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及快速充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4817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其一端设有用于插入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对应充电连接器上的第一连接器,另一端设有多根并联的分线,每根分线的末端各设置一个用于插接于对应的适配器上的第二连接器,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器并联后再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方法,其将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器插接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对应的充电连接器上,另一端则通过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器对应连接多个适配器,通过所述多个适配器分别获取电力后并联为待充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多个适配器并联起来共同为便携式电子设备供电,可获得足够大的充电电流和功率,充电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其一端设有用于插入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对应充电连接器上的第一连接器,另一端设有多根并联的分线,每根分线的末端各设置一个用于插接于对应的适配器上的第二连接器,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器并联后再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方法,其将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器插接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对应的充电连接器上,另一端则通过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器对应连接多个适配器,通过所述多个适配器分别获取电力后并联为待充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本专利技术可将多个适配器并联起来共同为便携式电子设备供电,可获得足够大的充电电流和功率,充电效率更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这对这类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内置电池容量和充电速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移动电源产品,内置电池容量很大,部分产品甚至达到20000mAH,如何为这些产品进行快速充电,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很多便携式电子产品都开始支持大电流充电,但是,这就意味着需要配备大驱动输出能力的适配器。由于单个适配器的输出驱动能力始终是有限的,例如,市面上充电适配器输出电流一般不超过2.1A,而且大部分的适配器的输出能力为0.5A^1.5mA之间。适配器的输出电流局限性限制了充电电流的进一步加大。针对这种情况,高通(QUALCOMM)公司提出了通过提高充电电压的方式来达到快速充电的方法,即快速充电2.0标准(QUICKCHARGE 2.0)。这种方法能够大大缩短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充电时间,但是却必须使用专用的适配器,这不仅会大幅增加消费者另外购买适配器的成本,而且还会导致消费者手中现有的适配器大量闲置、报废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能更好地兼容现有适配器,同时又能够为电子设备提供更大充电电流。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方法,能更好地兼容现有适配器,同时又能够为电子设备提供更大充电电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其一端设有用于插入待充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对应充电连接器上的第一连接器,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设置有多根并联的分线,每根分线的末端各设置一个用于插接于对应的适配器上的第二连接器,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器并联后再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各分线的第一末端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器,而第二末端设有连接器组合,所述连接器组合包括了内部电连接的第三连接器和第四连接器,每一根分线上的第四连接器对应与相邻的下一根分线的第三连接器相互插接,且第一根分线上的第三连接器用作插入待充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器,而最后一根分线的第四连接器空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为A型USB插头连接器,而所述第二连接器为MicroUSB插头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为A型USB插头连接器,而所述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均为Micro USB插头连接器,所述第四连接器为Micro USB插座连接器。 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方法,其利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将其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器插接于待充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对应的充电连接器上,另一端则通过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器对应连接多个适配器,通过所述多个适配器分别获取电力后并联为待充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连接线的一端设置多根分线,每一分线的末端设置一个对应插接至适配器上的连接器,从而可以将多个适配器并联起来共同为待充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供电,可以获得足够大的充电电流和功率,使充电效率更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其一端设有用于插入待充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3 (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源等)上的对应充电连接器30上的第一连接器20,所述连接线2的另一端设置有多根并联的分线41、42、43,每根分线41、42、43的末端各设置一个用于插接于对应的适配器11、12、13上的第二连接器21、22、23,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器21、22、23并联后再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20。图1中仅对其中三根分线以及与这三根分线相对应的适配器和第二连接器进行了标号,但应当理解的是,这并不限定分线数量即为三根,明显地,所述分线、适配器及第二连接器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量。 在使用时,将第一连接器20插入待充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3,另一端的第二连接器21、22、23分别插入对应的适配器11、12、13中,而各适配器11、12、13分别获得电力后并联起来通过第一连接器20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由于各配器并联起来供电,可以获得更大的充电电流,充电速度可以大幅提升。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连接器20可以采用A型USB插头连接器,而所述第二连接器21、22、23可设计为Micro USB插头连接器。 而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包括有多根分线41、42、43,各分线41、42、43的第一末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器21、22、23,而第二末端设有连接器组合,所述连接器组合包括内部电连接的第三连接器和第四连接器,每一根分线上的第四连接器对应与相邻的下一根分线的第三连接器相互插接,且第一根分线上的第三连接器用作插入待充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器,而最后一根分线的第四连接器空置,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根分线41的第三连接器210对应插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充电连接器30,第一根分线41的第四连接器212与第二根分线42的第三连接器220对接,第二根分线42的第四连接器222与第三根分线43的第三连接器230对接,依此方式将各分线全部对应连接。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连接器可设计为A型USB插头连接器,而所述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均可设计为Micro USB插头连接器,所述第四连接器设计为Micro USB插座连接器。图2中仅对其中三根分线以及与这三根分线相对应的适配器、第三连接器和第四连接器进行了标号,但应当理解的是,这并不限定本实施例中的分线数量即为三根,明显地,所述分线、适配器、第三连接器和第四连接器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量。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方法,其利用上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将其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器20插接于待充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3对应的充电连接器30上,另一端则通过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器21、22、23对应连接多个适配器11、12、13,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其一端设有用于插入待充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对应充电连接器上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设置有多根并联的分线,每根分线的末端各设置一个用于插接于对应的适配器上的第二连接器,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器并联后再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乐得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