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检查预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6711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视力检查预测装置。它包括用于使受检者睫状肌放松的潜望镜机构、用于提供红外像源并采集形成于受检者视网膜上的红外图像的屈光测量机构,所述潜望镜机构包括用于供受检者观察的红外镀膜镜片、用于将远视标靶的图像反射至所述红外镀膜镜片的可见光反射镜,所述红外镀膜镜片具有允许红外线透射且将可见光反射的镀膜,所述可见光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的反射光路中,所述屈光测量机构设置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的透射光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力检查预测装置,其能够在人眼自然屈光状态下进行视力检查,并对受检者视力变化情况进行跟踪和预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视力检查预测装置。它包括用于使受检者睫状肌放松的潜望镜机构、用于提供红外像源并采集形成于受检者视网膜上的红外图像的屈光测量机构,所述潜望镜机构包括用于供受检者观察的红外镀膜镜片、用于将远视标靶的图像反射至所述红外镀膜镜片的可见光反射镜,所述红外镀膜镜片具有允许红外线透射且将可见光反射的镀膜,所述可见光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的反射光路中,所述屈光测量机构设置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的透射光路中。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力检查预测装置,其能够在人眼自然屈光状态下进行视力检查,并对受检者视力变化情况进行跟踪和预测。【专利说明】视力检查预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视力检查预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近视已经成为世界青少年的高发病之一,中国人中近视患者数量逐年上升。而随着掌上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学习压力的增加,患近视眼疾的患者还会继续增加,近视程度也同样呈上升趋势。近视发病期通常在5?15岁之间,家长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很少注意到子女的近视发病情况,待发现子女用眼异常或子女体检时检查出明显视力下降,往往为时已晚,这时一旦出现近视几乎不可逆转。 目前的视力检查设备主要为电脑验光仪,其视力测量方式为通过让受检者注视固视标靶,采用雾视法使受检者睫状肌暂时放松后,再检测受检者视力。上述测量方式具有如下缺陷:对于青少年尤其儿童等视调节力较强的人群,雾视法几乎无效。因此对于这类人群必须散瞳治疗,否则无法测量睫状肌自然放松状态下的远视力。而若不采取散瞳测量甚至可能导致仪器性近视,造成医生对患者屈光度的误判。 同时,电脑验光仪依赖测量者的操作,价格昂贵,一般由医院或眼镜店采购,受检者无法做到经常性的视力跟踪检测,而近视的发病可能2?6周已经不可逆转。况且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青少年儿童的人口数量为接近4亿,大规模经常性视力筛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研发一种人眼自然屈光状态在进行全自动视力检查并对其进行跟踪和预测的系统,是为一件利国利民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力检查预测装置,其能够在人眼自然屈光状态下进行视力检查,并对受检者视力变化情况进行跟踪和预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视力检查预测装置,它包括用于使受检者睫状肌放松的潜望镜机构、用于提供红外像源并采集形成于受检者视网膜上的红外图像的屈光测量机构,所述潜望镜机构包括用于供受检者观察的红外镀膜镜片、用于将远视标靶的图像反射至所述红外镀膜镜片的可见光反射镜,所述红外镀膜镜片具有允许红外线透射且将可见光反射的镀膜,所述可见光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的反射光路中,所述屈光测量机构设置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的透射光路中。 优选地,所述可见光反射镜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均为平面镜且相互平行。 更优选地,所述远视标靶的入射光线与所述可见光反射镜的镜面构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大于O小于90度。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等于45度。 进一步地,受检者的眼部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上形成的远视标靶的图像相持平。 优选地,所述屈光测量机构包括红外光源、红外像源、分光片以及用于采集形成于受检者视网膜上的红外图像的红外照相机或红外摄像机,所述红外像源设置于所述红外光源的红外线光路中,所述分光片将部分红外光线透射将另一部分红外光线反射,所述红外像源设置于所述分光片的入射光路中,所述红外镀膜镜片设置于所述分光片的反射光路中,所述红外照相机或红外摄像机设置于所述分光片的透射光路中。 更优选地,所述分光片和红外镀膜镜片均呈平面状,所述分光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它包括一用于接收所述屈光测量机构采集的红外图像并根据该红外图像得出屈光率的运算机构。 更优选地,它包括一用于接收所述运算机构得出的屈光率并进行存储和分析的云服务器。 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采用潜望镜方式,使受检者注视远处的远视标靶,人眼处于自然状态时,睫状肌放松,屈光测量机构的红外像源透过红外镀膜镜片透射在人眼处并在视网膜上形成红外图像,在这种状态下屈光测量机构透过红外镀膜镜片采集得的红外图像是人眼自然状态下形成的红外图像,反映出受检者的自然屈光状态,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雾视法导致的仪器性近视,尤其适用于青少年、儿童等视调节力较强的人群,且装置结构简单,可便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远视标靶;2、可见光反射镜;3、红外镀膜镜片;4、红外光源;5、红外像源; 6、分光片;7、红外照相机;8、运算机构;9、云服务器;10、受检者眼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所示为一种视力检查预测装置,它包括用于使受检者睫状肌放松的潜望镜机构、用于提供红外像源并采集形成于受检者视网膜上的红外图像的屈光测量机构、用于接收所述屈光测量机构采集的红外图像并根据该红外图像得出屈光率的运算机构8、以及用于接收所述运算机构8得出的屈光率并进行存储和分析的云服务器9。 所述潜望镜机构包括用于供受检者观察的红外镀膜镜片3、用于将远视标靶I的图像反射至所述红外镀膜镜片3的可见光反射镜2。所述红外镀膜镜片3具有允许红外线透射且将可见光反射的镀膜,该镀膜由能够反射可见光的红外透射材料制成,红外透射材料是指能透过红外辐射的材料。所述可见光反射镜2设置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3的反射光路中,所述屈光测量机构设置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3的透射光路中。所述可见光反射镜2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3均为平面镜且相互平行。 远视标靶I可为受检者前方处离受检者具有一较远距离的任何物体,所述远视标靶I的入射光线与所述可见光反射镜2的镜面构成一 45度的夹角。受检者的眼部10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3上形成的远视标靶I的图像相持平。具体地,可见光反射镜2安装于一筒体的上部,红外镀膜镜片3安装于所述筒体的下部,筒体的上部、下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可见光反射镜2相对应的入射口、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3相对应的出射口,入射口的中心线和出射口的中心线相水平且平行地设置。其中,入射口的中心线与可见光反射镜2的镜面之间构成一 45度的夹角,出射口的中心线与红外镀膜镜片3的镜面之间构成一 45度的夹角。出射口位于受检者眼部10的正前方。除上述方式之外,远视标靶I的图像也可通过多个可见光反射镜2依次反射至红外镀膜透镜上。 所述屈光测量机构包括红外光源4、红外像源5、分光片6以及用于采集形成于受检者视网膜上的红外图像的红外照相机7或红外摄像机。所述红外像源5为一光圈且设置于所述红外光源4形成的红外线光路中。所述分光片6呈平面状,所述分光片6的延伸方向与红外镀膜镜片3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分光片6半透半反,即所述分光片6将部分红外光线透射将另一部分红外光线反射。所述红外像源5设置于所述分光片6的入射光路中,所述红外镀膜镜片3设置于所述分光片6的反射光路中,所述红外照相机7或红外摄像机设置于所述分光片6的透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力检查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使受检者睫状肌放松的潜望镜机构、用于提供红外像源并采集形成于受检者视网膜上的红外图像的屈光测量机构,所述潜望镜机构包括用于供受检者观察的红外镀膜镜片、用于将远视标靶的图像反射至所述红外镀膜镜片的可见光反射镜,所述红外镀膜镜片具有允许红外线透射且将可见光反射的镀膜,所述可见光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的反射光路中,所述屈光测量机构设置于所述红外镀膜镜片的透射光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激吴文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四海通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