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益专利>正文

灯饰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803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饰画,由框架、透明玻璃、画片及后板组成,后板上设有调光电路,使画片色彩丰富、有立体感,提高了画片的艺术效果。(*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饰画,尤其是一种灯饰画。现有的装饰画,一般都是由单纯的画片装裱而成,或将画片置于镜框中,这样的装饰画呆板,没有立体效果。在大型广告画中有利用灯光来改善图片效果的,但是存在着光的色彩单调、光源体积大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色彩丰富、形象逼真,有立体感及动感,薄型的灯饰画。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灯饰画,由框架、透明玻璃、画片及后板组成,后板上设有调光电路、声响控制电路及闪光电路。调光电路可选用由双向可控硅、触发二极管及电位器组成的手动调光电路。调光电路还可选用由光控三极管、集成运算放大器、三极管及与之相接的电阻、电位器、双向可控硅及整流电路组成的自动调光电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微型彩色光源及声、光电路,与现有的镜框装饰画相比,色彩丰富、形象逼真、有声、有色、有立体感及动感,克服了广告灯饰画体积大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画片的艺术效果。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附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自动调光电路的电路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一下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1为框架、2为透明玻璃、3为画片、4为后板、在后板4与画片3中间的夹层中设有调光电路5、声响控制电路6及闪光电路7见附图2、图3。调光电路为25只彩灯CD串联起来后,通过K1一路与串联的电位器W1及电容C1相接,一路接双向可控硅SCR,触发二极管ST一端接电位器W1及电容C1的接点,一端接双向可控硅SCR的控制端,然后整个电路与交流220V电源相接。声响控制电路6由无稳态触发器IC1及与之相接的电阻R1、电位器W2、电容C2及音响集成块IC2、扬声器Y组成。闪光电路7由闪光集成块IC3及与之相接的发光二极管VD1、VD2所组成,整个电路的直流电源通过开关K2由3V电池E供给。制作程序图片3为透光画,选用多伦多城市夜景(500×500mm)框架1为双层带夹层的框架。首先将图片3贴在玻璃2上,然后在后板4上布置灯光,使灯光和画片色彩紧密配合,如画面上,水的部分用蓝色、城市背影用黄、红色,树影用绿色,在电视塔上采用红色发光二极管,光配好后,把后板4从槽口插入固定框架即可。实施例2如实施例1,见图3,只是调光电路5选用由光控三极管VT1、运算放大器IC1、IC2、三极管VT2及与之相连的电阻R1~R6、电位器W1、W2、双向可控硅SCR及整流电路组成的自动调光电路,彩灯接于双向可控硅与交流电源220V电源之间。自动调光电路可使彩灯CD的亮度随外界光线强弱变化,见附图4。权利要求1.一种灯饰画,由框架1、透明玻璃2、画片3及后板4组成,其特征在于后板4上设有调光电路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饰画,其特征在于后板4上还设有声响控制电路6及闪光电路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饰画,其特征在于调光电路5为由光控三极管VT1,集成运算放大器IC1、IC2、三极管VT2及与之相接的电阻R1~R6、电位器W1,双向可控硅SCR及整流电路组成的自动调光电路。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灯饰画,由框架、透明玻璃、画片及后板组成,后板上设有调光电路,使画片色彩丰富、有立体感,提高了画片的艺术效果。文档编号B44F1/00GK2121357SQ9122770公开日1992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者朱益 申请人:朱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饰画,由框架1、透明玻璃2、画片3及后板4组成,其特征在于:后板4上设有调光电路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益
申请(专利权)人:朱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