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7454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包括针头、针座、护套和针管,所述针头、针管均与针座固定连接;所述针座上设有两个护套;所述两个护套均与针座铰接;所述两个护套正向合并形成屏蔽针头密封腔;所述两个护套反向合并形成环绕针管设置;所述一个护套上设有插板,另一个护套上设有插座,所述插板与插座相扣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在使用前后均能对输液针针头进行屏蔽,防止对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带来伤害感染,密封性、安全性更好,在使用时能将护套固定且固定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包括针头、针座、护套和针管,所述针头、针管均与针座固定连接;所述针座上设有两个护套;所述两个护套均与针座铰接;所述两个护套正向合并形成屏蔽针头密封腔;所述两个护套反向合并形成环绕针管设置;所述一个护套上设有插板,另一个护套上设有插座,所述插板与插座相扣合。本技术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在使用前后均能对输液针针头进行屏蔽,防止对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带来伤害感染,密封性、安全性更好,在使用时能将护套固定且固定效果好。【专利说明】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
技术介绍
传统的输液针是由针管、针座、连接部及护套构成的,针管与针座通过连接部粘接而固定,另外针座具有套置固定在针座的外壁上的护套,在输液针使用前可以保护输液针的针管,且可防止针管意外伤人;当在使用时,要将输液针通过针座的内孔套置固定在注射器的锥头上,然后拔下护套,并大都数人都会随手丢弃护套,接着进行抽取药剂与注射药剂的动作,在注射使用完毕后,大都数人都会随手丢弃或少部分人套回护套,无法提供良好的使用安全设施,在套回针盖或清理废弃物时,常会受到针扎的伤害,让使用者产生心理负担,也让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者大伤脑筋。 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201220438933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注射针针套),它包括由针座及针管构成的输液针和护套,所述针管容置腔中设有倒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下端一侧边与针座可转动联接,所述护套内设置有输液针容置腔,所述倒勾板设置在输液针容置腔中并与护套成一体,所述输液针容置腔侧壁与针座之间设有相互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包括设置在针座与输液针容置腔侧壁相对的侧面上的卡块及输液针容置腔相应侧壁上的卡钩;所述输液针容置腔开口两侧的侧壁上对称均各设有一个卡钩,所述针座上对应位置也均设有卡块。这种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虽然在输液针使用后能对输液针针尖进行屏蔽、防止对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带来伤害感染,但是护套为三面设置,还有一面暴露在空气中,在未使用时容易被污染,降低了其安全性,而且在使用中护套没有固定,护套容易晃动,影响平衡,容易对医护人员插针造成影响,同样也降低了输液针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安全性更好,在使用时将护套固定的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针头、针座、护套和针管,所述针头、针管均与针座固定连接;所述针座上设有两个护套;所述两个护套均与针座铰接;所述两个护套正向合并形成屏蔽针头密封腔;所述两个护套反向合并形成环绕针管设置;所述一个护套上设有插板,另一个护套上设有插座,所述插板与插座相扣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在没有使用时,两个护套上插板与插座扣合,使两个护套正向合并形成一个密封腔,针头在密封腔内,避免了与空气的接触,增加了针头的安全性。当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在使用时,手握插板与插座,将其掰开,由于护套与针座为铰接,护套可以绕着针座翻转,将护套转至针座下端,使插板与插座反向合并,环绕于针管,使其固定。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板为“工”形状,所述插座上设有供插板插入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板为“工”形状的设置,可以使插板与插座在正向合并与反向合并中均可扣合,且扣合稳固。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板与插座上均设有用于环绕针管的半圆,该半圆半径与针管半径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板与插座上均设有半圆,且该半圆半径与针管半径相等,当使用时,护套被掰开,翻转至针座下端,能够环绕针管扣合。 本技术实施例中:插板、插座与护套一体设置,所用材料为医用聚丙烯;插板、插座设置于护套中部位置;当使用螺栓连接时,护套与底座连接处边缘均设有两个通孔,四个通孔在同一方向上相互重合,四个通孔中穿过螺栓,并由螺母配合固定;当使用插销连接时,即将上述的螺栓改为插销;护套长度与针头相配;两个护套正向合并时为椭圆状,内部中空,护套剖面处为U形槽口 ;插座为两块插板组合而成,上下分布在护套上,中间留有缝隙,缝隙宽度小于插板宽度,形成插槽;护套槽口方向相对设置,正向合并时能形成密封腔,反向合并时能环绕针管扣合固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针头;2、针座;3、护套;31、插板;32、插座;4、针管;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技术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包括针头1、针座2、护套3和针管4,所述针头1、针管4均与针座2固定连接;所述针座2上设有两个护套3,其特征是:所述两个护套3均与针座2铰接;所述两个护套3正向合并形成屏蔽针头I密封腔;所述两个护套3反向合并形成环绕针管4设置;所述一个护套3上设有插板31,另一个护套3上设有插座32,所述插板31与插座32相扣合;所述针座2与护套3螺栓5连接;所述针座2与护套3插座连接;所述插板31为“工”形状,所述插座32上设有供插板31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板31与插座32上均设有半圆,该半圆半径与针管4半径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在保存时,插板31与插座32相互扣合,由于插座32为两块插板31组合而成,上下分布在护套3上,中间留缝隙,缝隙宽度小于插板31宽度,由于插板31与插座32所用材料为医用聚丙烯,当插板31插入插座32内,插板31和插座32发生形变,所以插座32将会稳固夹住插板31,故插板31与插座32可稳固扣合,两个护套3正向合并,两个护套3正向合并后形成一个密封腔,将针头I密封在密封腔内,避免了针头I与外在空气接触,减少了污染;当需要使用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时,手握插板31与插座32,将其掰开,由于护套3与针座2为铰接,护套3可以以针座2为支点进行翻转(其中铰接方式为螺栓5连接效果更好,由于螺栓连接时设有螺母配合夹紧,故稳固性更好),将护套3通过螺栓5绕至底座下方,因为插板31与插座32上均设有两个半圆,其半径与针座2半径相等,故能环绕针管4扣合,使护套反向合并,固定在针管4上;当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使用完毕时,将固定于针管4上的护套3掰开,翻转回针座2上方,将插板31与插座32扣合,使得两个护套3重新正向合并形成密封腔,对输液针针尖进行屏蔽、防止对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带来伤害感染。 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针管4上插板31与插座32的设置,螺栓5的设置,及之间的配合作用实现了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在使用后能对输液针针头I进行屏蔽、防止对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带来伤害感染,密封性、安全性更好,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固定稳固的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 以上所述使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包括针头、针座、护套和针管,所述针头、针管均与针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血针持针器安全护套,包括针头、针座、护套和针管,所述针头、针管均与针座固定连接;所述针座上设有两个护套,其特征是:所述两个护套均与针座铰接;所述两个护套正向合并形成屏蔽针头密封腔;其反向合并形成环绕针管设置;所述一个护套上设有插板,另一个护套上设有插座,所述插板与插座相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刚张洪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宏宇五洲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