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银方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0583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制剂是由荔枝核、当归、鸡内金、熟地、大枣、桃仁、山楂、厚朴、麦冬、黄芩、玄参、麻仁、肉桂、枳壳、柴胡、甘草等中药材配伍,通过现代制药工艺制得的。该中药制剂具有见效快、易根除、普适性强、调理肠胃效果好、方便患者服用等技术优势,并且加工技术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
。该中药制剂是由荔枝核、当归、鸡内金、熟地、大枣、桃仁、山楂、厚朴、麦冬、黄芩、玄参、麻仁、肉桂、枳壳、柴胡、甘草等中药材配伍,通过现代制药工艺制得的。该中药制剂具有见效快、易根除、普适性强、调理肠胃效果好、方便患者服用等技术优势,并且加工技术简便,易于推广应用。【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
。 技术背景 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少部分便秘者会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 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 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 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 心理障碍。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 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 目前,西医对于便秘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通过服用容积性泻剂、润滑性泻剂、 盐类泻剂、渗透性泻剂、刺激性泻剂、促动力剂等类型的药物来缓解便秘的症状,对于偶发 性的便秘和青少年人群的便秘治疗效果较好,然而对于慢性便秘(便秘持续6个月以上)、中 老年便秘、顽固性便秘患者治疗效果差、易复发。 中医认为,便秘是由于:久病亏虚导致胃肠传导功能低下无力、粪便停聚难行;气 机郁滞、肠胃消化障碍,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柏内停、热结其中;肺失肃降,腑气雍滞,气 化不足,大肠津液失润,以致干结不行;肾阴不足,肾气虚弱,津亏肠燥,运化艰涩等所致。 本专利技术正是着眼于对这种病理的辨证认知,精心配伍药材,滋阴补虚、理气化瘀、 宣肺补肾、降燥生津,从而达到以调理为基础标本兼治的目的,治愈后不易复发,并可以增 强肠胃功能,一举多得,相对于西药治疗便秘有着十分显著的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中药的标本兼治的特点,专利技术一种中药制剂来治疗便秘。发 明人从事中医治疗工作多年,有丰富的中医临床实践和中药临床应用经验,其依据祖传验 方,根据多年的临床应用、调整,针对现代人的饮食、起居、患病等特点,经过反复试验、筛 选、重新配伍药材,获得一个组方,对治疗便秘、特别是老年患者的便秘有十分显著的技术 优势,表现为见效快、易根除、调理肠胃效果好等特点。 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该中药组方为(以重量份计):荔枝核8-16份、当 归9-18份、鸡内金5-13份、熟地10-20份、大枣8-18份、桃仁9-18份、山楂8-16份、厚朴 9-15份、麦冬8-15份、黄芩7-13份、玄参7-15份、麻仁10-21份、肉桂8-16份、枳壳6-13 份、柴胡7-14份、甘草7-15分。 优选的,上述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组方为:荔枝核9-15份、当归 11-16份、鸡内金6-12份、熟地11-17份、大枣11-17份、桃仁11-16份、山楂11-15份、厚朴 11-14份、麦冬9-14份、黄芩8-12份、玄参9-14份、麻仁11-19份、肉桂9-15份、枳壳7-12 份、柴胡8-13份、甘草8-14分。 进一步优选,上述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组方为:荔枝核11-14份、当 归13-15份、鸡内金9-11份、熟地15-17份、大枣13-15份、桃仁13-15份、山楂12-14份、 厚朴12-13份、麦冬12-13份、黄芩9-11份、玄参10-12份、麻仁14-16份、肉桂12-13份、 枳壳9-11份、柴胡10-12份、甘草10-12分。 该组方已经得到多年的临床检验,其中有三种配方疗效最好,分别如下: 配方一(以重量份计):荔枝核12份、当归13份、鸡内金9份、熟地16份、大枣13份、桃 仁15份、山楂12份、厚朴13份、麦冬12份、黄芩9份、玄参12份、麻仁16份、肉桂12份、 积壳9份、柴胡11份、甘草10份。 配方二(以重量份计):荔枝核14份、当归15份、鸡内金11份、熟地15份、大枣15 份、桃仁13份、山楂14份、厚朴13份、麦冬13份、黄芩11份、玄参10份、麻仁14份、肉桂 12份、积壳11份、柴胡10份、甘草12份。 配方三(以重量份计):荔枝核11份、当归15份、鸡内金10份、熟地17份、大枣14 份、桃仁14份、山楂13份、厚朴12份、麦冬13份、黄芩10份、玄参11份、麻仁15份、肉桂 13份、积壳10份、柴胡12份、甘草11份。 在临床实践中,专利技术人为了让这种中药惠及更多患者,根据中药材的特点研制了 该中药组方制备方法,可以将传统的中药制成方便服用的中药制剂,该制备方法为以下步 骤: 步骤一、按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准确称取荔枝核、当归、鸡内金、熟地、大枣、桃仁、山楂、厚 朴、麦冬、黄芩、玄参、麻仁、肉桂、枳壳、柴胡、甘草所有药材,分别粉碎,备用。 步骤二、将荔枝核、当归、大枣、山楂、厚朴、肉桂、枳壳、柴胡、甘草混合加8倍药材 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获得滤液A ;将滤渣加入4倍药材初始重量的纯化 水,回流煎煮1小时,过滤,获得滤液B。 步骤三、将滤液A、B混合,减压蒸馏,使总体积缩减为原来的1/4,即为提取液a。 步骤四、将鸡内金、熟地、桃仁、麦冬、黄芩、玄参、麻仁混合在一起,加入7倍重量 的50-65%的食用乙醇,回流加热(保持85-95°C)2小时,冷却过滤;将滤渣再加入初始药材 4倍重量的50-65%的乙醇,回流加热(保持85-95°C) 1小时,冷却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均 匀,通过真空蒸馏除去乙醇,获得提取液b。 步骤五、将提取液a和提取液b混合,搅拌均匀,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1. 18 (70-75°C测),即为中药浓缩液。 步骤六、将中药浓缩液制成口服液、丸剂、颗粒剂、酊剂等成品制剂。 本专利技术所用中药材功用及组方分析: 荔枝核: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肾经。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消食健胃助消化。 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大麥: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养血安神。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山楂:味酸,性甘,微温。入脾、胃、肝经。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 厚朴:味苦;辛;性温。归经脾经;胃经;大肠经。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黄芩: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凉血滋阴,泻火解毒。 麻仁:味甘,气平,性滑。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足厥阴肝经。润肠胃之约潘,通 经脉之结代。 肉桂:味辛、甘。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枳壳: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经。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柴胡:味苦、辛、归肝经、胆经,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透表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中药制剂的中药组方为:荔枝核8‑16份、当归9‑18份、鸡内金5‑13份、熟地10‑20份、大枣8‑18份、桃仁9‑18份、山楂8‑16份、厚朴9‑15份、麦冬8‑15份、黄芩7‑13份、玄参7‑15份、麻仁10‑21份、肉桂8‑16份、枳壳6‑13份、柴胡7‑14份、甘草7‑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键
申请(专利权)人:崔银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