢壳100抵压,该电池钢壳100的轴向相对两端在顶压机构40和活动机构20的相对移动并挤压下壳壁变厚,使得在滚槽时壳壁厚度均匀,避免在滚槽时槽位因电池钢壳100厚度变得比其在挤压前更薄而使得槽位断开或有裂纹。 在本实施例中,主传动轴50包括主轴体51、以及对应顶压机构40和活动机构20间隔设置在主轴体51上的两个主轴伞齿轮52。第一传动轴60包括第一轴体61、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轴体61相对两端的第一伞齿轮62和第一凸轮63 ;第一伞齿轮62和对应一端的主轴伞齿轮52啮合,通过伞齿轮可实现主轴体51和第一传动轴60之间的相对垂直连接且可相对转动;第一凸轮63可转动连接顶压机构40,通过第一凸轮63转动驱动顶压机构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滚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电池钢壳(100)的固定模座(10)、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模座(10)上的用于定位并带动所述电池钢壳(100)转动的活动机构(20)、在垂直所述电池钢壳(100)的轴向方向上对所述电池钢壳(100)进行滚槽的滚刀进给机构(30)、与所述固定模座(10)相对设置且沿所述电池钢壳(100)的轴向方向可来回移动的顶压机构(40)、以及驱动所述活动机构(20)和顶压机构(40)同时相向移动对所述电池钢壳(100)进行轴向挤压的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主传动轴(50)、在所述主传动轴(50)转动带动下同步转动的第一传动轴(60)和第二传动轴(70),所述第一传动轴(60)连接在所述顶压机构(40)和所述主传动轴(50)之间并带动所述顶压机构(40)沿所述电池钢壳(100)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传动轴(70)连接在所述活动机构(20)和所述主传动轴(50)之间并带动所述活动机构(20)沿所述电池钢壳(100)的轴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黄海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