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659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脚组件,包括第一底脚组件(1)、与所述第一底脚组件同轴设置的第二底脚组件(2),其中,所述第一底脚组件包括第一底脚件(11)和支撑件(12),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脚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具有沿远离所述第一底脚件轴向延伸的凸出部(121);所述第二底脚组件包括具有轴向穿孔的第二底脚件(21)和设置在所述穿孔内的连接件(22);所述凸出部穿设至连接件内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凸出部可旋转地连接,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底脚件和所述第二底脚件的相对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底脚组件调节方便、能确保机体平稳、与地面摩擦时不会产生刺耳的响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底脚组件,包括第一底脚组件(1)、与所述第一底脚组件同轴设置的第二底脚组件(2),其中,所述第一底脚组件包括第一底脚件(11)和支撑件(12),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脚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具有沿远离所述第一底脚件轴向延伸的凸出部(121);所述第二底脚组件包括具有轴向穿孔的第二底脚件(21)和设置在所述穿孔内的连接件(22);所述凸出部穿设至连接件内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凸出部可旋转地连接,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底脚件和所述第二底脚件的相对距离。本技术的底脚组件调节方便、能确保机体平稳、与地面摩擦时不会产生刺耳的响声。【专利说明】底脚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底脚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高度的底脚组件。
技术介绍
家具和一些家用电器往往都设置有底脚。传统的电暖器、电暖桌(茶几)的底脚通常没有调节高度的功能,当地面不平时往往造成家具和家用电器在使用时会产生晃动。部分家具和电器利用旋转螺杆的牙纹来调节高度,但往往需要扳手来拧螺杆,显得很不方便,同时底脚移动时与地面的摩擦会产生刺耳的响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底脚组件调节不便、容易造成被支撑的机体不平稳的缺陷,提供一种调节方便、能确保机体平稳的底脚组件。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底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脚组件、与所述第一底脚组件同轴设置的第二底脚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底脚组件包括第一底脚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脚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具有沿远离所述第一底脚件轴向延伸的凸出部; 所述第二底脚组件包括具有轴向穿孔的第二底脚件和设置在所述穿孔内的连接件; 所述凸出部穿设至连接件内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凸出部可旋转地连接,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底脚件和所述第二底脚件的相对距离。 在本技术所述的底脚组件中,所述底脚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出部顶端并与所述凸出部可旋转连接的配合组装件。 在本技术所述的底脚组件中,所述第一底脚件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孔,所述开孔底壁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支撑件包括所述凸出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内的连接部。 在本技术所述的底脚组件中,所述第一底脚件的环形内壁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壁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块。 在本技术所述的底脚组件中,所述第一底脚件的外周曲面上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一沟槽,每一所述第一沟槽之间间隔设置。 在本技术所述的底脚组件中,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突出所述第二表面、可消除移动时噪声的的胶塞。 在本技术所述的底脚组件中,所述第二底脚件内沿所述穿孔的周缘侧壁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底脚件方向延伸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内。 在本技术所述的底脚组件中,在所述第二底脚件的环形内壁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外壁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块。 在本技术所述的底脚组件中,所述第二底脚件的外周曲面上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二沟槽,每一所述第二沟槽之间间隔设置。 在本技术所述的底脚组件中,所述凸出部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为螺母,所述配合组装件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外螺纹分别与所述螺母和螺纹孔螺纹连接。 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底脚组件使底脚组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更换,而且使用更方便;底脚组件包括第一底脚组件和第二底脚组件,第一底脚组件与第二底脚组件配合使用可以实现自锁功能,能够保证锁定后不会出现晃动的问题,使机体更加平稳;在底脚组件的底部设置有胶塞用于与地面接触,使机体移动时不会应与地面摩擦而产生刺耳的声音;通过在第一底脚组件和第二底脚组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沟槽,使调节高度时摩擦力增大,方便调节;在第一底脚组件和第二底脚组件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可分别防止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受挤压变形。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底脚组件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底脚组件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底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底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底脚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底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底脚组件的剖视图; 图8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配合组装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底脚组件调节不便,往往需要用很大的力而且调节的幅度不易控制,调节高度后容易造成被支撑的机体不平稳且在机体移动时会产生刺耳的响声的缺陷,提供一种调节方便、能确保机体平稳、与地面摩擦时不会产生刺耳的响声的底脚组件。 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种底脚组件包括第一底脚组件1、第二底脚组件2,且第一底脚组件I与第二底脚组件2同轴设置,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螺栓连接、卡扣连接等。 其中,第一底脚组件I包括第一底脚件11和支撑件12,支撑件12的一端与第一底脚件11固定连接,支撑件12的另一端具有沿远离底脚件11轴向延伸的凸出部121。通常情况下,第一底脚件11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呈圆盘状,支撑件12和第一底脚件11通过包胶工艺一体成型。 第二底脚组件2包括具有轴向穿孔的第二底脚件21和设置在穿孔内的连接件22。通常情况下,第二底脚件21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也呈圆盘状,连接件22和第二底脚件21通过包胶工艺一体成型。 凸出部121穿设至连接件22内并使连接件22与凸出部121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以用于调节第一底脚件11和第二底脚件21之间的相对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底脚件11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以及贯穿第一表面111的开孔,开孔底壁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环形凸起113,支撑件12包括凸出部121和固定连接在第一环形凸起113内的连接部122。 第二底脚件21内沿穿孔的周缘侧壁形成有朝向第一底脚件11方向延伸的第二环形凸起211,连接件22设置在第二环形凸起211内。 本技术通过将第一底脚组件I和第二底脚组件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可以使底脚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可更换,且第一底脚组件I与第二底脚组件配合调节可以实现自锁的功能,能够保证自锁锁定后备支撑的机体不会出现晃动,机体主要是指电暖器、电暖桌坐寸ο 参阅图2,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底脚组件包括第一底脚组件1、第二底脚组件 2、胶塞3和配合组装件4。其中,底脚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底脚组件2可拆卸连接的配合组装件4,配合组装件4设置在凸出部121顶端,并与凸出部121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底脚组件安装在被支撑的机体后时,从上往下依次是配合组装件4、第二底脚件2、第一底脚件1、胶塞3。 另外,在第一底脚件11的第二表面11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脚组件(1)、与所述第一底脚组件(1)同轴设置的第二底脚组件(2),其中,所述第一底脚组件(1)包括第一底脚件(11)和支撑件(12),所述支撑件(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脚件(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12)的另一端具有沿远离所述第一底脚件(11)轴向延伸的凸出部(121);所述第二底脚组件(2)包括具有轴向穿孔的第二底脚件(21)和设置在所述穿孔内的连接件(22);所述凸出部(121)穿设至连接件(22)内且所述连接件(22)与所述凸出部(121)可旋转地连接,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底脚件(11)和所述第二底脚件(21)的相对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