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文静专利>正文

喷粉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1765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8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粉瓶,包括瓶体和喷管,所述瓶体的瓶口颈部设有外螺纹段,外螺纹段的下部设有外凸并超出瓶体外周的手持部位,具有中空的喷管其下部的喷管座设置在瓶口颈部外部并旋接在外螺纹段,流量缓冲塞压接在瓶体的瓶口颈部的孔内,且流量缓冲塞上部的外缘凸环安装在瓶口颈部端面与喷管座之间,流量缓冲塞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能改善喷粉效果,便于操作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喷粉瓶,包括瓶体和喷管,所述瓶体的瓶口颈部设有外螺纹段,外螺纹段的下部设有外凸并超出瓶体外周的手持部位,具有中空的喷管其下部的喷管座设置在瓶口颈部外部并旋接在外螺纹段,流量缓冲塞压接在瓶体的瓶口颈部的孔内,且流量缓冲塞上部的外缘凸环安装在瓶口颈部端面与喷管座之间,流量缓冲塞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能改善喷粉效果,便于操作的特点。【专利说明】喷粉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粉瓶,属于通过挤压即可将粉末喷射的

技术介绍
喷粉瓶主要由瓶体和管套构成,喷粉瓶上具有一体的喷管,其喷管的内孔与瓶体内腔相通,使用时拆除管套,食指和中指夹住瓶体的前端部,拇指轻按瓶底,药粉从喷管的喷嘴中喷出。这种结构的喷粉瓶由于没有粉剂的流量控制,使用中会因喷粉瓶内粉剂量的多少,而造成喷洒气流携带粉剂量不一致。为此目前一些喷粉瓶将瓶体与喷管制成分体结构,喷管底部安装在瓶体的内孔,导向件其下部设有内凹环槽,瓶体颈部外部设有对应的凸起,导向件卡接在瓶体上,将喷管安装在瓶体上,而喷管下部内孔设有一个隔板,隔板上具有沟通隔板两侧空间的通道,通过隔板上的通孔以改善喷洒气流携带粉剂量不一致的问题。这种结构的喷粉瓶由于喷管插入瓶体内再通过导向件限位,而使用中是通过气流携带粉剂喷出,因此造成喷管连接不牢固,使用中易滑脱。其次,由于受插入式喷管壁厚的限制,在相同尺寸的瓶口内,气粉混合区域体积相应较小,喷射均匀性不易进一步提高。再则,由于隔板设置在喷管内,隔板安装在喷管内孔,安装欠牢固,在喷粉操作中隔板易发生松动倾斜,而影响喷粉操作。当戴上手套操作喷粉瓶时,由于喷粉瓶上的握持部位很小,吻合性和舒适性欠佳,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能改善喷粉效果,便于操作的喷粉瓶。 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粉瓶,包括瓶体和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瓶口颈部设有外螺纹段,外螺纹段的下部设有外凸并超出瓶体外周的手持部位,具有中空的喷管其下部的喷管座设置在瓶口颈部外部并旋接在外螺纹段,流量缓冲塞压接在瓶体的瓶口颈部的孔内,且流量缓冲塞上部的外缘凸环安装在瓶口颈部端面与喷管座之间,流量缓冲塞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 本技术采用瓶体和喷管以及流量缓冲塞,在瓶体颈部设有外螺纹段,喷管其下部的喷管座外置在瓶体的颈部外部,因此喷管上的喷管座能旋接在瓶体的外螺纹段,一方面能将喷管可靠连接在瓶体上,另一方面,也由于喷管连接部位设置在瓶体外部,能给流量缓冲塞预留更大安装尺寸,有效增加气粉混合区域体积,以改善喷粉效果。本技术将流量缓冲塞设置在瓶体的颈部内,而流量缓冲塞上的外缘凸起设置在瓶体开口端面并被喷管的喷管座限位,流量缓冲塞不会松动倾斜,连接更牢固可靠,尤其流量缓冲塞与瓶颈部位形成一个气粉混合区,因此先将气粉先在该气粉混合区混合后,再从其通孔进入喷管内,在喷管内进一步混合后喷出,因此气粉混合效果更佳,改善喷粉效果,解决喷粉瓶喷射粉末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在瓶体颈部的下部设有外凸并超出瓶体外周的手持部位,无论是用手或戴手套操作喷粉瓶时,由于喷粉瓶上的握持部位尺寸较大,加之设有防滑纹,故而不易滑脱,操作者使用更舒适更便利。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技术喷粉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喷粉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一瓶体,1-1 一瓶口颈部,1-2—手持部位,1-3—外螺纹段,2—流量缓冲塞,2-1—外缘凸环,2-2—通孔,3—喷管,3-1—喷管座,3-2—喷嘴,4一喷管罩。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3所示,本技术的喷粉瓶,包括瓶体I和喷管3。本技术瓶体I内具有盛装粉剂的空腔,而瓶体I外周为具有弹性波纹状,当按压瓶体I底部,使瓶体I收缩并将瓶体I内的粉剂随气流从喷管3的喷嘴3-2内喷出,并均匀撒在待施用粉剂区域。见图1所示,本技术瓶体I的瓶口颈部1-1设有外螺纹段1-3,外螺纹段1-3的下部设有外凸并超出瓶体I外周的手持部位1-2,该手持部位1-2可沿瓶口颈部1-1的外周设置,或见图2所示,该手持部位1-2为条状并设置在瓶口颈部1-1的两侧,手持部位1-2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即便戴上手套操作喷粉瓶时,也不会脱落,提高操作可靠性。 见图1所示,本技术具有中空的喷管3其下部的喷管座3-1设置在瓶口颈部 1-1外部并旋接在外螺纹段1-3,流量缓冲塞2压接在瓶体I的瓶口颈部1-1的孔内,且流量缓冲塞2上部的外缘凸环2-1安装在瓶口颈部1-1端面与喷管座3-1之间,在喷管3可靠的安装在瓶体I的同时,通过喷管座3-1使流量缓冲塞2不会脱离瓶体I,流量缓冲塞2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2-2,使气流带着粉剂在流量缓冲塞2与瓶颈部形成的气粉混合区先进行气粉混合,再通过通孔2-2后在喷管3内再进一步气粉混合,使气粉混合效果更佳,既解决了传统喷粉瓶喷射粉末的不均匀性问题,也解决喷管3与瓶体I连接不可靠的问题。本技术流量缓冲塞2上的通孔2-2均布设在流量缓冲塞2的上部,或见图3所示,通孔 2-2均布设在流量缓冲塞2的底部,还可将通孔2-2均布设在设置在流量缓冲塞2的中部,本技术流量缓冲塞2通孔2-2设有3?6个,通过均匀布设的小孔将气粉最终从喷管3的喷觜处喷出。 见图1所示,本技术喷管3上还安装喷管罩4,喷管罩4顶部的密封柱设置喷管3的喷孔内,通过喷管罩4对喷管3进行密封。 见图1、2所示,本技术使用时,拔出喷管罩4,食指和中指夹住瓶体I的手持部位1-2,拇指轻按瓶底,把喷管3前端嘴部对准待施用粉剂区域,挤压喷粉瓶后部,瓶内所装载粉剂先在流量缓冲塞2与瓶颈处的气粉混合区进行混合,再通过其数个通孔2-2进入喷管下部的气粉混合区域进一步混合,经充分混合后的气粉从喷管3的嘴喷射于使用区域。【权利要求】1.一种喷粉瓶,包括瓶体(I)和喷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I)的瓶口颈部(1-1)设有外螺纹段(1-3),外螺纹段(1-3)的下部设有外凸并超出瓶体(I)外周的手持部位(1-2),具有中空的喷管(3)其下部的喷管座(3-1)设置在瓶口颈部(1-1)外部并旋接在外螺纹段(1-3),流量缓冲塞(2)压接在瓶体⑴的瓶口颈部(1-1)的孔内,且流量缓冲塞(2)上部的外缘凸环(2-1)安装在瓶口颈部(1-1)端面与喷管座(3-1)之间,流量缓冲塞(2)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粉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位(1-2)上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粉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缓冲塞(2)上的通孔(2-2)均布设在流量缓冲塞(2)的底部或上部或中部,且通孔(2-2)设有3?6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粉瓶,基特征在于:所述的喷管(3)上还安装喷管罩(4),喷管罩(4)顶部的密封柱设置喷管(3)的喷嘴(3-2)内。【文档编号】A61M35/00GK204017128SQ201420406161【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粉瓶,包括瓶体(1)和喷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瓶口颈部(1‑1)设有外螺纹段(1‑3),外螺纹段(1‑3)的下部设有外凸并超出瓶体(1)外周的手持部位(1‑2),具有中空的喷管(3)其下部的喷管座(3‑1)设置在瓶口颈部(1‑1)外部并旋接在外螺纹段(1‑3),流量缓冲塞(2)压接在瓶体(1)的瓶口颈部(1‑1)的孔内,且流量缓冲塞(2)上部的外缘凸环(2‑1)安装在瓶口颈部(1‑1)端面与喷管座(3‑1)之间,流量缓冲塞(2)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静贾晓霞潘灵达
申请(专利权)人:陈文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